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新國貨”大潮下,孵化出第一家走向上市的美妝公司。
美東時間10月31日,逸仙電商(以下簡稱“逸仙”)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赴美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為本次IPO的承銷商。
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逸仙是個十分陌生的名字,但由其自主孵化的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僅用2年時間,已成為年輕人心中國貨美妝的代表案例。
完美日記孵化于2017年,同年開設天貓旗艦店,開業首日線上銷售額破百萬,13個月后成為天貓排名第一的彩妝品牌。
憑借潮流、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出色的營銷能力,2018年,完美日記開始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走紅,收獲大批年輕用戶,隨后掀起了一股國貨美妝的熱潮,“小黑鉆口紅”、“動物眼影盤”等都成為爆款。
2019年完美日記實現“破圈”,在小紅書、淘寶、微博以及抖音等多個平臺獲得大量粉絲追捧。目前,完美日記還是天貓首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美妝品牌。2019年1月,完美日記開始走向線下,在廣州開設首家線下體驗店。此后它進一步宣布未來三年要開店600家,分布在100多個城市,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開店目標已經完成三分之一。
隨著增長持續走高,完美日記的光環越來越大,大量機構股東不斷下場注資。招股書顯示,高瓴創投前后五輪投資完美日記,為其最大機構股東。
完美日記一路高歌猛進,但母親“逸仙”的亟待解決的難題卻不少: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如何孵化出下一個完美日記?如何更好的控制營銷成本?如何持續增收引流?如何降低對天貓的依賴?
而這些難題,無論哪一個處理不好,都會讓這個明星公司無法延續此前的光環。
賺的趕不上花的
眾所周知,彩妝是個高毛利的行業,一般維持在60%到80%之間。逸仙2018年至2020年三年來的毛利率都超過60%,而大牌們的毛利率則更高。
在這個幾乎算得上暴利的行,逸仙卻沒有真正賺到錢,原因在于:花的太多。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逸仙虧損高達5億元,此時營收不過32.17億元,而單市場營銷費用就高達20.33億元。
美妝品牌都是營銷大戶,即使是雅詩蘭黛、資生堂這類資深大牌,每年都要在經典爆品和新品身上斥巨資打廣告。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里,無論是日趨成熟的完美日記,還是新殺入的小奧汀和完子心選(即Abby Coice)都打出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而這也是消費品牌的慣常打法。
根據招股書的解釋,逸仙的市場營銷費用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廣告、電商平臺傭金、市場人事、線下體驗店,目前招股書并未透露各個細分項目的財務數據。
總體而言,自完美日記等品牌推出至今,逸仙的市場營銷費用始終是最燒錢的項目,且持續走高。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市場營銷費用較去年同期的8.05億元同比增長152%,占總支出的比重也高達62.2%,均創歷史新高。
呈倍數增長的廣告費用將逸仙掙得的收入花了個精光。事實上,在2019年里,這一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已經下降至41%,得益于對營銷費用的良好控制,2019年全年,逸仙曾首次實現盈利,金額達1.5億元,但隨后情況急轉直下。
今年營銷費用激增的主因有二。從大環境來看,新冠肺炎導致消費者購買急速下降,這令逸仙廣告和品牌推廣費用的投資回報率明顯下降。在第一波疫情結束后,為迅速實現消費反彈,逸仙加大市場營銷投放的力度,導致營銷費用激增。
從公司戰略角度,今年逸仙先后推出并購重組后的小奧汀、完子心選等新品牌,品牌面市早期,為迅速占領消費心智,大量的營銷投放也必不可少。
賺的錢還趕不上花的。據招股書,逸仙營收全靠旗下三個品牌賣貨所得,而2020年前三個季度內,三個品牌的GMV為38億元左右。
不過,完美日記等品牌至今還沒有形成較高的品牌溢價,單價較低。招股書顯示:目前逸仙旗下品牌的平均客單價近年三年來一直在增長,在2020年前三季度達到120.7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但與日韓和歐美大牌相比,仍處于低價位區間。
不能只在天貓賣便宜美妝
另一方面,進入成熟期、且面臨激烈競爭的完美日記,增長逐漸放緩,逸仙若要穩住江湖地位、持續增收,孵化下一個完美日記已經刻不容緩。
美妝是個低技術門檻的行業,大牌們依靠長久依賴積累的大牌效應正勉力維持其高利潤體系,但也不可避免的是受到完美日記等新品牌的沖擊,而完美日記雖然是新品牌的佼佼者,目前已成為國內銷量最高的彩妝品牌,但花西子、colorkey等對手正窮追不舍,“新人”也層出不窮。
頻繁推出新品牌成了吸引新用戶的重要手段。自去年起,逸仙頻繁進行收購活動,且致力于新品牌的研發和孵化。最近的一筆是收購Pierre Fabre集團法國高端美妝品牌Galénic的多數股權。
新加入的品牌增速不錯,但目前占總收入的比重都還很小。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小奧汀和完子心選二者加起來占營收的比重也不過二成,與完美日記是二八開的比例。
孵化品牌是一場持久戰,再加上逸仙電商仍處在招兵買馬的階段,可以預見,未來相關投入將持續增長。
為了增收,除了持續推新,逸仙還寄望于摘掉由主品牌完美日記長期形成的“高性價比國貨”形象,對標中高端人群,制造更高溢價。收購小奧汀、Galénic都是為止服務,但這一策略是否走奏效,仍需要時間驗證。
擺脫既有品牌形象之外,高度依賴天貓,不僅不利于逸仙獲客和增收,還將大大提升運營風險。
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天貓等電商渠道銷售比重高達78%,雖然較2018年的91%要改善不少,但若要獲得更多用戶和買家,逸仙還需不斷開拓新的賣貨渠道。目前,完美日記已開設了以微信小程序和網店為主的分銷渠道,以此跳轉至京東和唯品會售賣產品,并開出超過200家線下體驗類門店為品牌引流。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已經擴張上百家門店,但其至今給逸仙帶來的銷售額還很有限,低于10%,主要起到營銷和展示品牌的作用,該項支出也被歸入市場營銷費用項目中。這客觀上令逸仙旗下品牌的線下銷售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影響,但不帶銷量的門店如何平衡收入和支出,是個難題。
成立4年,逸仙成功孵化出明星品牌完美日記,為其掙來了大筆收入和上市席位,但若要再有下一個4年,突破完美日記所創造的成績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