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兒童節當天,阿里與蘇寧在北京召開聯合發布會,發布“三體貫通”戰略,將要與品牌商聯手構建“王者聯盟”,未來希望推動社會零售總額從30萬億達到300萬億。這么宏偉的一個戰略藍圖肯定是值得大寫特寫的,但是二者在發布會時間和方式的選擇上耐人尋味。因為六一當天正是京東618大促正式啟動的日子,蘇寧阿里搭臺唱戲抱團借勢的意圖十分明顯。
“三體“真的能貫通嗎?
這一次蘇寧和阿里的二度合體,還特意邀請了TCL集團李東生、美的集團方洪波、聯想集團楊元慶等品牌商站臺,并提前發布海報渲染氣氛。但非常遺憾,發布會現場難尋亮點,也無實質新聞可供披露。
不得不承認也不得不佩服的是,作為昔日最成功的傳統零售巨頭的蘇寧,在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表現出了義無反顧的勇氣和魄力,并著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自營模式越做越重遭遇發展瓶頸后,委身入駐天貓平臺開設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在開源節流上獲得了一次松綁。
這一次蘇寧和阿里的“三體貫通”戰略,看似充滿想象,但又感覺“名不正言不順”。一方面,蘇寧易購在天貓體系中只是一個超級旗艦店,除了體量更大一些,在身份地位上與其他入駐的品牌上并無差異;另一方面,蘇寧易購本身也是一個電商平臺,雖然在天貓開設了自己的品牌旗艦店,但是也會在蘇寧易購上進行銷售,于是乎,到了天貓平臺內部,蘇寧易購還不得不面對合作品牌天貓旗艦店的競爭。如此想想,都不敢細想,腦袋是不是有點大大的感覺?
基于上述”名不正言不順“的質疑,再聯想到兩家以往對品牌商的強勢姿態,業內不乏對此擔憂的聲音。著名媒體人水皮曾表示“競爭是對消費者最好的保護“。TCL董事長李東生也曾表示希望”貫通需要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真正支持品牌商的長遠發展。天貓蘇寧的合體之后到底是成就市場霸業的野心,還是用心服務消費者和品牌商的赤誠呢?
盡管如此,我們愿意相信,“三體”中的“兩體”正在通過資本和資源整合的方式在貫通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著。但即便有一天“兩體“合一順利實現了,距離“三體“的貫通還非常遙遠,談論“三體貫通”能否成功還為時過早。相信這一刻,各大廠商肯定都在觀望。
抓緊“救命稻草”的蘇寧正在失去自我
雖然蘇寧的轉型之路十分堅決,但是在抱住阿里大腿的那一刻,蘇寧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始褪去,因為阿里是蘇寧走向電商之路的救命稻草。也許是有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原因,又或許是自營電商之路本就充滿艱難,明顯能夠感覺到蘇寧和阿里合體之后,一直憋著的那一股不服輸的“氣”散了。
5月23日,蘇寧云商發布關于以部分供應鏈倉儲物業為標的資產開展創新型資產運作模式的公告稱,公司擬以不低于人民幣 16.5億元的價格將成都物流基地、無錫物流基地、包頭物流基地、青島膠寧物流基地、南昌物流基地、廣州物流基地等6 家全資子公司的全部相關權益最終轉讓。賣資產,可以解讀為蘇寧在進行輕資產的互聯網+轉型,也可以理解為盈利壓力下為業績“貼金”,畢竟要短時間打造一個類似京東的物流體系好比登天還難。
由于自建物流體系的重倉模式投資巨大,讓蘇寧無法在價格戰中獲得優勢。而且,在跟阿里合作之后,蘇寧完全可以放棄一部分自建倉儲配送建設,轉而投入菜鳥網絡的懷抱,充分利用菜鳥網絡的倉儲和物流供應鏈為自己服務。既然自建物流費錢費力費時間還未必能快速見成效,不如直接索性來個“輕裝上陣”。所以,賣掉對于蘇寧來說無疑是最優選擇。只是這樣的最優選擇卻反映了蘇寧的蛻變,那個自我的蘇寧正在漸行漸遠。
同樣的道理,天貓平臺的流量畢竟是有總量限制的,并且是由平臺上的全部商家共同來分享,入駐天貓的蘇寧易購只不過多了一個線上導流的入口而已。去年雙十一前,就傳出蘇寧內部通過微信發出通知,要求內部員工都到天貓上的蘇寧易購旗艦店上去買東西,并且郵寄到非蘇寧門店的地址。這件事直接暴露了蘇寧幫助天貓刷單的事實,也讓人越來越擔憂蘇寧正在一步步放棄自己的渠道品牌。
蘇寧綁定阿里心切,源自京東進擊的壓力
自去年8月10日蘇寧和阿里合體以來,蘇寧總算是抱上了土豪的大腿,獲得了天貓的流量支持,但是京東的奔跑速度卻絲毫沒有放慢,與天貓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尤其是京東在3C與家電等核心業務依舊保持了絕對的優勢,足以讓蘇寧坐立難安。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京東3C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實現全渠道的第一地位,京東家電也穩居線上家電第一品牌的位置。
在不久前陸續發布的零售企業排行榜單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聯商網兩大權威榜單均宣布京東集團問鼎2015年中國網絡零售上市公司及中國零售上市公司百強榜。2015年京東的營收已經非常接近“蘇寧+國美”之和。另外,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家電網購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京東在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份額已達到60.2%,第二名是天貓的29.3%,而國美和蘇寧的市場份額之和才10.4%。再由此聯想到近日劉強東在京東618上放出的狠話:“三年內,京東大家電銷售額會超過國美+蘇寧大家電總和”,肯定讓蘇寧深受刺激。
“三體貫通”戰略的發布讓我們見識到了蘇寧和阿里搭臺唱戲的能力。但是,搭臺唱戲必須有著“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刻苦磨練。戲臺下的“觀眾”們最終還是要看這出戲的好壞來做判斷,他們也隨時可能“用腳來投票”。對于合體不到一年的蘇寧和阿里來說,唱好“三體貫通”這出戲并不難,難就難在是否能夠執行到位。最讓人擔心的是,互聯網巨頭和傳統巨頭的深入合作怕是有點難。
作者:沙水,一個寫著自媒體研究著產品的運營人。關注互聯網+、移動社交、智能硬件與電商。個人微信號:shashui007,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