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聯想向自己發起專利訴訟一事,中興在10月30日早間做出了正面回應,他們表示自己一貫尊重任何企業在法律框架內的合法舉措,但對聯想此番行為感到十分遺憾。畢竟雙方就專利許可問題展開了多年協商,期間中興通訊一直抱有善意,希望雙方能通過高效合理的方式解決爭議。至于本次聯想遠赴英國起訴自己的做法,中興方面的態度則可以用“不理解但尊重”六個字概括。
中興通訊就被聯想起訴展開回應
10月21日,聯想在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向中興發起專利訴訟,案件編號為HP-2024-000038。據媒體報道,本次訴訟的原告方包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聯想(美國)有限公司、聯想科技(英國)有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有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英國有限公司、聯想創新有限公司(香港)。被告方則包含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英國)有限公司、努比亞科技有限公司、Gamegeek有限公司、Livewire Telecom有限公司、EFones.Com有限公司。(后三者為英國經銷商)
針對自家公司被起訴專利侵權這件事,中興方面也在10月30日早間做出了回應。
下為中興回應全文:
近日獲悉聯想在英國高等法院對中興通訊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我們一貫尊重任何企業在法律框架內的合法舉措,但對聯想此番行為感到十分遺憾。
中興通訊與聯想已就專利許可問題展開了長達數年的協商,中興通訊始終秉持著最大的善意,追求自身研發創新中的合理回報,希望雙方通過高效合理的方式解決雙方的爭議。中興通訊也基于對聯想作為中國公司的信任,一直對采取協商以外的合法維權措施保持審慎、克制的態度。此番聯想遠赴英國進行訴訟,我們難以理解但表示尊重。聯想的此次訴訟不會改變中興通訊維護合法權益的決心。
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一直致力于用創新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服務于電信運營商、政企客戶和消費者,擁有專利數量名列全球前茅,中興通訊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占比穩居全球前五。
我們深知,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興通訊尊重知識產權價值,尊重他人創新、保護自身創新,堅持推動構建合理、公平、公允的專利許可制度,堅持通過合理回報來實現技術創新的正向循環。
在中興方面做出回應后,曾有記者聯系了聯想公司,但對方并未對此事給予回應。
對案件感到迷惑的不僅有中興
就專利數量積累而言,中興可謂是圈子里的“T1”級選手。
截止到6月30日,中興共擁有約9.15萬件全球專利、累計全球授權專利約4.6萬件。而在近年大火的AI領域、芯片領域,中興同樣憑借約5000件專利積累、超2000件累計專利授權;約5400件專利積累、超2000件累計專利授權的成績,夯實了自己行業領頭羊的地位。
另就研發投入而言,中興付出的努力同樣不容小覷。
2021年-2023年,中興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8.04億、216.02億、252.89億,研發投入所占營收比重分別為16.42%、17.57%、20.35%。
高研發投入帶來的高專利積累量,也成為了近年來中興的盈利法寶。為了讓這些珍貴的無形資產發揮價值,中興曾與多家企業達成了專利交叉許可,以此在精進自家產品競爭力的同時,提升自家技術在市場中的所占比例。致使中興的專利技術估值超過了450億,并預計在2021-2025這一時間段內為公司創造45-60億的收益。
這或許也正是中興說出那句“難以理解但表示尊重”的原因。因為按照現行的商業計劃,中興給自己設計的路大概率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隨后增強自己跟其他廠商的合作關系,確保專利授權、專利交叉許可計劃的持續推進,實現產品競爭力和行業地位的穩步提升。
但令中興本身和圍觀群眾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通過專利積累走可持續化發展的路子,卻讓中興吃到了官司。
中興聯想為何要在英國打官司
由于本起案件的相關信息暫未公布,所以當下吃瓜群眾的目光也從“為什么打官司”“雙方訴求是什么”等問題上轉移,漸漸落到了“兩家中國公司為什么要跑到英國打官司”這個問題的身上。
難道是為了爭奪市場和客戶嗎?
貌似不是。
因為從財報數據來看,英國真的稱不上中興、聯想任何一方的核心市場。中興通訊2024半年報指出,他們有68.91%的營收占比來自于中國市場,歐美、大洋洲營收占比僅有14.23%。而聯想的2024/2025財年第一財季數據也同樣指出中國市場占該公司22%的營收總額,而中東、非洲、歐洲三個地區加起來才約占25%的營收總額。
從訴訟歷史來看,本次聯想選擇在英國提起訴訟,很有可能是因為此前英國法院的判決更符合他們的裁決預期。
比如在2023年3月,英國法庭曾判決了InterDigital和聯想的專利糾紛案。當時InterDigital所主張的賠償報價為3.37億美元,但英國法院在回顧了產品過往銷量、利息金額等概念后,做出了聯想應為單個蜂窩單元支付0.225美元的賠償決定(一審判決結果為單個蜂窩單元支付0.175美元使用費,后在二審過程中增加了賠償基數),導致該起官司的最終全球專利使用費總額更加符合聯想的預算,而非InterDigital提出的金額。
只不過專利糾紛案,尤其是通訊領域的專利糾紛案,往往存在著技術復雜、產品復雜等特性,所以它們的裁決周期也更長。一旦案件內容涉及了多項專利或產品,那么其所耗費的時間也將呈指數級增加。
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知曉案件的最終走向如何,還意味著“聯想和中興為什么要跑到英國打官司”這個問題的無法進一步分析,只能暫時停留在訴訟經驗、判決預期這兩個方面上了。
參考:
證券時報:聯想在英國起訴專利侵權,中興通訊最新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中興通訊回應被聯想在海外起訴專利侵權:與聯想已就專利許可問題展開長達數年協商
南方都市報:聯想“交戰”中興!聯想訴中興通訊專利侵權,涉多家關聯公司
南方Plus:聯想在英國起訴中興通訊,中興回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