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靠什么,守江山靠什么,這在中國五千年的政治哲學里似乎已有定論,然而暮然回首,卻發現這仍是個很多中國酒店與餐飲企業沒搞明白的問題。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但我們在科技上的成就不及古希臘,在宗教方面的創造力不如古印度,中國真正能引以為豪的是政治哲學,中國古人把憑什么得江山、靠什么守江山的問題,總結得那是“相當”深刻。
想當初,漢高祖曾經總結自己得江山的經驗說,他雖然治國不如蕭何、出謀策劃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但由于他能夠有效使用這三個“人杰”,所以能得天下。唐太宗則對自己守江山的訣竅作了生動說明,他說,國以人為本,庶人者水也,君者舟也,水能載舟,水能覆舟。從這兩位
但人才這個東西很奇怪,沒有的時候千呼萬喚出不來,以至于清朝中期的龔自珍曾經發感慨說,時下不僅沒有良相和良醫,連合格的小偷也沒有。而人才涌現的時候往往又扎堆誕生,比如建立漢室的
至于民眾之心,則更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按理說,新野縣百姓能冒著被曹軍“包餃子”的危險追隨劉備渡江,蜀漢政權無疑要比曹魏政權更得人心,但歷史的結局卻是蜀漢為曹魏所滅。客觀地說,魏能滅蜀靠的不是比后者更得人心,而是靠比后者人多,人多自然兵多。唐太宗的那句“國以人為本”常被后世儒家解釋為要注重老百姓的人心向背,但沒準人家李世民的本意卻是“有足夠多的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
國人造字更有其內涵和意境,企業的“企”字,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止”字,意思為企業無人則停止生命。所以,后人在法律上將企業稱為“法人”,老板為法人代表。可惜至今很多國內的企業老板沒鬧懂“打江山靠什么,守江山又靠什么?!”
筆者微博:楊益華amen,微博經常上傳本人一些賓館與餐飲企業管理見解,歡迎加粉關注,并為業內人士提供咨詢(Q3862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