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的盒馬,也回頭做起了Costco的學徒。
十一期間,盒馬開出了國內首家本土化的倉儲式會員店“盒馬X”。事實上,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這并非什么創舉。十多年前,麥德龍已經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至今已開出數十家門店,鼻祖Costco于去年入華,更是為會員店業態帶來一波新流量。
盒馬X也是典型的倉儲式陳列,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雖非開創者,盒馬X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關注。
與Costco打法類似,盒馬X同樣以低價茅臺吸引消費者:消費滿1500就能以1499元的價格購買茅臺,限前1000名。
不同于其他玩家,盒馬X做出不少新的嘗試,僅是差異化的選址,就很值得討論。目前中國市場存在的幾大會員型大賣場都選址上海,首家盒馬X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盒馬X選擇開在人流量較大、交通十分便利的市區購物中心森蘭商都旁,而非其他玩家習慣的郊區。
在市區開出占地1.8萬平米的大賣場沒有先例,無論在成本還是拿地上都有難度,但盒馬有自己的優勢和考慮。
一方面,作為上海互聯網企業的代表案例,盒馬的各類開店策略都獲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上海試行“兩證合一”,給融合多種模式的盒馬開出綠色通道,這令盒馬所有業態的嘗試都是在上海率先推出,成熟后向全國復制,如盒馬鮮生大店、早餐業態盒小馬;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玩家只在線下運營,盒馬X支持線上下單,周邊城區20公里到30公里范圍內都能夠配送,選址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段有助于提升訂單密度。
不過,總的來看,會員店玩家們的模式幾乎沒有差異,搶的也都是同一批人,競爭無法避免。盒馬董事長侯毅也曾在演講中表示:“我們希望,今天與Costco、山姆正面交鋒。”
做中國人愛逛的會員店
一直以來,倉儲式會員店主要以幾個要素取勝:商品引流會員費賺錢、郊區地段節省拿店和運營成本、大包裝和精選SKU、以及最重要的性價比——售賣低價爆款產品。
盒馬保留和升級了部分要素,如更少的SKU。首家盒馬X目前僅有1500個SKU,即使之后商品逐漸擴充,也會維持在3000個左右,依然少于Costco的4000個。對此,盒馬商品采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解釋稱:“會員店做的不是品類寬度而是深度”。
門店內商品的價格也普遍低于市價的30%至50%。例如網紅產品一蘭拉面的售價為148元645g,而這款產品在天貓超市和官旗的售價都在200元左右。
相較于幾家外資大賣場,盒馬最大的資本無疑是本土化能力更強。
為了更靠近本地消費者,盒馬打破了部分會員店的常規策略。除了前文提及的選址差異,尤其還體現在選品、陳列、包裝、配送等方面。
事實上,貨的差異化最后看的無非是供應鏈能力,但隨著大玩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把控越來越成熟,貨的差異也會逐漸縮小,盒馬X還在起步階段,雖然暫時無法媲美Costco,但憑借盒馬整體的能力,想要趕上也并非難事。因此,要打造差異化,只能在自有品牌、包裝、形態上進行創新,更接近中國消費者的訴求。
盒馬X依然保留了部分盒馬元素,以延續用戶心智,比如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高度類似菜場的海鮮區、滋補品類盒補補(包括燕窩、各類中藥產品)等。
菜場型的海鮮區、花卉區,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充滿盒馬元素的盒補補和大海鮮,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選品方面,打造自有商品仍是重中之重,這不僅能最大程度節省成本,也是差異化的重要一環。Costco曾憑借科克蘭(即Kirkland)等自有品牌打響名頭,盒馬X幾乎也是盒馬自有品牌的樣板間:門店內超過40%的商品來自于盒馬自有品牌,其中20%商品是盒馬自有品牌“盒馬MAX”,還包括日日鮮、有機鮮、0添加等其他自有品牌。
盒馬MAX包含家庭日常所需各大品類,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剩余的60%也基本是盒馬自營商品,均為引流型的網紅商品,如知名寵物食品品牌渴望、網紅李子柒旗下的紅油面皮、辣醬和螺螄粉等產品。很明顯,此類商品借助了部分天貓的供應鏈能力,這要歸功于去年雙方開始進行供應鏈的整合。
網紅李子柒旗下的品牌,以及加拿大知名寵物食品品牌渴望,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此外,盒馬其他門店沒有的品類,則會通過盒馬MAX,如非食線、美妝線、洗護線擴充起來,如無添加的洗碗洗潔精、盒馬牌美妝蛋等。
不同于外資大賣場靠進口商品打造新鮮感和質感,為了符合本地消費者的品類習慣,盒馬X直采的進口商品占比較小,只有10%左右。此外,盒馬還推出了大閘蟹月餅、蝴蝶酥、燒麥等符合上海本地特色的商品。
盒馬X也沒有一味追求大包裝,甚至不少大包裝商品內也拆分成多個獨立小包裝,以適應都市單身青年和小家庭的使用習慣。如盒馬MAX牌的葡萄干、堅果、美妝蛋,榴蓮千層也能按塊來賣。
從開業前幾天的銷售情況來看,本土化的選品是奏效的。根據澎湃新聞的統計,國慶中秋假期前三日,盒馬X門店海鮮水產和肉禽蛋等日常生活所需銷量良好,各占生鮮銷量約三分之一;此外,鮮花的銷量遠超蔬菜,逼近水果。
盒馬X開業三天爆品排行,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除了打造差異化的貨品,更大的差異在于,盒馬的本質是一個新零售電商平臺,始終講的是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故事,最典型的表現是配送。
外資會員大賣場在國內基本沒有電商業務,仍是鼓勵消費者去線下購物。而盒馬X會員店無論是更精選的選品,還是提供線上下單的服務上,都能看出,并不追求會員一定要來線下門店。
此外,盒馬X的配送范圍之廣,在本地生活領域也十分少見:擴大了3公里范圍內、1小時達的配送范圍,覆蓋浦東區距門店約20公里,楊浦區距門店約15公里的范圍。再加上盒馬在上海網點密集,盒馬X會員店升級了配送車和配送箱,還同時采用了兩種配送模式:一種是冷藏汽車直送,一種是配送站接駁,由會員店送到用戶附近的門店,再由配送員配送,可以實現半日達和次日達。
為何姍姍來遲?
此時入局,盒馬X經歷了Costco曾遭遇的同款疑問:麥德龍和沃爾瑪早有布局,為何選在此時才進入?
"先發制人"固然是一種慣常打法,但準備好糧草彈藥更為關鍵——優質供應鏈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時間的投入。
無論是自有商品、依靠大供應鏈去做的特供商品的包裝研發,從縱向來看,都需要對供應鏈極深極強的把控。例如盒馬X門店里自有商品占比超過40%,有許多都是此前從未出現的商品,都是盒馬應對消費者新需求做的研發。
橫向來看,不光是做近郊的供應鏈,能夠去做遠郊的供應鏈,盒馬在供應鏈物流基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盒馬商品采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認為:“怎么能把最好的從農村田頭一直到餐桌的供應鏈打通,不光是找到好的貨,還要把貨能夠輸送到門店。”自今年起,為了提升供應鏈能力,盒馬建立了大規模的加工中心、暫養中心,包括物流的干線能力。
主打盒馬加工半成品、熟食等自有品牌,盒馬工坊,圖片來自盒馬官方
消費者的心智和習慣的養成,也影響了開店的時機。按照中國消費者以往的習慣,更加青睞就近的社區大賣場業態,更注重便利性和性價比,而對貨品的豐富度和質感要求沒那么高,麥德龍等玩家甚至也因為過早進入、不接地氣而失了發展機會,最終只能黯然賣身。
好在新的機會來了。Costco的進入,一下子點燃了倉儲式會員業態,海量的廣告和討論鋪天蓋地,這也令行業和消費者加深了對會員店的認知,甚至救起了始終發展平淡的山姆會員店。
在Costco進入后,競對山姆會員店的業績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沃爾瑪2020年Q2財報顯示,山姆俱樂部的銷售額增長了13.3%。其中,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39%;會員收入是近五年來增長最高的季度,新會員人數增長超60%。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再次受到關注的會員店,這在中國本身就是個有利可圖的生意。財報顯示,2019財年,Costco實現營收1527億美元,同比增長7.9%,其中商品銷售營收為1493.5億美元,會員費33.5億美元,歸屬于Costco的凈利潤為36.6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其中,上海店注冊會員超20萬,遠高于6.8萬店均水平,創Costco成立35年來記錄。
不過,盒馬X目前還沒有走到考慮賺錢的階段,更多的目的仍在擴展場景完善生態。盒馬商品采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也坦言:“盒馬在觸摸線下的多場景和線上的多端口的核心的本質是什么?是能夠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的洞察。在整理所有的消費洞察,通過它來反推我們的C2M的商品落地,這個是在做這些業態的核心本質。”
但盒馬X仍不可避免的將和眾多玩家爭奪同一個市場、同一批用戶。雖然生態優勢明顯,但盒馬會員制度仍然十分初級,即使從2018年就啟動會員制計劃,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靈活的撤換商品,還需要沉淀一套方法。目前稍有成效的是上海,會員人數在50萬左右,他們每個月有接近9次的高頻復購的能力和消費能力。
此外,做到極致性價比很難,例如Costco具有極低商品毛利率優勢,以及高效的商品周轉率,這和它的大包裝賣貨是分不開的,Costco庫存周期是29.5天,低于沃爾瑪的42天,極大提升了它的資金運轉效率,意味著Costco在向供應商付款前,就已收回所有商品款項。
但盒馬并沒有完全采用這種方式,再加上選址處于市中心,還提供線上下單的服務,盒馬還需要承擔極高的物流成本,如何降本增效成了新的問題。
為了等到發展的好時機,盒馬X姍姍來遲,但也意味著更殘酷的競爭,擁有眾多業態的盒馬能對盒馬X傾斜多大的資源和做出多大的投入,也仍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