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這牌子和其他一些國際二線來國內一樣,都患上了公主病。起家的強項還是在于服裝,如果單從時裝角度來說與YSL一樣都屬于世界最頂級的。被納入PPR之后,就和經紀公司旗下的藝人一樣不得不為其他的當紅明星讓路(GUCCI)。商業運作上囫圇吞棗一樣的也“被”PPR給多元化了,男女裝、鞋、包、香水啥都上,可悲的是在國內拓展上明明放不下身價卻也只能作為一個添頭。拿的店鋪面積都不大,但基于奢侈品需要足夠陳列空間的硬框框,貨品也就只能稀稀散散的沒重點,再加上企劃沒側重,產品更新不及時等等,業績表現也就可想而知了。
多說一句,設計師換成了Alexander Wang之后,更加令人擔憂。品牌出發點是好的,但華而不實是王老師的一貫習性~
2013-10-10 14:4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我倒是覺得不是收入是觀念的問題,現在很多人,你能說他沒錢嗎,但從小是從胡同里、廠房大院長起來的,隨著中國的指數型發展漲起來的一代,錢是發達國家中產水平,心還是無產階級思想,還有就是中國人苦日子過太久了,被餓怕了,這些人讓他吃頓飯花三五百不帶眨眼的,150買件衣服還得到試衣間偷偷去記條碼上網比價。所以說,這代人還是儲蓄的一代,而他們的下一代,那些生下來就沒見過自行車的孩子們,才是零售的未來。
這個略顯有些偏頗了。中西方服裝設計歷史的最大區別在于,中方更多的是講究“天人合一”的概念,采用平面剪裁,輕縫制,重裝飾;而西方則更多的是講究廓型,用服裝的輪廓來強行修正人形體的缺陷。巴黎世家這個牌子起家的本事就是瘋狂的迷戀服裝的廓型,縫制的高超技巧是其傲視時裝業界的資本。品牌啟用了有華裔血統的亞歷山德羅王作為首席的本意大概也有隱約的討好亞洲市場的意味。但在這一點上就不得不佩服咱中國人了,東風西漸的歐洲人畢竟還是放不下身價,而中國人早就拋開了孰優孰劣的聒噪討論,只唯市場論英雄~!什么款式好我抄什么,T臺上有些太暴露的部位,沒事,我幫你加塊布,版型不對,沒事,我照往年款改。。。算了,扯多了被人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