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福布斯公布“全球十大虛擬人物財富榜”,名列第一的是史高治·麥克老鴨,擁有654億美元。(出處作品《史高治舅舅》)中國動漫發展多年,始終沒有像米老鼠、機器貓那樣讓全球耳熟能詳的品牌。(不要和我說什么吸氧羊和大頭怪嬰)
究其原因,其主要因素中國動漫的差距在于“營銷模式”。
面對國產動漫原創不給力的局面,很多業內人士以及媒體都不淡定了(如今我已無力吐槽),甚至炮轟國產動漫低幼化、國內動漫人不會講故事等等問題。(在美國,《喜洋洋與灰太狼》是禁播的,他們認為這種質量的動漫作品只會拉低孩子們的智商)而陳維東卻持不同觀點,“中國不缺優秀的創作人才和故事。(比如國內知名漫畫家:夏達)只是不會營銷,不會宣傳,不會包裝。” 而對于“動漫低幼化”之說,陳維東則覺得,這個問題很深刻,是由于中國播出平臺長期制約而逐漸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電影屆其實也是如此)
國外動漫歷史悠久,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比中國強很多那是正常的。他們已經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固有的營銷模式,他們的營銷思維是“倒過來的”,想達到什么樣的市場回報率必須是什么樣的故事,什么樣的故事做什么樣的預熱宣傳。(在日本你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動漫商業區)
中國動漫處于發展關鍵期
今年的暑期檔動漫動畫混戰,國外動漫電影《馴龍高手2》票房破4億高居榜首,美國《神偷奶爸2》和《冰雪奇緣》票房均在3億左右,而8部國產動漫電影數量雖不少,票房卻依舊沒有實現突破。表現最好的《賽爾號4》和《秦時明月》票房在6000千萬左右,依舊“蝸居”在千萬元量級之內。
“在創意文化產業被作為未來國家主要經濟支柱的形勢下,中國當代動畫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政府對動漫文化產業空前重視并抱有巨大的期望;另一方面,在歐、美、日強勢動漫文化大舉入侵的壓迫之下,中國動漫面臨空前的壓力。”青青樹動漫公司也宣布《魁拔4》暫停制作。
中國電影市場只有低幼類型級別的國產動漫嗎?
在今日被國內眾多電影人士津津樂道艷羨不已的日本、美國市場,最盛行的恰恰是“低齡化”作品,《彩虹小馬》的改編和衍生作品已經從屏幕上繁衍到美國的日常文化圈中,《海螺姑娘》、《櫻桃小丸子》兩部動畫長期霸占收視前兩位,日本動畫史上最高收視率前三位分別是《鐵臂阿童木》(40.3%)、《櫻桃小丸子》(39.9%)和《海螺姑娘》(39.4%)。P.S.只有中國沒有動漫等級劃分。
“低齡化”的作品未必能促進動漫市場產業的發展,但一個成熟的動漫市場必然允許“低齡化”作品的出現乃至繁榮。因為市場本身就是一個經過自主選擇、不斷優勝劣汰的過程,它不需要當事人插話,不需要主事人插手,只要有足夠多的產品出現,受眾和產品本身的水準總會逐漸演進——讓市場自我生長和繁衍,讓市場做主,這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這才是我們的動漫產業成長并與日美對手在未來進行競爭搏殺的戰場。(恐怕在國內如果政府不進行整頓,國產動漫基本無望)
未來企業應與高校形成互補關系
中國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的《戲曲百折》是建設中國本土動漫語言及其形象的一次“集體戰役”,通過多年的積累創作,目前已積累一批優秀作品。例如,《風雪山神廟》、《孔雀東南飛》、《哭長城》、《白蛇傳》等等,按照動畫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實驗動畫作品雖然近期在經濟上難以見到成效,但是作為在動畫表現前沿領域的探索者,其學術價值和經濟潛力不可低估,特別是在中國動漫產業從加工到自主創作的轉型時期,實驗動漫作品是實現自主創作的最重要的基礎。
其實不只是動漫產業,在文化產業泛娛樂化趨勢下,全產業鏈的思維體現得更加明顯。而值得動漫及其他文化娛樂行業高興的是,國內游戲、動漫領域內已有樣本可借鑒。對于動漫市場來說,成功的根本還是取決于動漫產品的質量。(值得推薦的是《入學考試》)而另一項統計中,我國動漫產業從事人才不足日本、韓國的一半,相當于歐美的3/4,但受眾基數卻是遠遠高于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總和。提高中國本土動漫產業實力,提升中國原創動漫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是中國動漫發展的重點。其實,我國的動漫產業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4/11/2 14: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