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零售公園
作者/象升
餐飲連鎖企業集體登陸港交所的背景下,老鄉雞再一次向“中式快餐第一股”發起沖擊。
2025年7月7日,老鄉雞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于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老鄉雞希望借資本市場的力量,加強一體化供應鏈布局、品牌推廣、擴大門店網絡等。
這并非老鄉雞首次沖擊IPO。早在2022年5月,老鄉雞就首次向證監會提交滬市主板上市申請。三年以來,老鄉雞先后向A股及港股五次遞表,前四次均鎩羽而歸。
其實從業績層面來看,老鄉雞具備推開資本市場大門的底氣。比如,2024年,老鄉雞營收62.88億元,同比增長11.27%;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長9.07%。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資本市場不止關注企業既有的業績,更關心公司的成長性。創始人的兒子接班后,老鄉雞并未如愿打開全國市場,成長性日趨放緩。在此背景下,即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老鄉雞或許也難給投資者以信心。
一、創始人兒子接班,老鄉雞業績增速放緩
眾所周知,2020年前后,因消費環境不佳,諸多餐飲企業均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但在創始人束從軒的帶動下,老鄉雞卻成為了“網紅”餐飲品牌。
圖源:老鄉雞
2020年2月,束從軒發布視頻,“手撕”員工降薪請愿聯名信,對外表示,“哪怕是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隨后,束從軒抱著土雞在村里召開接地氣的“2020老鄉雞戰略發布會”,宣布老鄉雞將加速全國市場布局。
因極具親和力,束從軒被網友稱為“呆萌大叔”,而老鄉雞也順勢俘獲海量消費者,扛住了下行壓力。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老鄉雞營收分別為28.59億元、34.54億元和43.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1.05億元和1.35億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束從軒是老鄉雞的“靈魂人物”,但其不光不是公司大股東,甚至并未持有公司的股份。老鄉雞于2022年披露的A股招股書顯示,束小龍、董雪、束文三人合計持有公司91.32%股份。其中,束小龍是束從軒的兒子,董雪是束小龍的妻子,束文為束小龍妹妹。
然而,束從軒卻是老鄉雞的“太上皇”。招股書顯示,2022年3月,束小龍、董雪、束文等人簽署了《共同控制協議》,約定在發行人董事會、股東大會提案及表決時保持一致意見,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則以束從軒的意見為準。
由于公司治理不規范,證監會在問詢函中要求老鄉雞說明,束從軒不持股,卻有極大的話語權,是否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是否符合《公司法》規定、是否存在規避法律規定的情形。
或許是因為上述問題阻礙了公司上市,束從軒選擇退休。2023年11月,束小龍接替束從軒出任老鄉雞董事長,后者卸任所有職務。隨著二代接班,《共同控制協議》已于2023年12月終止。
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后,老鄉雞也不再迷戀A股,而是轉戰港股,于2025年初,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圖源:老鄉雞招股書
不過遺憾的是,二代接班后,老鄉雞的業績卻出現了“失速”跡象。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個月,老鄉雞營收分別為45.28億元、56.51億元、62.88億元以及21.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8.38%、24.8%、11.27%以及9.9%;凈利潤分別為2.52億元、3.75億元、4.09億元以及1.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6.67%、48.81%、9.07%以及7.4%。
縱向對比不難發現,2024年以來,老鄉雞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回落至個位數,相較此前幾年的雙位數增速大幅放緩。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很難不謹慎看待老鄉雞的新任掌門人。
二、五成門店位于安徽,加盟難解全國化困局
盡管束從軒已經退休,但其留下的加盟“遺產”,依然是現階段老鄉雞全國化發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召開“2020老鄉雞戰略發布會”時,束從軒宣布,老鄉雞將加速全國布局。也正是這一年,老鄉雞開放加盟。
老鄉雞之所以選擇通過加盟模式擴展全國市場,一方面當然是希望借加盟商的力量,快節奏拓寬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靠加盟商平衡上游高昂的運營成本。
圖源:老鄉雞招股書
與大部分連鎖快餐企業僅聚焦門店業務不同,為保障菜品質量,老鄉雞選擇在快餐各個核心環節實施標準化運營。此舉雖然讓老鄉雞的菜品具備一定的差異化,但也同步帶來成本高企的問題。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個月,老鄉雞原材料及耗材相關的銷售成本分別為16.77億元、21.31億元、25.96億元、9.05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37.0%、37.7%、41.3%及42.7%,不斷攀升。此外,再加上繁重的員工、履約成本,老鄉雞僅銷售成本占比就高達80%左右。
凡此種種,自然會導致老鄉雞的利潤空間極為有限。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四個月,老鄉雞的毛利率分別為20.3%、23.3%、22.8%以及24.2%。對比而言,同為中式快餐品牌,小菜園、鄉村基的毛利率均超50%。
由此來看,老鄉雞開放加盟,似乎是希望通過更多的門店,攤薄上游成本,進而實現規模效應。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5年前4個月,老鄉雞直營店從1007家下降至911家,加盟店從118家增長至653家。截至2025年4月末,老鄉雞在中國58個城市擁有1564家門店,覆蓋9個省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與口味相對較為普世的西式快餐不同,中式餐飲產業一直面臨地域口味偏好難題。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末,老鄉雞位于安徽省的門店數量為750家,占比高達48%。
圖源:老鄉雞A股招股書
之所以開啟全國布局五年后的今天,老鄉雞仍高度依賴安徽大本營,或許是因為,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并不鐘情于徽菜,老鄉雞在這些地區的門店經營效益不佳。老鄉雞A股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其華東、華中、華南、華北地區的毛利率分別為18.91%、2.48%、-9.54%、-16.33%。
橫向對比可以發現,遠離華東這一徽菜“輻射圈”后,老鄉雞門店的經營狀況顯著惡化。在此背景下,如果老鄉雞繼續貿然深入全國化,公司的業績或許不光增速日趨放緩,甚至有可能落入負增長泥潭。
三、估值縮水至85億元,機構股東已清倉
由于遲遲難以推開資本市場的大門,而全國化戰略又沒能幫老鄉雞打開想象空間,機構股東的耐心已消耗殆盡。
招股書顯示,2024年1月,老鄉雞回購麥星投資和廣發干和持有的全部股份,對價分別為9824.46萬元和5521.04萬元。
據悉,2021年12月,麥星投資和廣發干和分別斥資8900萬元和5000萬元認購老鄉雞0.49%、0.28%的股份。按此計算,彼時老鄉雞的估值約為180億元。
一般而言,投資機構選擇在企業臨近上市時入股,主要是希望在企業上市后,借助市值上漲實現減持獲利。
比如,2025年5月上市時,綠茶約30%的發售股份為股東減持的老股。其中,綠茶主要私募股東PartnersGourmet出售5050.92萬股,約占全球發售完成后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7.5%,套現約3.49億港元。
然而,老鄉雞第三次IPO折戟后,麥星投資和廣發干和卻選擇清倉,或許是因為對公司未來發展缺乏信心,擔心投資出現虧損。
事實上,麥星投資和廣發干和的擔心不無道理,由于全國化戰略難以帶來亮眼的業績、業績增速放緩,老鄉雞的估值已大幅縮水。胡潤研究院披露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老鄉雞估值約為85億元,相較2021年縮水52.78%,已然腰斬。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優質的投資標的,不僅需要業績規模可觀,更需具備不俗的發展前景。
盡管業績規模相較幾年前翻倍,但由于全國化發展遇阻、機構股東清倉、估值腰斬,老鄉雞的第五次IPO恐再蒙陰影。
18010026502- 該帖于 2025/7/23 9: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