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諾瑪
積分:184 聯商幣:158
| 只看他
樓主
當下的書店紛紛選擇復合經營,要搞懂復合經營,首先要搞懂各類別的書與非書商品的融合互動情況。同時,書+非書的復合零售經營要持續周轉、盈利,一定要有自己完整的商品體系。只有定位準確、陳列合理、服務周到,才能令顧客產生美好和興奮的體驗,進而產生消費行為。
針對不同受眾,關聯不同非書產品
放眼現在的書店,紛紛選擇復合經營,在書這個大底盤上添加非書商品/業態。上一篇我們研究了各類書不同的吸引力與氣場,現在就要繼續探討各類別書與非書商品的融合互動了。
將書與非書商品順其自然地混合布局,才能收獲良好互動,就像繩子一樣,幾股線緊密纏繞,才能具有最大的韌性與力量強度,集中地把書店的文化力量傳播外化,形成品牌的辨識度、價值、號召力等。
各大書區中,生活綜合書區是最容易與非書商品關聯的書區。該類的購買人群注重生活、物質方面的體驗,愿意為之花錢;如旅行愛好者,在選購攻略時,順帶補充旅行用品;商務人士在充電,也會需要買幾支鋼筆,自用或者送人;愛好手賬的風潮,也推動了筆記本、繪畫工具的銷售。
藝術書區的目標客群,擁有美學感知力,對于強調美感的非書商品,極具消費潛力。搭配銷售時,可用較高藝術水準的POP,將單純的商品介紹,包裝成美學知識宣傳冊,增加商品的文化深度與美學高度,以激發目標客群的購買欲望。還可將高價位商品與藝術類收藏級書搭配銷售,但要注重銷售氛圍的打造,比如空間上的燈光,陳列上的美感,視覺上的高級,甚至可借鑒奢侈品的銷售策略,配備專職服務人員。
人文社科、文學書區是文化深度的維系者,話題制造者,能輕易營造一個書店的文化氣質,是目前很多書店經營必備的品類;但該類購買人群相對務實,對商品價格敏感,不易與非書商品搭配。
書與非書商品是個整體,要統合考慮其豐富度和精確性
書+非書的復合零售經營,要持續周轉、盈利,還要從總體上考量商品的豐富度和精確性。針對目標客群,每家店都要有自己完整的商品體系,比如目標顧客需要旅行商品,那么除了旅行箱之外,也要盡可能將關聯的商品呈現出來,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無印良品的MUJI to go 系列。
同時,商品的品味、價位要貼合目標受眾。要思考目標受眾需要怎樣的商品品質,能夠接受什么樣的價位。并且,在具體運營中,要做好商品上新頻率、周轉周期、供應鏈的搭建等。當有科學合理(定位準確、陳列合理、服務周到)的銷售策略,顧客可與商品產生美好興奮的體驗,提袋率、復購率則得以保障。
雖然書是書店的絕對商品,但書的毛利過低,占比太重會變成重資產運營。但若一味削減書的采購,也無法形成良好的書場,文化力不足;哪怕只是主打某個人群,亦可圍繞某一品類作盡可能的延伸。
比如主打飲食,過于困囿于飲食,選品的延展性有限,容易淪為咖啡/餐吧的假書背景。因此,可從食譜-美食文化-文化史-旅游地理,或者食材-自然博物等方向延伸,聚攏特定客群,以有趣豐富的知識體系助其延展興趣愛好,吸引重復到店以及產生對品牌的黏著度。
書店復合空間設計應以書為中心,傳遞文化影響力
現在很多復合書店流行華麗別致的裝潢,在裝修的設計費、材料費方面高投入,以期書店開業能博得關注度。名家設計、流行風格,自然能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分享;但話題熱度始終有時效性,這種表征上的體驗,都有保鮮期,有如鮮花好看但難留。當消費者感官疲勞,或者裝修流行風向轉變,極可能出現裝潢的攤提還未能結束,而銷售業績就已疲軟的不良現象。
雖然強調體驗經濟,但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視覺刺激,而應該是品牌傳遞的一整套設計哲學;與其用漂亮華麗的陳設抓人眼球,不如側重營造良好的五感體驗(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真正深入地與顧客互動。
體現在賣場上,是合理的動線規劃,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空間;再加上風格獨特的賣點,給顧客留下記憶點。如強調高科技感的書店,可嘗試引入VR等新鮮技術的體驗;如強調自然觸感的店,則店內的座椅、氣味、音樂,應是自然清新的;而最后,仍然應該呼應到店內的主角——商品上面來。
總而言之就是,要找準定位、制定清晰可行的運營策略,圍繞書的文化性,打造文化平臺,實現商品在店內的合理周轉,甚至敢于嘗試相關聯的創意文化服務,去真正落地實現,重重發散文化影響力,從而打造成功的文化品牌。
創意書店未來,要敢于大膽借鑒、發散思考
當下有細分市場、圈層經濟、精準營銷等新經濟概念出現熱議,書店/文化業也可以大膽借鑒發散思考。要不要做復合書店,是不是只復合著賣文創/美學商品,是不是只添加各種咖啡吧、茶社等餐飲業態?可不可以更概念化?均可發想。
就以傳統書店(新華、書城)升級來講,要不要斷掉教輔,如何添加賣得動的文創,就是完全可以照著新經濟思維發想的。以賣教輔為主,那么客群就是學生及其家庭團體。學生買教輔之余還需要什么呢?如果說學習培訓、興趣班是最大的關聯,那現在購書中心這類聯合商家已被冷落,是不是該想想現在的學生課余又都喜歡聊什么呢?陪著來買書的家長,既然花了時間那是不是可以順手買點什么生活必需品呢?
花功夫想清楚目標客群的需求、摸清當下人們的喜好、創造入時的服務條件與水準,相信就能收獲良好的互動,而不需要每一家書店空間/文化品牌都各自好看,越來越好看,但商品大同小異、服務高低參差。在這個大家的時間幾乎都花在電子屏上的時代,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外在吸引力把大家的時間拉回現實,拉回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時空的對話中。
---------------------------------------------------
普諾瑪,商品防盜與防損、RFID工業控制、 :// /普諾瑪商城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