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薪情好嗎?
《店長》2011年2月刊卷首語 · 林國童|文
本期《店長》封面專題做刊物保留項目“店長薪資調查報告”,部分體現2010年中國零售業薪資狀況,堪稱超市、百貨、家電業店長“薪情白皮書”。
相比2007年、2009年的店長薪資調查,2010年薪資不滿度居高不下。受訪標本顯示,月薪2000-3000元者高達16.4%,2000元以下亦有8%,10000-15000元者占8.4%,15000元以上有9.1%,2.8%的人拒絕回答。
他們的工作年限大多在6年以上(占69.6%);屬外地派遣者達45.8%;每周工作時間在70小時及以上者占18.9%。
薪資滿意度比重,從多到少依次為不滿意(42.7%)、基本滿意(37.1%)、非常不滿意(16.1%)、滿意(3.8%)、非常滿意(0.3%)。
工作首要考慮因素排行前二為:公司實力和發展前景(33.2%)、薪酬競爭力(14.3%)。35.3%的人打算跳槽,40.6%的人表示難說。
薪資高的,不一定滿意,更未必不想跳槽。這跟大眾媒體評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作用力邏輯是一個道理。
我來提供一張店長薪情榜外榜。
據我近五年采訪、遇見、觀察的數百名店長狀態去看,中國零售店長的薪情有以下五種。
1.經營能力是自己的高,薪資水平是別人的好。
本土區域零售商的一些大賣場/超市店長,所處商圈競爭激烈,一二公里內有外資巨頭連鎖店,有本土競爭對手,有便利店。這些本土店長,通常比公司系統里的其他店長有更大壓力,也更見世面,倘若門店經營狀況較好,他們就會開始糾結:“外資店長拿多少錢,要比我多一倍吧?我的兄弟門店比我少不了多少”。
2.降職提薪去外資,升職調薪到本土。
即使是國內“超市一哥”的店長,也有人情愿去沃爾瑪或家樂福里當個副店長,薪水持平,靜候他日扶正。
在外資零售企業的一些店長,眼看升職無望或獵頭恭請,或心切,可能就要去本土零售超市做公司營運經理或區域負責人了,薪資模式隨之改變。
3.韜光養晦的狠角色不談薪水。
我見過一些多年追隨其老板的區域超市龍頭企業的店長,佩服他們,比如三個月前在南京碰到的一個女店長,她就夠“狠”。她幾乎可算是個年輕女企業家了,外事、內務、溝通等無一不精,她承認差距,虛心向先進外資同行學習。與此同時,敢想敢做,所在門店有大量創新。她們期待,播種的是三五年后區總、總部中高管平臺與薪酬,有此格局與雄心,不在乎當前薪資。
4.求加薪而不得,終日牢騷、落寞或敷衍。
很遺憾,這種無奈店長在業內為數不少。原因紛繁復雜,或限于個人能力、企業效益、公司平臺、同事關系,或僅因理想與現實的心理落差。
5.后薪資時代。
大型百貨店的店總薪資直逼超市、電器零售業公司高管。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店長的薪資也確實高出一般同行,但他們仍有許多期待,彼此見仁見智:沃爾瑪店長就只重執行?家樂福店長就能“君命有所不授”?大潤發店長就算“這個殺手不太冷”嗎?
本土零售企業高管大多欣賞、推崇的是“韜光養晦的狠角色不談薪水”;所有人的漲薪動機與需求,都值得祝福,只是各人時機、態度、造化不同。新年,祝好薪情,心情好!
《店長》總編林國童聯系信息
Miniblog: http://t.sina.com.cn/yuexiaodao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