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競爭愈發激烈的酒店市場,華住能在三年將酒店數量擴至萬家嗎?12月12日,重任華住CEO的季琦在上任剛滿月之際,便重申了“萬店”計劃。“三年內華住集團酒店數量達1萬家,并力爭把漢庭開到每一個縣城。”
創業教父季琦在2019年華住世界會上分享過去一年對酒店行業思考的同時,又一次喊出了華住未來三年的目標。
事實上,今年以來,華住接連發生信息泄露、強制攬會員等負面事件,再加上新競爭對手環伺,這些都讓華住倍感壓力。對于“萬家燈火”(1萬家酒店)的目標,能否實現尚不得而知,不過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對于季琦來說也絕非易事。
在2019年華住世界大會上,季琦指出,一方面,華住將進一步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深耕經濟型和國民型酒店,讓漢庭開遍中國的每一個縣城,成為“從農民工、司機、軍人、教授、企業家、公務員都可以住的國民酒店”。
另一方面,還將持續加碼中檔酒店,吸引4億中等收入人群,并將旗下全季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檔酒店品牌。
季琦還指出,中國實際上同時存在兩個市場,一是以中等收入人群為主的4億消費升級市場,二是以10億人群為主的大眾消費市場,這10億大眾市場用戶,普遍沒有坐過飛機,且年收入低于8萬元,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以外。因此這些用戶對價格敏感,而漢庭下一步要以低成本和平價來吸引這類客群。
華住集團三季度財報指出,截至2019年9月30日,該集團共有5151家開業酒店,此外還有1736家酒店尚在籌建中。
依照華住集團目前現有的酒店數量來看,雖然位列《Hotels》雜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團排名第9位,不過想要實現“萬店”,依然有著不小的距離。
華美酒店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管理專家、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坦言,三年內實現1萬家酒店數量,相當于華住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將過去十幾年發展的酒店數量再翻一番,從當前形勢來看,壓力確實不小。
今年以來,伴隨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酒店行業經營壓力不斷增大。近日,根據文旅部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星級飯店統計報告顯示,平均出租率同比下跌1.83%,而這也是繼2014年之后,酒店行業平均出租率首次下跌。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很多連鎖酒店并未納入到該數據中,不過從酒店整體行業來看,今年的經營并不樂觀。具體到華住,根據該酒店集團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4.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35%。
不僅如此,由于近年來國內酒店行業高速擴張,酒店數量增加的同時,外部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據國內知名酒店集團錦江和首旅如家發布的財報顯示,錦江和首旅如家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增加718家和125家酒店,由此可見,跑馬圈地帶來的競爭壓力依然在持續。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競爭的加劇,在最近的加盟策略中,華住已經做出了調整,試圖用新的加盟策略來吸引加盟酒店。據了解,從去年底到今年4月,華住集團分別推出了“軟品牌”和“一宿”的加盟策略,瞄準國內單體酒店拓展加盟。
所謂軟品牌,就是省去硬品牌加盟對硬件的要求,在加盟上更加靈活。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像星程、怡萊、海友都是作為軟品牌來發展的,未來這些品牌會更加聚焦酒店存量市場。
趙煥焱指出,雖然酒店存量市場還有潛力可以挖掘,不過對于萬店計劃,依然有著不小的難度,連鎖酒店的發展必須要解決人才和服務的問題,未來華住能否順利吃下這么多酒店依然是未知數。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關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