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員工不分幾零后,都是你的員工。只是現在80、90后的員工由于沒有吃過苦,在家一向是自己是老大,突然到社會中,無法適應角色的轉變,所以依然保持著自我為中心、組織性差的特點。但是,這些80、90后,更希望得到尊重,更希望得到認可,更希望得到贊揚。所以,在管理這些80、90后的時候,應該制定合理、有人情的制度,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通過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并且你是在尊重他們。同時,你自己還要多修煉,因為80、90后只相信能力,不認可權威,所以不要對你的員工施加號令,而是做出表率,讓他們對你折服。
管理是最大的學問。員工滿意的滿意才會有顧客的滿意。以上僅為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望前輩、同仁、高手多多指教!
最后祝愿樓主的生意興隆!
2011-04-29 15:27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個人認為,員工不分幾零后,都是你的員工。只是現在80、90后的員工由于沒有吃過苦,在家一向是自己是老大,突然到社會中,無法適應角色的轉變,所以依然保持著自我為中心、組織性差的特點。但是,這些80、90后,更希望得到尊重,更希望得到認可,更希望得到贊揚。所以,在管理這些80、90后的時候,應該制定合理、有人情的制度,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通過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并且你是在尊重他們。同時,你自己還要多修煉,因為80、90后只相信能力,不認可權威,所以不要對你的員工施加號令,而是做出表率,讓他們對你折服。
管理是最大的學問。員工滿意的滿意才會有顧客的滿意。以上僅為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望前輩、同仁、高手多多指教!
最后祝愿樓主的生意興隆!
說的很有道理啊!
與其分"X零後",還不如按"九型人格"來分析.
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如果只強調員工的無條件服從,無條件奉獻,那企業也該考慮除給了員工一個就業機會,究竟還給了員工什麼?!
以家樂福為代表的"簡單粗暴+單純結果導向"管理模式,其實就是體現那些來自臺灣的高管本身沒有基層服務經驗,外行領導內行的必然結果就是"純粹的結果導向"
現在管理員工不能單純依靠權威魅力,領導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關鍵的.
即使在"毛時代"革命思想高度統一的年代,管理中也未必久沒有感慨,產生感慨只是說明內心還不夠強大.
當前社會,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員工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釋放信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如何管理這個命題太大,與其研究如何管理"X零後"員工,不如在具體實例上多加分析.
有的員工,你點下他就能明白,有的則非抽不可,制度加人性管理,說的比較簡單,實際運作中,也並非易事,畢竟現在是講求公平公正的年代,你在對A施與人性的同時,B就會產生質疑,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不是嘛?!
[最佳答案] 個人認為,員工不分幾零后,都是你的員工。只是現在80、90后的員工由于沒有吃過苦,在家一向是自己是老大,突然到社會中,無法適應角色的轉變,所以依然保持著自我為中心、組織性差的特點。但是,這些80、90后,更希望得到尊重,更希望得到認可,更希望得到贊揚。所以,在管理這些80、90后的時候,應該制定合理、有人情的制度,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通過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并且你是在尊重他們。同時,你自己還要多修煉,因為80、90后只相信能力,不認可權威,所以不要對你的員工施加號令,而是做出表率,讓他們對你折服。 管理是最大的學問。員工滿意的滿意才會有顧客的滿意。以上僅為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望前輩、同仁、高手多多指教! 最后祝愿樓主的生意興隆! |
比較贊成。只是會付出的更多罷了,,,,
80后估計跟國內的90后差不多,更加喜歡創新和挑戰,更加強調要受到尊重,所以管理這些人的人就要去適應了。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等級觀念的問題,管理人員應該逐步放棄等級觀念,而更多關注合作和團隊作用,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要以為自己做了主管就可以隨便指使下屬。
當然,年輕人也要學會方法,越級匯報或者會帶來更高領導的賞識,但是如果你遇到的主管是一個深諳“厚黑”理論的人呢?那越級的結果未必是自己想要的吧。
工作就是工作,干嘛老是那么多等級,那么多問題?其實都是生活,都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而如果工作關乎自己夢想,這種人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答案,外人動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