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線下超市也進入直播帶貨的賽道。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相繼開通直播,甚至聘請網紅主播帶貨。短期內,直播的確讓一貫不擅長線上營銷的超市意識到拓展新渠道的必要性。
從長期來看,實體超市與線上直播適配程度如何?超市直播模式能否長久運行?如何補足線上線下差異帶來的問題?……超市握手直播過程中的諸多疑問尚在求解。
爭相上線
特殊時期,線上消費的爆發引來了不少企業的目光。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物美、華冠等超市都開始以直播形式進行線上銷售。
物美超市在3月10日和12日分別進行了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場專場直播。這也是物美超市首次以直播方式進行銷售。據了解,此次物美&多點DMall的直播通過嫁接微信小程序進行,在直播過程中,北京地區的用戶可通過多點小程序下單,次日即可收貨。
為了確保直播期間能及時準確地回答消費者的詢問,物美針對品牌不同系列產品,匹配該業務線資深顧問或營銷經理。在物美&多點DMall與寶潔的直播首秀中,出鏡的兩位主播為寶潔衛品高級銷售經理和北京城市經理、“90后”美妝達人。
此外,在物美開啟直播后,華冠超市在3月13日晚間也推出了直播首秀。此前,朝陽大悅城的永旺超市也曾開啟過直播活動。
可以看到的是,在疫情的催化下,全民直播時代已經開啟。在此之前,不少購物中心、商場都將直播帶貨作為自救措施,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與此同時,北京朝陽區的主要商圈近期也集體轉至線上,依托淘寶直播開展復工,讓消費者通過直播鏡頭,可以購買服飾、首飾等20余個商品類目。
渴求流量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的營銷方式,在特殊時期成為不少企業的自救措施。眾多將直播視為臨時性自救措施的企業,無意中獲得了新的增長點,其中不乏超市這樣長期鐘情于線下的實體經營者。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每位網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比年初增加了21.5%,視頻類應用增長尤為突出,各行各業都開始轉至線上帶貨。
多點DMall相關負責人表示:“多點Dmall希望通過直播創新銷售通路,拓展門店營業時間和空間外延,整合多點聯盟中商家和品牌兩方資源,提供門店營業范圍之外更具吸引力的商品,增強會員黏性,提高整體營銷效能,最終提升消費者購買體驗。”
在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看來,直播帶貨并非單純給超市增加新的利潤來源渠道,更多的是超市擺脫顧客進店路徑依賴和信息傳播媒介依賴的嘗試。趙振營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直播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模式得到了極速發展,在這次新冠肺炎肆虐期間,超市借助這一模式探索出了一條不見面主動營銷的新模式,隨著疫情的結束,未來直播帶貨可能會有一個小幅度的回落,但長期來看將會逐步深入人們的生活。
此外,在疫情期間,除了直播帶貨外,不少實體超市都開始發力線上渠道,盡可能增加更多的線上流量。一些超市通過App、小程序等入口力推外送服務。部分沒有自營線上平臺的超市,則依靠美團、餓了么等線上平臺實現外送。
轉型常態化
目前各家超市直播的銷售情況還不得而知,但是從觀看次數及評論數量上來看,還是取得了一定的關注。物美&多點DMall與寶潔結束2個小時直播后,收獲2.3萬次觀看,近1萬條評論,超25萬點贊。
轉戰線上的大軍中,超市尚為新人,仍需籌謀眾多。多點DMall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短期內,多點DMall將聯合聯盟內商家及戰略合作品牌持續嘗試直播,當技術、選品、履約等流程全面跑通后,直播營銷將成為多點Dmall賦能商家的常態化銷售渠道。
事實上,直播帶貨作為一種銷售模式,最早興起于電商,不過,隨著線上和線下逐漸融和,線上線下促銷方式也在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線下實體企業也引入直播帶貨。不過,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推出小程序等渠道,實質上都是數字化轉型的一種體現。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疫情將促進中國數字經濟進入新常態化發展時期,超市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直播帶貨是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科技的簡單可行的促銷方式,而且是效果直接且明顯的一種方式,也是社交電商的發展方向。
洪濤認定超市會將直播常態化運營:“某些消費習慣會逐漸定式化,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超市的商業模式,促進超市新的商業模式加快轉型和升級。”
扎根于線下的超市與線上直播之間,也存在渠道與媒介的差異。趙振營認為,傳統超市服務的都是周圍3-5公里的人群,而電商平臺服務的則是天南海北的顧客,這是兩種不同的銷售渠道,其規模差別非常大。以物美為例,就目前而言,當前直播主要覆蓋地區為北京。換句話說,只有物美門店覆蓋的用戶可以下單,但電商平臺則沒有這一地域的限制。
此外,直播本質上是一種視頻傳播,媒介屬性是其繞不過的坎兒,超市要想做好直播,還得有懂視頻傳播的專業人。隨著直播帶貨的發展,用戶對播主的專業性要求也會逐步提高,這就要求超市企業必須對自己的員工做好視頻傳播方面的專業培訓,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
盡管要面對和解決這些差異帶來的問題,但在洪濤看來,超市在產品、可信度、品牌等方面仍會給直播帶貨帶來一些優勢。同時也要注意,超市直播需要突出商品的獨特性、服務和體驗性。超市還要在直播前摸清消費者的選購行為,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變成購買行為。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閆巖 趙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