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5億賠付,管理層承擔5000萬,是微盟的擔當,也是血的教訓。也相信這一次高昂的學費,能夠讓微盟更加值得信賴的伙伴。
文| 李成東、李偉龍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3月1日晚10點,微盟發布了新公告。在騰訊云團隊的協助下,微盟龐大的數據終于全部找回,而且會在3月2日凌晨2點進行系統上線演練,將于3月3日上午9點數據恢復正式上線。而事情正是源于這幾天微盟遭遇的一場“黑天鵝”事件。
于我也是黑天鵝,因為買了微盟的股票。也是看好疫情會加速傳統零售行業,轉型互聯網,依托于微信小程序搭建自己的線上平臺。而微盟作為微信生態最大的小程序和廣告服務商,當然也是受益最大的公司,加上認識孫濤勇好多年,年前入手了不少微盟。
對于此次事故對商家造成的嚴重影響,微盟則“負荊請罪”公布商家賠付計劃,1.5億賠付,其中管理層承擔5000萬,是微盟的擔當,也是血的教訓。也相信這一次高昂的學費,能夠讓微盟成為更加值得信賴的伙伴。
► 微盟推兩方案誠意賠付商戶損失
據微盟發布的《自愿公告SaaS業務生產環境和數據遭到破壞》一文稱,2月23日晚7點,收到系統監控報警,服務出現故障,大面積服務集群無響應。微盟表示,調查發現是公司員工惡意破壞導致。目前,該犯罪嫌疑人已被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刑事拘留。
在緊急恢復數據期間,微盟在2月25日采取了應急措施,包括確保新用戶不受影響,老用戶則能夠在數據恢復過程中正常經營;2月28日則首先恢復了所有業務的線上生產環境,并且開放了老用戶登錄,以及恢復了微站產品的所有數據。
這次破壞讓微盟暴露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但既然事故已經發生,損失也已不可避免,那微盟能做的就是盡快恢復數據和彌補損失,對此微盟的處理是否到位?
第一種方案是業績損失賠償。微盟會針對因系統不可用期間商家邊際貢獻利潤額進行賠付。(邊際貢獻利潤額=日均收入×行業平均邊際貢獻利潤率×系統故障時間)
第二種方案是延長服務期和賠償流量損失。微盟會針對因系統不可用期間的商家給予騰訊廣告50000曝光次數進行流量補償,并且提供賬戶運營服務,同時再延長SaaS服務有效期兩個月。
對于該如何對商家進行賠付,這是有爭議的。一來微盟上的商戶有一部分是交易受損,但事故發生一周的商戶損失交易訂單具體收入很難計算,不同行業的利潤率也不同。另外,還有另一部分商戶是沒有使用交易的,僅是使用微盟的軟件功能,如小程序官網在故障期間無法正常展示,這一部分用戶損失的無法用利潤額來衡量。
在這種情況下,微盟采用了兩種賠償方案,由商戶根據情況自主選擇,這算是比較靈活且尊重用戶的方案了。
具體來看,微盟按照故障發生前一周的日均收入減去經營成本得出邊際利潤貢獻額來補償商戶。受疫情影響電商增長迅猛,取近一周的交易收入取平均值,這樣則更貼近商戶的近期交易真實情況。
對于另一部分未使用交易功能的用戶,則采用延遲服務期或者流量賠償來彌補商戶損失,這也是有誠意的做法了。
從總體來看,微盟真金**補償商戶大概1.5億元人民幣資金儲備,而且四位高管,CEO孫濤勇、執行董事方桐舒、集團總裁游鳳椿、CTO黃駿偉都以個人名義承擔賠付資金,這些事后彌補的做法,雖然沒辦法無縫修復,但這種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解決態度還是值得認可的。
這七天時間,微盟經歷了一場“黑天鵝”,對于所有微盟的客戶來說也都是黑天鵝。客戶造成了損失,微盟理所應當做出賠付。對于微盟來說,這不是一筆小錢,甚至是過去一年的利潤,這也代表了微盟的擔當。
但“黑天鵝”事件過后,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從中吸取什么教訓?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黑天鵝”?這才是微盟和我們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 越順風順水的企業越要有危機感
這是一次低級錯誤,一次本來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在員工招聘,數據備份,信息安全任何一環多注意一點,微盟都不至于出現這么大的問題。
在人類第一次見到黑天鵝之前,會認為天鵝就是白色的,甚至在歐洲人的口中,“黑天鵝”就是“不可能”的意思。但只要見過一次黑天鵝,“天鵝都是白的”這種常識就被徹底顛覆。所以黑天鵝出現的概率極低,但只要出現一次,就會給人帶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
對于微盟來說也是如此,員工的破壞行為是一種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發生就會給企業和用戶帶來沖擊。
在這次疫情我們都能體會到,疫情本身是個小概率事件,但造成的傷害卻是巨大的。很多企業忙于狂奔發展,將所有資金都于如何快速發展上,在抗風險能力上幾乎無積累。
一旦遇到小概率危機事件,基本只能靠自救,別無他法。所以抗風險能力低的企業根本活不過疫情結束,就被慘烈淘汰。
這里面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多數企業家、高管,都會注重對“大概率中等危害”,“大概率大危害”,“中等概率大危害”這三類風險事件進行危機管理,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小概率大危害”這類風險,但恰恰這一類的危害更大!
原因很簡單,因為概率太小,所以很少人能預料到事件會發生,也沒有人會事先準備,所以一旦碰到,這一危害就被會進一步放大。
以07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小概率事件,在此之前美國已經繁榮了三十年,誰也想不到會在07年出現經濟奔潰。與“大摩”“小摩”齊名的美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就是因為沒有注重“小概率大危害”這類危機的管理而倒在這場危機之下。
據貝爾斯登老董事長回憶,05年時,美國房地產就出現了崩盤的跡象,當時就應該撤了。但由于沒有人認為這種小概率事件會發生,所以他們沒有收手,甚至犯下了一個又一個錯誤。最終引起了市場更大的恐慌,三個月內股價從173塊跌到2塊錢。雖然在此之前,貝爾斯登通過“抵押擔保證券”獲得巨大財富,但最終這家八十年歷史的企業被摩根大通接盤,結束了這一殘局。
車開得快不是目的,能安全到達才是目的。同樣的道理,企業迅速發展也不是目的,能安全穩定地為用戶持續提供服務,才是最終要達到目的。
所以,擁有危機感,在下一次危機來臨前做好危機管理,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就是微盟在修復“黑天鵝”事件后應該做的事。
我們看到微盟此次也推出了數據安全保障計劃。在數據儲存與備份管理、運維人員權限管理制度方面,都做了反思與改進。
微盟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年輕公司,管理團隊也十分年輕。用了不到七年時間就成為微信最大的服務商,還在2019年實現上市。
據微盟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總收入6.57億元,同比增長97.8%;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683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2%;微盟集團核心業務支柱之一的SaaS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41.1%至2.19億元人民幣,對比上年同期的26.9%,收入增長提速了14.2%。
而增長速度過快,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此次事故就暴露了微盟發展速度過快,導致在管理上出現問題。但有問題并不可怕,事故也是對公司長遠發展的一種鞭策。
當然,雖然有反思和改進,但縱觀許多企業成長過程中,有經歷過風險或命懸一線,有的不久后就銷聲匿跡,有的企業卻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有著超強的復原力。那微盟還能快速復原嗎?
► 吸取教訓,砥礪前行
我在第一時間就看到了相關新聞,從內部了解到了真實情況。一名欠債的員工,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另外我并沒有賣掉微盟的股票,因為這相信這只是短期的影響,并不改變微盟增長的核心邏輯。微盟回到原來的業務軌道,并沒有那么難。
首先,擁有超強復原力的企業,都會把風險和困難當做企業成長必需經歷的過程,所以愿意直面問題來幫企業渡過難關。微盟在公告中直面在運維、管理監督機制上存在的問題。成立事故調查組,對高管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這說明微盟已經具備復原的核心特質。
其次,微盟出現此事的時機也比較巧。這一波疫情下,大部分沒有線上化的零售企業突然意識到,以往基于線下地理因素而聚集流量的銷售模式是有局限的。這一認知大大加速了零售基于微信生態的線上化發展,而微盟作為微信最大的服務商,在這波趨勢的推動下,也自然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一個是自身的條件,一個是外環境賦予微盟的勢能,這使得微盟具備了快速復原的能力。總體來看,事故給微盟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短期的,只要微盟順利解決技術管理問題,那基本面對微盟仍然有利的。而事故給微盟帶來的教訓,卻是非常寶貴且有長期價值的。從這一點來講,長期看微盟一點都不虧。
有人說微盟復原到危機發生前要花費巨資,這很虧。但這種陣痛會使得商家和技術層面得到快速復蘇,商家經營得更好了,微盟自然就會更好,花這筆錢顯然是值得的。
有句老話說的好“因禍得福”,這不,今天的微盟股票就反彈了,微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