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中,沒有什么討論比績效評估更能讓老板如此恐懼和擔憂,讓員工如此憤怒和不滿的了。
上周,我和某全球性金融機構的一位資深員工一起喝了幾杯。幾周前,他剛剛做了自己的年終績效評估。談到績效評估的經歷時,他極其憤慨。“我受夠了那些家伙了。****他們對我過去三年所做的工作一點都不在乎。我現(xiàn)在做的工作,是2008年以前四個人的工作量,他們不感激也就算了,還想讓我做更多。我打算辭職不干了。”
“等等,”我說道,“在如今這種世道下?因為這種事辭職?”
“那當然。下個月我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為什么幾乎所有的績效評估都會引發(fā)不滿?以下十種方法,保證你的績效報告成為傷人傷己的重磅炸彈:
1. 太含糊。有些老板,在人力資源部門三番五次地催促騷擾后,才開始進行績效評估,就只用10分鐘,且通常是在每年的最后一周?冃гu估會議通常全憑管理者的心血來潮:“嘿,薩莉,你能到我辦公室來一趟嗎?”他們的績效評估盡可能地簡短,對于員工對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也不提出具體反饋。通常老板會在談話中說“做得不錯”和“注意保持”。但是,這怎么能算是反饋,員工又怎么依此在第二年提高自己的工作績效呢?管理者應該具體指出,員工的表現(xiàn)中,你滿意和不喜歡的地方。
2. 一切都很完美 直到出問題了,你被解雇。這個原因常常緊隨第一種情況。多年來,我聽到過很多投訴和埋怨,一些被解雇的員工從來沒想到自己會被炒魷魚,由于他們看上去無法再完成工作,公司就把他們丟在一邊,這令人苦澀不已。他們每年的績效評估都很好,但突然有一天,老板就把他們叫進辦公室,讓他們走人。如果是因為公司突然面臨危機,而這危機并非員工自己的問題,那么被解雇也通常不會令人心生怨恨,不過通常并非這種情況。真正讓人惱火的是,老板顯然是對員工的某些表現(xiàn)不滿意,但是卻又從來都不說,直到員工被解雇之時!敖o點小意見就很好,這樣我就可以努力在這方面進行改進提高,”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如此表示,他(她)就有過這種經歷。
3. 近因效應。這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也就是說,當我們分析過去一整年的工作表現(xiàn)時,會過于關注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因此,如果你最近犯了什么錯誤,即便你這一年其他時候都做得很好,這些錯誤還是會成為你績效評估的主題,你也就成為了近因效應的受害者。一些老板就好像沒有記憶一樣,他們只是根據(jù)最近發(fā)生的事情以及他人的意見,來形成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此外,當今世界,電子郵件和微博更新源源不斷,這使得我們更容易受到近因效應的影響。
4. 沒有準備工作。有些老板喜歡在匆忙中進行年終績效評估會議。我認識一個老板,他會和公司的銷售人員驅車出游,坐在副駕駛位上向銷售人員表達反饋。這種方式最壞的一點是,它通常意味著,老板絲毫沒有思考員工去年的工作如何,以及他們需要怎樣的提高和改進。更糟的是,有的老板直接把去年的績效評估表復制粘貼,今年繼續(xù)使用,就算有所改動,也是極其微小。這種做法給員工的感覺就是:“我很重要,我很忙。我沒有時間跟你說我對你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5. “手下人都知道我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我和這類懶老板都不知道聊過多少回了,他們總會說:“哦,我手下的人都知道,我這是開放政策,無論什么事情,他們都可以隨時來跟我談!蔽腋艺f,80%的情況下,如果我問這些員工并且他們誠實地回答,他們會說,自己通常不會去找老板,因為他(她)總是在通話或者看起來很忙。而且,他們通常從不接受老板“大門敞開”的邀請。不去計劃員工績效評估的老板,通常也無法規(guī)劃好自己的工作。如果管理團隊連最簡單的會議都計劃不了,那么他們往往也會在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其它問題。
6. 不表揚,不鼓勵。鼓勵和表揚員工似乎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面對工作出色的員工,許多老板都不會去表揚他們,F(xiàn)如今,人人都很忙,大多數(shù)人都在超負荷工作,卻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識。不過,我一直都很驚訝,只要一個人偶爾因自己的辛勤工作而獲得一些贊許,那么即使是最惡劣的老板和最差的工作環(huán)境,他(她)也能忍受下去。也許這只是慣性,抑或是害怕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再去找工作,但是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想要留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也許是因為孩子就在附近上幼兒園。也許是因為上下班很方便。無論什么原因,人們都能忍受很多苦痛。他們只是需要偶爾得到一些鼓勵和獎賞。當他們工作完成得不錯時,說聲謝謝。這是管理者支付的最便宜的獎勵。
7. 一人做了三人的活,卻得不到認可。除了表示感謝,也應記住,自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就業(yè)市場發(fā)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大多數(shù)行業(yè)都進行了大幅裁員。因此,留下來的員工需要去承擔自己前同事的職責,F(xiàn)在,已是多數(shù)大規(guī)模裁員后的第三年了。一方面,留下來的員工很高興自己保住了飯碗,但其中大多數(shù)人開始心力交瘁。在上一條原因中我提到過,一點點謝意就大有幫助。但多數(shù)時候,老板們什么都不說。老員工走了,新人接下他們的工作,生活還在繼續(xù)。只不過,怨恨與不滿,在許多員工的內心深處翻滾著。
8. 對于員工的表現(xiàn),不據(jù)實以告。我們都知道,有些老板是老好人,很難給員工負面反饋。我們也知道,有些老板從來不說好話,只抱怨。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就以責罵自己的員工而聞名。依我所見,大多數(shù)人能夠接受真實反饋,而無法忍受不正確的看法。無法接受真實意見的人,幾年前就應該得到真實反饋,但可能當時他們的老板都很懶。如果負面反饋是真實的,那么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接受它 即使是像喬布斯那樣,給出許多或經常給出負面反饋。員工能接受負面意見,是因為這些反饋都是為了公司著想。但是,如果老板的負面評價并非基于員工的績效,那么就會令員工十分沮喪。
9. 沒有后續(xù)跟進。績效評估會議中最官僚作風的事情之一就是填表格,你要盡職盡責地把它填好,交給人力資源部門。為來年設定目標,是績效評估的一部分。最差勁的老板在完成績效評估后,就忘了這些目標。他們不進行季度考核 考量員工是否在正軌上前進。他們也不做中段反饋 評估與目標相關的工作進行得如何,并提出意見和建議,讓員工重上軌道。一年后,這些老板又將舊表格拿出來討論,并設定新的目標。目標設立后的一年中,員工和管理者都必須將其牢記于心,才能有所成效。
10. 不討論員工的職業(yè)抱負。大多數(shù)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路徑不會想太多 員工也好,老板也好,都是如此。但是,在績效評估會議或單獨的年度專門會議中,你需要讓他們去思考這些問題,“你想要做什么?”或者“你想往哪個方向發(fā)展?”這些問題能迫使員工去審視自己。許多時候,如果有人迫使他們去思考自己想往哪方面發(fā)展,那么一些心懷不滿的員工就會明白,現(xiàn)在的工作并不適合自己。其他人則會通過這種探討,從老板那里獲取建議,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從而更加投入工作,更有動力。
績效評估也許永遠都不會成為一件樂事,但是如果管理者能夠正確進行績效評估,那么就能夠利用它,有效并有力地在團隊成員之間建立更高的忠誠度。
企業(yè)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推行不下去,企業(y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了一堆的無用功,員工害怕,經理反感。這種現(xiàn)狀與我國目前的企業(yè)管理現(xiàn)狀有關,如企業(yè)基礎管理不完善,觀念沒有轉變,員工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但主要的是企業(yè)高層管理者在認識上存在誤區(qū),導致了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方向性錯誤。
愈是無能的領導者,愈是依賴于將推動組織的責任轉嫁給下屬的所謂科學管理——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內部競爭。一旦效果不佳,責任將有“下屬的素質不高、不能真正貫徹科學管理”的說辭來掩蓋,大師的光環(huán)將堵住反對者的嘴巴。
打開《杜拉克管理思想全書》目標管理一節(jié),杜拉克分明說:“所謂目標管理,就是管理‘目標’”,“一是‘目標’,二是‘管理’”。是要找到“真實具體的目標”,并且指出“但在公共機關中,往往根本沒有具體目標”。而“管理”則是促進組織結構的改革和資源配置。不改善原因,如何有結果?不整體管理,哪能達成目標?何時有了成果竟然可以導向的“偉大理論”了呢?總之,無法理解時下引進的一套套“目標管理”等“權威理論”如何戴得上“最具權威的大師”的光環(huán)而用于愚弄一大批人的?
至于世界級的管理大師戴明則指名道姓地說:“在執(zhí)行目標管理時,公司的目標會劃分為各個組成部分或部門的目標。我們通常會假設,如果各部門都達成目標,則整個公司的目標也就自然達成。然而這種假設一般并不能成立,因為部門之間通常是互相依賴的!薄翱上,部門的成果是不能簡單相加的。”“杜拉克對于這一點解釋得很清楚,并且了解深入,很可惜許多人都沒有讀過他在《管理的任務、責任與實務》中所提出的警告”。戴明還大聲疾呼“遠離配額(指目標)”,“廢除考績制度”,“廢除獎金制度,并且不再依據(jù)績效給付報酬”,指明“所謂考績制度,引發(fā)了職工之間的沖突,把他們的注意焦點轉移到爭取職位、考績,而不是工作本身?伎冎贫绕茐牧撕献鳌E判蛑皇囚[劇一場!薄皩T工排列等級,其實是顯示管理者失職”。(《戴明管理全書》第二章、擺脫現(xiàn)代管理的束縛)。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眴,收割莊稼,農事也。治人事天,最好象農事那樣,順應天時地利,順應莊稼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而作,決不可拔苗助長,有違自然規(guī)律而胡為。管理也一樣,必須順應規(guī)律來進行管理,也不可有違人性、物性的規(guī)律拔苗助長,強制推行。
![]() ![]() 年底到了,不少人都期待著年終晚會,而年會獎品是其中最給力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尤其是那些發(fā)另類獎品的年會,囧到你淚流滿面!近日,就有一條有關年會獎品的微博在網上被瘋狂轉載、評論——上海一家公司的年會獎品竟然是“遲到券”。 遲到券,網友覺得實用 “恭喜你,憑此券可遲到壹(貳)次”,上面還蓋著一個紅色的公章,這張“遲到券”被眾多網友評價為2012年度“最具爭議年終獎”。 “我們去年就有個這個獎品,只是沒有流傳開來。”9日,記者聯(lián)系到發(fā)明“遲到券”的上海天極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談國樑,他告訴記者,這個點子只不過源于自己的一個玩笑,沒想到工會的同事聽到后付諸行動了。 “誰平時都有可能有點事,今年一年下來,去年發(fā)的這個券都被用光了!闭剣鴺欧Q,今年年會上,除了常規(guī)的一些數(shù)碼電子產品和購物卡,工會再次印制了“遲到券”作為抽獎的獎品。因為數(shù)量不少,幾乎每一位員工都抽到了。 有網友認為,這張券既體現(xiàn)了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實用價值也很高,“冬天的時候,就算遲到也不用怕了,等人力資源的人過來質問的時候,就可以把券拿出來了,想想也爽。” 當然,在看熱鬧之余,大家的話題很快轉到了自己的年會抽獎獎品上來。 口頭表揚,那就算了吧 事實上,早就有網友排出了一份“最有吸引力的獎品和最沒價值的獎品”榜單。 在最有吸引力榜單上,排名第一的是“現(xiàn)金”。員工們甚至表示:“年會干脆不要開了,折現(xiàn)吧!” 還有一些人最希望得到的獎品則是一張機票。一位網友告訴記者,“年底到了,能出去游玩一圈也好,公司愿意為此買單,那真是足夠體貼。”在榜單上,排名第三的位置,則被“帶薪休假”占據(jù),“平時加班多,年底了,就想多兩天假期。” 另一份針鋒相對的“最沒價值新年禮物”榜單里,榜首則被“口頭表揚”占據(jù)。排名第二的是小家電,排名第三的是各種醫(yī)療機構的保健卡和體檢卡。 新聞鏈接 另類的年會獎品 肥皂 網友“月之魂”:哎!我的獎品便宜得太丟人了!年會人家抽的都是手機啦、MP5啦,我竟然抽到了一塊舒膚佳香皂,最郁悶的還是清爽型的,只能夏天用!我的天!直接無語了都…… A貨愛馬仕 網友李小姐:前幾天參加一家金融機構的年會,拿到的獎品是一條愛馬仕絲巾,我心想市場售價怎么也得4000多元,真是份價值不菲的厚禮?蓻]幾天,同去參加年會的朋友告訴我,她拿著絲巾去愛馬仕專柜驗了一下貨,發(fā)現(xiàn)這絲巾居然是假的,只是高仿的A貨愛馬仕,最多值200元。 跟老板共進晚餐 網友“anyway”:獎品一個個被抽出,最后的大獎終于揭曉,我被抽中了,然后主持人宣布:獎品是和公司大老板共進一次晚餐!拔腋杏X當時空氣一下就凝固了,隨后大家才反應過來鼓掌,而我是徹底傻掉了!保▉碓矗喝嗣窬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