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作為店長,我們必須“以店為家”。“家人”的概念也從血緣決定的人倫關系,外延至顧客、店員、同事等地緣關系所決定的人脈關系。既然如此,作為“一家(店)之長”的店長,首先要學會與顧客、店員的相處之道;其次,便要率先實踐;再次將之教練給店員。
事實上,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多,選址的精細化,社區店無論數量總量還是產出總量,都大有超過商圈店的趨勢。深入社區,貼近顧客,提供便利購物的社區化CVS(便利店),也正在成為千家萬戶中的“一家”。
扎根社區,營造家庭氛圍,也開始成為連鎖零售企業改善經營質量,提高單店產出等門店活性化的重點課題。那么,店長如何打造“家庭氛圍”的門店呢?筆者認為社區門店零售服務有以下四個方面,或稱四項基本原則,需要尤為注意。
1.服務對象的家人化:日本有一家電器店,至今仍保有家電外賣的傳統。對,她就是被稱為日本電器店“毛利王”的山口家電。毛利率(38%)高出行業平均13%;人均利潤額達到行業平均的500倍;1年內顧客重復購買率達44.2%,5年內達21.4%--山口家電的成功秘訣便在于“把顧客當家人”。筆者前往該店拜訪時,便親眼見證了顧客戲稱店長熊澤茂為:“比兒子還親,還孝順的人”。
而在老齡化日趨嚴重,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日本,家人關系比主顧關系更重要。同理,在家人越來越分散,鄉村留守人群、城市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的我國,“把顧客當家人,讓顧客把店員當家人”的山口模式,無疑值得借鑒。
2.
首先,我想請問作為店長的您,春節期間,見到顧客的問候語是不是“新年好”?其次,我想請您檢省,您的店員有沒有也做到了這一點?再次,請您檢省,平常的時候,“吃了嗎?”,“您老又年輕了”,“小家伙長高了不少啊”等等家常話,是不是在您和您的店員的語言體系之中,是不是成為你們下意識的口頭禪。還是你們仍然認為家常話難等大“店”之堂,不屑用之,依舊“滿嘴跑術語,一臉冷冰冰”?
3.
以電器店為例,基于方便顧客的角度,行使將燈具、鎖具、線材、電工電料、五金小商品等與電有關的商品,引進到門店的采購建議權。把門店打造成滿足顧客家庭完全電氣化產品需求的電氣屋。
4.
仍以電器店為例,非但要滿足社區居民完全電氣化產品需求,還要具備提供居民高效、安全、低耗等用電需求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服務能力。從安裝空調,維修電視等工務服務,到換燈泡,換配管等家務服務的延伸,將大大提高店員到居民家“串門”頻率的同時,也將大大提高顧客來店的頻率,從而大大提升顧客的忠誠度和門店業績的穩定性。
好店長,好鄰居。唯有把顧客當家人,才是社區門店永續經營的生存之道。而對于那些繁華商圈的旗艦大店,雖然無法像社區店那樣提供家庭化的服務,但是,在精神上把顧客當家人看待,行為上把顧客把當上帝尊重,則是提升本店與他店競爭力的不二法門。不知店長們以為然否?
(本文系應聯商網《店長》雜志約稿撰寫,紙面媒體如需轉載須征得本著作權人同意及該雜志授權。作者:端木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