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原本我們還有很多商業可以賣的,現在我們都舍不得賣,還是決定持有。”
12月17日,寶龍地產公布最新銷售數據顯示,11月單月錄得銷售收入6.39億元,銷售面積81925平方米。天津寶龍國際中心11月20日開盤銷售1.5億,應當是寶龍當月業績最大貢獻者。
截至11月末,寶龍本年度累計銷售52.2億元,同比增19.7%。換言之,截至目前寶龍的銷售業績才及全年百億目標的一半。寶龍集團董事長許健康日前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專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可達60億。
即便如此,寶龍的業績看上去依然差強人意。為了謀求業績上的突破,近期包括萬科、龍湖、中海、星河灣等房企在內都大打降價牌,然而,寶龍卻并無太多降價的打算。
據了解,寶龍目前在售項目的降價幅度普遍在10%左右,就算是開盤熱銷的天津寶龍國際中心,優惠幅度也不大。據了解,天津寶龍國際中心開盤前期及當天交2萬元定房可以享受5%優惠和總房款減15萬元優惠,一次性付款優惠5%。
從目前來看,寶龍似乎有著另外的考慮--逐漸增加持有的比例。日前消息指,寶龍希望日后自持部分的比例可達到60-70%以上。
“其實現在包括土地成本在內的各種成本都在提高,要賣也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價格,所以現在持有會更好。而且,市場對于商業項目的需求還在。”許健康稱。
許健康稱,如果寶龍愿意賣,業績可能會更好些。“原本我們還有很多商業可以賣的,現在我們都舍不得賣,還是決定持有。”
他透露,寶龍今年開業的部分購物中心體量就達到70、80萬平方米,隨便一個拿兩三萬個商鋪出來賣,每平米大約賣幾萬元,隨便就能回籠幾十億。
與此同時,許健康亦表示,面對復雜多變的房地產市場環境,寶龍的發展速度也將會有所減緩。
按照原定計劃,寶龍設想五年內建造100座城市綜合體。不過寶龍現在卻想放慢速度,“做得細一點,做得好一點,不用做得太多,做太多沒必要。”許健康稱。
以下為觀點地產新媒體對寶龍集團董事長許健康的專訪實錄:
觀點地產新媒體:近期大家對于寶龍的業績相當關注,您預期今年寶龍的業績能達到怎樣的水平?
許健康:預計今年的銷售額會在60億左右,這個業績算可以了。原本我們還有很多商業可以賣的,現在我們都舍不得賣,還是決定持有。
很多今年開業的購物中心,我們都決定只租賃不出售。因為拓展、開發這些項目也不容易,我們就決定干脆把購物中心都持有不賣了。
觀點地產新媒體:現在選擇把大量的物業轉為持有,是預計未來的市場還是會變好嗎?
許健康:這個肯定的。其實現在包括土地成本在內的各種成本都在提高,要賣也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價格,所以現在持有會更好。而且,市場對于商業項目的需求還在。
觀點地產新媒體:現在降價成風,不少房企都趕在年底前降價搶收。之前亦有一些報道指出,寶龍也開始做了一些降價的銷售,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許健康:其實我們降價的幅度很小,個別項目有些降價促銷活動,也都在10%左右,主要還是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從來沒有拋售過。此外,我們發展的項目都是位于二、三、四線城市,一直以來價格都比較穩定,本來的價格就不算高,所以也沒有必要降價。
觀點地產新媒體:正如您所言,寶龍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但日前有一些評論指出,明年三四線市場或將面臨深度衰退,其實現在也有不少人士也在質疑三四線城市商業地產市場的容量,然而您對于未來的預計卻相當樂觀,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呢?
許健康:我不覺得商業地產市場不好,現在的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寶龍旗下商業項目的招商都沒難度,每一個商場開業都是95%以上的招商率。
現在在整個業內,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內品牌,都想擁有一個門戶。以前只是去開百貨,現在大家都想有自己的門店。所以,今年招商會更好一點。
觀點地產新媒體:稍早前,原金地商業地產常務副總裁潘韜出任寶龍集團商業總經理一職,業內認為這是寶龍為了運營模式求變做出了人才配備,擴大商業地產的發展規模,您又是怎樣認為的?
許健康:是。商業最主要就是招商和經營,這個最關鍵。所以,我們也在做一些人才引進。以前更多是老員工,但是現在吸收了一些新鮮血液,讓這個團隊更有戰斗力。
觀點地產新媒體:未來會不會配合商業地產發展的需要,做一些大規模的人才引進?
許健康:不會大規模的引進,其實企業穩定了就不需要太大的變化,這樣也能達到發展、壯大的效果。而且人一引進多了就會反而令管理結構更辛苦,所以,人才引進的關鍵核心是可以帶來很多影響的一兩個,太多反倒不是很現實。
觀點地產新媒體:所以,您預計潘總來了之后會對寶龍的商業地產發展帶來不少的幫助?
許健康:是的。他是有知識、有經驗的商業地產專業人才,再加上我們的經驗,這樣能夠讓他盡量去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寶龍商業集團的整體團隊都是國內外著名商業集團的專業人才,整個團隊共同努力,對寶龍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寶龍未來三至五年在商業地產的發展規劃?
許健康:本來預計的發展計劃會更理想一點,但是現在因為國家對整個房地產投資的約束,企業的戰略肯定要跟國家政策相匹配。我們會保持穩定發展的趨勢,我還是看好中國經濟,但是在速度上、規模上,我們可能會更保守一點,穩健一點。其實,不一定要增長太多,就算今天不做,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了。
觀點地產新媒體:但是之前有一些券商指出,寶龍擴張的步伐有點過于激進,存在較大的執行風險。
許健康:其實那些外圍人士不是很清楚了解寶龍的情況。看一個企業有沒有拋售就知道缺錢的程度,最簡單,看房地產商賣房子就知道了,就算這次拋售了20%多,對它來講少賺了而已,而不是虧本,我認為房地產業有約束是件好事情。
其實很多大地產商都沒有問題的,真正有問題的是那些遲進入的、專業度不夠的企業,它們一個項目都不懂得做,導致項目價值低,沒有效益,壓力自然而然就會很大。
我們不是賣不出去,而是不舍得賣。我們今年開業的部分購物中心體量就達到70、80萬平方米,隨便一個拿兩三萬個商鋪出來賣,每平米大約賣幾萬元,隨便就能回籠幾十億。
因為現在要想做好一個項目還要兼顧各種各樣的利益,而且現在機會越來越少,城市拆遷也變得越來越難,政府要去拆,但是房價跌了他也拆不下來。成本跟以前沒辦法比,好的地依然是一塊都難取。所以,這三個月能夠守住物業就算不錯了。
觀點地產新媒體:據了解,寶龍其實現在也在不斷地增加自持項目的比例,預計未來自持部分將達到70%以上,這對于寶龍的資金要求也就會更高,在資金安排上又是怎么考慮的?
許健康:短時間來看,資金鏈確實會有點緊張,但是如果放慢速度,不一定做這么多。做得細一點,做得好一點,不用做得太多,做太多沒必要。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認為,隨著住宅市場壓力越來越大,會不會有更多的投資性需求流入商業地產,商業地產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許健康:不會,現在不會,大家都會冷靜下來,認真想想自己在干什么。當前宏觀調控下,風險較大,冷靜下來就不會去追求那么多,人就要被潑潑水,大家清醒過來,個個想做第一個,個個想做好,其實沒必要。
在西方國家,一些習慣是按部就班的,把企業做細做好,我們不要和其他人攀比,穩健發展還是企業的根本。
觀點地產新媒體:依您的看法,現在的地產開發商是處于冷靜的狀態,還是比較躁動、活躍的狀態?
許健康:我覺得,不管做住宅還是做其它,大家都會冷靜地把速度放慢一點看看,然后好好去思考,把自己內部的工作做好、做實。我認為大家應該要把自己的產品和企業做得更好一點,就好像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樣,不要一直在沖刺,一直在奔跑,結果容易倒下去起不來了。
其實現在的市場就很好,宏觀調控我是認可的,讓企業冷靜下來然后各自再有序地夯實內部,煉好內功。那些想要去轉型的企業,80%、90%未來的發展道路都會有極大風險的。
觀點地產新媒體:在您的眼中,到底現在商業地產是否存在大家所言的泡沫及風險?
許健康:如果太多人去追逐就會有泡沫。其實什么東西都要恰到好處,如果懂也做,不懂也去做,到最后就會變得數量過剩,這種情況是很現實的。
我覺得現在國家治理得很好,很有超前的意識,把這種現象抑制下來,讓大家冷靜,未來可以更良性地發展。
(來源:觀點地產網 記者:梁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