品牌要用80%服務 20%推廣
2008年11月14日,在北京飯店萊佛士酒店,由《精品購物指南》舉辦第三屆華山論“店”,2008精品商業高峰論壇會議,與會嘉賓60余人,既有專家教授,也有董事長、總經理,共同來研究怎么迎接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本次會議具體集中在以品牌招商為核心的論述。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教授黃國雄
非常高興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發展。第一個問題,面對危機,要冷靜應對。這個危機是不可避免的,從現在來看,歐美發達國家的壓力大于發展國家的壓力,從國內來看,沿海的壓力要大于內陸的壓力,百貨的壓力要大于超市的壓力,中高檔商品的壓力要大于中低檔商品的壓力。從這個角度來講,從百貨業來說,我們的精品、名品首當其沖,這個壓力應該是更大的,必須要冷靜應對。
第二,我們面臨的壓力還包含整個百貨業經營出現,商品同質化,經營雷同化,定位區域化,名品同質化,作為一個大型的百貨鋪設的能力在削弱,經營范圍在縮小,相同之間的競爭必須要考慮。
第三,我們面臨的挑戰,北京百貨購物中心數量過多,總量接近飽和,結構嚴重失衡,潛在面積增加,效益增長滑坡。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看到,應該有信心,政府有很多措施來救市,來拉動消費。17449工程,一就是十項措施,七項工作安排,四萬個投資,四萬個貸款和九千億的經適房,我們受到的沖擊是有限的。明年銷售商品零售額要達到12—15%,同時還應該看到一個機會,就是在世界發達國家整個精品、名品縮小,精品進中國的步子加快,這就給我們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關鍵問題是我們如何轉化危機,充滿生機。
第二個問題,就是解決名店和名品街的問題。現在世界一流的品牌進來,一個是品牌的知名度,第二個條件是取決于市場的占有率,第三個條件取決于不同地方的人群組織。現在商店出現盲目的情況,一些進口商業品牌進店費也很高。
第三個問題,就名品來看,如果經營分化問題。就世界一流名品不存在,名品能不能適應中國消費者的需要,比如說對中國市場如何普及,是不是每一個店都要搞精品,有的名品過多,導致整個市場問題。一個品牌在一家店里就有幾家,自己同自己競爭。有的為了能收到進廠費,收裝修費,一個商店開一兩家,實際上是給自己帶來麻煩,對自己的市場不重視。精品市場占有率一定是壟斷的,要造成一定的市場需求保持它的發展。還有一個問題,現在談精品,我最近到日本、韓國專門考察,有錢有知識的不一定是追求品牌,有錢沒有知識一看到那個品牌的人多,這個可能還沒有樹立品牌的意識。我們這個市場怎么擴大,要讓所有知道我的品牌理念,所以不要過多發展,導致廣大消費者望而卻步,市場縮小,這是在經營上必須要有所改變。
最后有三句話送給大家,第一從利潤來看,構筑雙贏的局面。第二品牌要用80%服務,用20%推廣。第三要以80%的精力制造旗艦店,在這樣的基礎上,20%就可以達到推廣普及的目的。
新中關總經理王海
新中關是北京購物中心行業的新兵,從2006年開始試營業。今天談的主題更多是商家和購物中心的關系,我想從這方面簡單談一下,我們有三個建議或者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購物中心也好,包括其他類型的商店,在購物中心要租戶,在百貨中心是廠商,提供一個生態環境,這個生態環境在購物中心更多體現為業態的組合,有的時候覺得在購物中心就像調制一盤沙拉,有的時候你需要把你的各種業態調和到一起。新中關有電影院,去年又新開了美食廣場,還有健身會所。除了這個之外,新中關也在不斷豐富其他的業態,讓它變成比較豐富可口的沙拉。要明確購物中心是在做生態的組合,生態環境。
第二,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在做,我們認為購物中心的經營一定要堅持整體化整合的經營和管理。從新中關來講,我們一直從建設到招商、運營、物業全部都整合在一起做,沒有把某一部分分出去。商鋪要服務,這是一以貫之的,從商家簽合同的時候,就面臨結構問題,包括后期經營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如果只是從經營一個面上解決是不夠的,這個時候需要全方位、立體化解決自己的經營方案。
第三,任何一個零售業都要面對最終的消費者,商家和我們共同面對的就是消費者。新中關的體會就是要盡可能用消費者的語言和他溝通。我們剛剛做了11.11光棍節,你知道你是什么范兒?就是用消費者的話,就是讓消費者認可,貼近消費群,用消費群的角度去講話。
這是簡單談一下針對今天論壇所提到主題的思考。其實金融危機是大家必須要面對的,中國零售業,尤其是在北京還是在剛剛起步,我們覺得未來還是有美好的前景和發展空間,在以后我們也希望把GATE新中關這個品牌推出去,也希望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和各個企業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 風云浙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