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一線城市均無新開業購物中心,突如起來的疫情更是讓購物中心的發展仿佛被按了暫停鍵,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不少人希冀疫情結束后,報復性消費能彌補購物中心下跌的銷售額。
面對此次疫情,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共渡難關。據觀點指數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家房產相關企業進行了捐贈和推出相關抗疫措施,其中就有72家商業地產企業宣布對旗下購物中心實行租金減免。
華潤、萬達領銜1月購物中心品牌TOP10
“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是不少房企的選擇,購物中心更是重點布局的業態之一。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成就卓越購物中心品牌成為橫亙在前的考題。
自2020年1月起,觀點指數研究院將通過對購物中心品牌運營、體量布局等綜合指標的考量和分析,發布購物中心品牌發展指數T0P10榜單,反映全國購物中心行業的月度發展狀況。
從1月購物中心品牌發展指數TOP10來看,采取模式化發展的萬達廣場,本月依然在進行快速擴張。1月5日,萬達宣布與新疆金洋芋房地產就“喀什萬達廣場”進行簽約,該項目體量約10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部分體量約20萬平方米,酒店和高端寫字樓占近4萬平方米。
此外,目前萬達商管集團已完成了房地產業務剝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管理企業,相信對之后萬達廣場的發展會帶來正面影響。
而恒隆廣場、太古里此類港資購物中心品牌在內地布局雖不算多,但項目獨特性和杰出的運營能力使其收益喜人,凱德旗下的來福士廣場也不外如是。
開業購物中心缺乏一線身影
1月,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數量為17個,以中小體量為主,在2-16萬平方米內。
此外,一線城市本月均無新開業的購物中心,重點二線城市天津、佛山、重慶則分別有1個購物中心開業,其余開業的購物中心均位于三線城市。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不利影響,1月購物中心本應是銷售黃金時期,平日繁忙的商鋪卻大多關閉,銷售額大幅下降,一時間商戶的壓力重了很多,其中以餐飲類、影院、娛樂等線下體驗式業態受到的沖擊最大。
面對此次危機,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共渡難關。據觀點指數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家房產相關企業進行了捐贈和推出相關抗疫措施,其中就有72家商業地產企業宣布對旗下購物中心實行租金減免。
存量時代下,購物中心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此次疫情更是在短期內對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鑒于不少購物中心都采取了一定的租金減免措施,政府也在通過減稅、增加貨幣流動性、貸款展期等方面進行扶持,相信不利影響只會持續較短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待疫情結束后,在此期間積累的消費需求可能會集中爆發,形成報復性消費,對目前銷售額大幅下跌的購物中心帶來較大的補償。
新零售線下優勢凸顯
購物中心發展被按下暫停鍵之際,新零售的發展卻如火如荼。疫情之下,居家隔離無疑是最有效的切斷傳染源的自我保護方式。然而,飲食起居的必需品供應卻成了居家隔離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以往,消費者可以通過網購輕松解決,但受春節和疫情影響,傳統電商的訂單處理和快遞運送的速度大大降低,而新零售因其線下優勢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少得多,能較好地滿足此階段的消費需求。
據京東到家的相關消費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訂單量同比2019年增長了374%,其中,糧油副食商品的訂單同比增長740%、肉品增長710%、蔬菜增長440%。
消費需求的大量增長,一方面給新零售帶來可觀的銷售額,但同時也產生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對此,不少新零售企業選擇從一些因疫情而暫時無法營業的行業如餐飲業、酒店業等借人或招人。
于新零售而言,這次疫情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疫情何時才能結束尚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零售會加速發展,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同時如何提高運營、供應、配送等能力依然是橫亙在新零售企業面前的難題。
(來源:觀點地產網 馮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