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興文
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剪子包袱錘決定一些事情,這種猜拳游戲就用三個簡單的手勢來玩,最為有意思的是拳頭很強勢一定很厲害,同時拳頭對拳頭時,結果是平,要是生活中運用就會傷到雙方,如何贏拳頭呢?就是包袱,生活中這種方法就很好,無論對方出什么強勢的招數,我都可以運用這個方法。老話稱之為以不變應萬變,意思是用既定的原則,應付千變萬化的事態發展。包袱真的可以戰無不勝嗎?那剪子也不是吃素的,錘子也不是軟的。就像生物鏈一樣,所以李興文說:“以不變應萬變也要與時俱進了,現在是以變應萬變的時代。”
古代戰場上,雙方懸殊很大,弱的一方認為硬碰硬對自己不利,但是地理位置占優勢,就認為不管對方使如何出怪招奇術,總是只守不攻,這樣就可以萬事大吉,其實不然,以不變應萬變過時了。現在李興文提出以變應萬變策略,這個變如何變呢,剪子只有兩個,包袱是有五個,可是剪子的確可以贏包袱這是事實,以少勝多,錘子又可以贏剪子,因為團結就是力量,剪子包袱錘互相牽制對方。李興文最喜歡學習,同時更喜歡悟,悟出后就是道,這個道另一層意思是祥團之道。祥團之道中認為剪子包袱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變,變字里面寓意一個亂字,亂既是變,變既是亂。看這個亂字就知道口中的舌頭變彎,也就是亂。這個亂在春秋戰國時期如何運用,用合縱策略就是拳頭,聯合六國抗衡秦國;秦國如何才能戰勝六國?想想包袱可以贏錘頭,這里包袱就是連橫策略,連橫策略讓各國互相不信任,互相爭斗。各國實力減弱后,秦國便將其逐一擊破。最后統一神州大地。
合縱可以贏連橫,連橫也可以贏合縱。武林大賽中有一位高手和對手比賽時輸了,最后說了一句話,你怎么不按照套路對打,對手說我沒學過什么套路,只會亂打。那么創業者在經營中,遇到強大的對手也不是不能戰勝,強大的對手有時會降商品價格來對付商戰,這時自己不一定用降價,用降價就像是拳頭對拳頭,都無利而且都會受傷;用以不變應萬變策略,也就是價格不變,這樣就是包袱應對拳頭,看似自己利潤沒有吃虧,好像贏了,同樣的商品顧客一般會選擇經濟實惠的。所以李興文說:“應該運用以變應萬變的策略,根據對手的強大或弱小變化來變化,《道同道》有一句是文曰:女亂,男亂,女亂,男不亂;女不亂,男也亂,女不亂,男不亂,他亂于不亂既是不亂于亂。可以在商品中贈送禮品,也可以暫時不賣了,更可以先銷售一些別的商品等等,只有變換莫測,變得對方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