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百貨北京盈科店關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選址考慮不周而造成的,其定位以年輕、時尚為主,與周邊使館區的高檔消費水平出現了落差,從而導致經營不善。
10年才開兩家店,太平洋百貨在京城的日子著實過得不怎么樣。
曾揚言要拿下京城1/4市場的目標是漸行漸遠了,可當下的問題是,僅有的兩家店也守不住了。
物業惹禍
臺灣遠東百貨旗下的太平洋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日前對外宣布,公司調整大陸市場的布局策略,將于今年底前關閉北京太平洋百貨盈科店與五棵松店,以調整財務結構。
記者近日在位于北京長虹橋太平洋百貨盈科店看到,偌大的商場里,客人們零零散散地在商場里閑逛,就算是商家打出低折扣,也似乎難燃起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當記者詢問是否知道該店要在10月底閉店的情況時,大部分商家表示尚不知情,只是耳聞媒體報道,商場管理層還沒有通知他們。但也有一些商家明確表示,近期將會撤店,而具體原因與太平洋百貨閉店密切相關。
對此,一位太平洋百貨員工透露:“太平洋百貨與盈科中心10年租賃期已到,現在要是續租的話,價格可能要高出很多,10年前的租金和現在的租金肯定已是大不一樣。”
據了解,10年前,為了能夠招攬大牌商家入駐,盈科中心不惜以低租金作為代價。而開發商上月底開出的整租太平洋百貨鋪面價格為28元/月/平方米,以整體面積6.5萬平方米計算,其年租金為2184萬元。盈科中心物業方意欲大漲租金,太平洋百貨只能和盈科中心結束合作。
當記者問到日常客流量如何時,那位員工表示,客流量一般,但是前幾年還可以。
位于四樓的某品牌男裝銷售人員則表示:“我們家9月底就要撤出了,商場里的客流量太少了,你也看到了,幾乎沒有顧客。”
但令記者感到疑惑的是,在詢問商場招商部門人員是否招商時,對方竟然表示可以。
與盈科店相比,2009年開業的太平洋百貨五棵松店同樣面臨新的難題。據了解,由于其所在的華熙樂茂已于去年易主,而新東家香港卓展集團是以大型百貨零售業為核心、以商業管理和服務為依托的商業企業集團,在東北三省分別有3家卓展購物中心。
業界猜測,卓展集團和太平洋百貨在經營業態方面存在重疊,并因此導致分手的結局。
臺灣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長章啟光近日表示,“我也能夠理解物業方的做法,做生意,是要追求利益的。”他說,物業做好了,租金上漲是自然的。而正是基于目前租金上漲的壓力,太平洋百貨已經開始嘗試自建物業。
一虧再虧
太平洋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因賣場規劃不理想,加以商圈變化、大樓業主欲大幅調漲租金,所以結束經營太平洋百貨北京盈科店。另外,開業不足兩年的太平洋百貨北京五棵松店,因業主更換頻繁、招商一再延宕,經營業績也難有起色,太平洋中國控股董事會決議也與新業主協商終止租約。
太平洋中國認為,關閉這兩家門店將顯著提升太平洋中國控股公司在大陸市場的獲利表現。財報顯示,在北京市場,太平洋百貨的確于2005年至2007年實現盈利。期間,自2006年盈利由351萬元大幅增長646.5%至2619萬元后,其北京市場利潤就逐步減少,2007年、2008年分別實現盈利1284萬元、680萬元。
一位百貨業內人士指出:“太平洋百貨北京市場表現不佳的原因是得不到總部的足夠重視。此外,太平洋百貨北京盈科店多次更換總經理,對商場經營的連續性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而到了2009年,太平洋百貨在連續盈利后出現了虧損,第一年虧損金額為1641萬元。到了2010年,其虧損進一步擴大,至4851萬元。時至2011年,僅第一季度,太平洋百貨再虧688萬元。
太平洋百貨盈科店總經理陶玉聰曾說,北京成為太平洋百貨在大陸地區惟一一個連年賠錢的城市。
據了解,2001年太平洋百貨北京盈科店開業,由于在臺灣大本營市場經營業績優異,進京首店依舊按照其已經取得成功的商業模型進行選址、運營。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認為:“太平洋百貨在北京發展10年中,沒有樹立企業自身品牌形象,品牌經營毫無特點,同質化現象嚴重,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太平洋百貨五棵松店的處境更加難受,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百貨公司開業后的第三年起才是黃金期。而五棵松店于年底前退出,前兩年的投入也將付之東流。
營銷專家李志起認為,像王府井、西單這些老字號商家都在不斷地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而太平洋百貨進京后反應太不靈活,在北京明顯水土不服。
另一飽受業內詬病的是太平洋百貨對商圈的選擇,雖然盈科店地處CBD核心商務區,但是該地段并沒有給太平洋百貨帶來與之相適應的價值提升。記者在走訪中觀察到,太平洋百貨盈科店在三里屯商圈顯得有些孤立無助,沒有西單商圈和王府井商圈多家百貨店爭相奪艷的場景。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范艷茹表示:“太平洋百貨北京盈科店關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選址考慮不周而造成的,其定位以年輕、時尚為主,與周邊使館區的高檔消費水平出現了落差,從而導致經營不善。”
卷土重來?
不過,太平洋中國強調,太平洋百貨將積極尋求新據點,在北京發展的計劃不變,未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拓展還將提升購物中心規模。
據悉,太平洋中國公司已另成立北京開發辦公室,積極洽談開店新據點,現正評估使館區四季酒店商場、南二環新東城區國家體育院旁等開發案。但是太平洋中國公司總部一位相關人士表示:“關于北京開店的具體事宜還沒有水落石出,新店選址也不可能很快敲定,都需要時間。甚至在北京是否會繼續會開出太平洋百貨還是一個未知數,存在很大變數。”
章啟光表示,好的選址方案非常重要。在他看來,商業地產的三個要素,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地點,第三還是地點。
“太平洋百貨未來一定要在大連自建物業,將是一個城市綜合體。”他說,一方面,太平洋百貨將成為其主力店鋪,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物業租賃獲得其他的收益。
章啟光還透露,目前太平洋百貨已經在廣東佛山拿到地塊,正在籌建城市綜合體。其余還有很多城市都在談,“我覺得,沒有好案子就不要急于出手。”
“京城百貨業發展已經很成熟了,競爭相當激烈,市場趨于飽和,像中友、SOGO百貨、華聯商場等近幾年發展都呈現下降態勢,如果太平洋百貨還想在京城謀求一席之地,必須改變現有狀況,走差異化競爭之路。”陳立平指出。
其實,太平洋百貨在成都和重慶都有很好的發展勢頭。陳立平說:“目前,二三線城市百貨業正處于上升趨勢,商家完全可以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善后工作
由于太平洋百貨盈科店將于10月25日正式閉店謝客,不少消費者手中仍持有太平洋積分卡和預付費卡,如何處置這些問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此前,由于沒有對外公布閉店后的商品退換貨等處理意見,招致一些消費者質疑。本市工商部門分別給太平洋百貨兩家門店發了《行政提示書》,要求其退市前解決好可能存在的退、換、修等產品質量問題,包括積分卡和儲值卡的兌現。
就在9月15日,太平洋百貨在官網發布公告,提出了“團購預付卡退卡公告”、“民生-太平洋百貨聯名卡積分公告”和“太平洋百貨HAPPY積利卡積分公告”的解決方案,并報工商所備案。”
太平洋百貨盈科店所在的團結湖工商所所長許衛斌介紹,為了避免損害消費者權利情況的發生,該店向工商部門承諾了兩個階段的公告計劃,還有一個“兜底”條款。
第一階段,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卡友消分換禮”;第二階段,卡友的積分兌換截至10月25日22:00;部分消費者手中的“消費券”兌換時間截至10月12日22:00,使用時間截至10月19日22:00。消費者手中沒來得及消費的預付費卡退卡將從9月23日開始,10月25日結束。
而“兜底”條款,就是消費者如有后續的退換貨事宜,預付卡退卡等問題,在閉店后,太平洋百貨仍將設置一個“售后辦公室”,工作時間可延長至2012年的9月30日。
記者致電太平洋百貨后了解到,目前只知道盈科店閉店時間為10月25日,但五棵松店的閉店時間還沒接到通知,一切以公告為主。
(文/本刊記者 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