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談滯漲可能會被大批特批。但是,作為一個資深的百貨零售人,你真的沒發現到了滯漲時代嗎?
先看看你的工資條吧。前十年的績效工資是多少?兩個季度以來,你的績效工資又是多少?心痛了嗎?這又是為什么呢?滯漲!!!!
再看看宏觀經濟形勢吧。4月份cpi漲幅3.4%,也許經過一年多的物價高漲之后,3.4%的漲幅會讓你沾沾自喜,但聯系到上面工資的縮水呢?你的生活水平已經降到幾年前的水平了呢?不要忘了,去年國家就已經悄然降低了經濟增長率,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慢的人口增長率,7%的經濟增長率,能滿足國家的平穩發展嗎?
既然已經到了滯漲時代,作為要發展的百貨零售企業,還能像以前一樣一味的追求高速度發展、高水準定位、高負債經營、高頻率品牌置換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在到了沉下來,消除泡沫的時候了。
以我看來,現在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定位。原來的“拔高”思維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回歸“滯漲時代”應有的“發展低端、穩定中端、限制高端”模式。通過吸引中低產階級人群,穩定高端客戶,滿足其生活必須品消費,穩定收入水平,以穩定求發展,韜光養晦。
第二、穩定戰略品牌,相濡以沫求發展。近期的“高庫存”風波使大多數服裝品牌很受傷,作為求發展的百貨企業,現在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機,百貨零售業可以通過降低扣率、減少雜費、支援特賣場等方式,努力降低服裝企業“高庫存”壓力,增強其資金流動性。共度難關后,必然會建立親兄弟般的戰略協作,成果會在后期的發展中體現。
第三、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式,就是流程再造,精簡人員,加強管理。這屬于“節流”的方法,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養著大批的“儲備人才”,這既是國家的要求,也是企業為后期發展所必須做的準備,但非常時期必然要用非常的方法。
滯漲的中后期,必然會面臨著行業的大洗牌,企業的兼并重組會輪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