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門店的管理者,如果您是男性,請務必像體諒妻子一樣體諒你的女性下屬;如果您是女性,請務必基于自身立場設身處地的為女性下屬們著想。但是,作為男性管理者,您有沒有思考過女性周期的問題?如果沒有,您已經失職?如果有,請問您有沒有為您屬下的女性員工編制生理周期卡?
據世界銀行統計,到2014年全球女性的收入總額將達到18萬億美元,而全球女性支配的年消費開支則將高達28萬億美元。
男人掙錢,女兒花錢。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甚至用“女性經濟”來描繪全球女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經濟家甚至將拗口的經濟學術語--低價產品偏愛趨勢,描繪成香艷有趣的“口紅效應”,作為衡量經濟大蕭條時代的風向標識。臺灣的營銷專家則疾呼:“行(營)銷她時代已經來臨。不懂女人,遠離行銷!”
有人說,女人只愛便宜貨,對價格極其敏感,個個砍價高手。豈不知,消費心理學研究表明,女性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對商品或服務產生興趣,便會被強烈的購買欲望沖昏頭腦,毫不猶豫掏空錢包,此所謂女性鐘好暈輪效應也。尤其是80、90后女性,一有消費認知能力,二有消費購買能力,三有消費消化能力,幾乎人人郭美美,個個炫富女,成為引領消費時尚的主力軍。而同齡男性則甚難望其后背。
在我國,擴大內需,刺激消女性的顧客,帶費的經濟危機應對策的制定者,顯然不懂女人。如果說家電還與女性消費沾點邊的話,汽車則與女性消費之間存在著超過一巴掌的鴻溝距離。所以,原本可以釋放更多消費潛力的內需擴大策,并不討女性朋友們歡喜。如果服飾、化妝品等女性化商品也開展消費補貼的話,我想內需擴大策經濟拉動效果至少增加一倍。
但是,我們的連鎖零售企業,我們的連鎖門店店長,懂得女性消費需求,女性消費心理及行為的又有多少呢?
無論是電器店,還是百貨店,再或者是超市店,我們所能夠看到的店員95%以上是女性。但是,女性店長則不超過60%,而能夠進入連鎖零售企業的高管陣營的女性,則更加鳳毛麟角。或者說,連鎖零售業仍然是:一不懂女性顧客,不懂女性職員的
男人們主導的行業。
如果留意觀察的話,隨便走進一家門店,你即可判斷出這家店的店長是女人堆里的女店長,還是女兒國里的男店長。但凡基于女性視角的賣場,無一例外,給人留下色彩多樣,清潔齊整的良好印象;同時,也幾乎無一例外的你也會發現這家店的店長是女性店長,而不是一位長相粗獷的男性店長。
如果您再仔細觀察,幾乎所有的百貨店、電器店、超市店賣場內的顧客,清一色的都是女性顧客。男人們越來越喜歡打商戰,女人們越來越喜歡逛商場,幾乎成為自然界的不二定律。因此,首先,我主張全世界的賣場都為女性而存在;其次,我主張全世界的賣場店長都是女性;再次,我主張全世界的女店長都有機會也有可能進入公司的核心階層。
誠然,我的主張很極端。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做男人難,做女人更難,而做一個事業成功的女人則難上加難。所以,心情高興、薪水大漲時,帶上閨蜜牽著老公,四處逛街瘋狂,購物犒勞自己;借此排遣心中的壓抑情緒,紓解情緒壓力是女性作為賣場顧客的天性。
然而,我們的女性店員們、店長們則只能在別的女人狂歡時,羨慕地看著,熱情的服務著,天真的幻想著:我也會有那么一天。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連鎖賣場的店長也好,店員也罷,不可能有陪著孩子周末,陪著家人休假的機會。輪休的時候,小孩上學,家人上班,她們又成了打掃家庭衛生,做一天家庭主婦的“顧”家寡人。從這個角度而言,女店長,女店員不是好媽媽,也不是好妻子,還不是好女兒。
在我看來,同理心是做好門店商品銷售、顧客服務以及店員管理的第一步。所謂同理心,便是將人心比自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強于人。所以,作為門店的管理者,如果您是男性,請務必像體諒妻子一樣體諒你的女性下屬;如果您是女性,請務必基于自身立場設身處地的為女性下屬們著想。
我們男人,真是簡單的動物,而女性則不然。她們心細如發,多愁善感,所以說在對應女性顧客方面,較男性更勝一籌;而在細節服務方面,則更加令男性汗顏。但是,作為男性管理者,您有沒有思考過女性周期的問題?如果沒有,您已經失職?如果有,請問您有沒有為您屬下的女性員工編制生理周期卡?在她們生理周期期間,尤其是黃體前期的第3周,由于黃體素持續增加、雌激素產生波動,造成血流量增加、體溫上升,精神狀態不穩定,出現緊張焦慮情緒狀況期間,盡量包容理解,不要指責訓斥。
女性顧客是門店最寶貴的財富,女性店員則是最寶貴的財產。如果您能夠做到像關愛母親一樣關愛你手下的女性店員,那么你將成為不次于女性店長的好店長,你也將獲得女性顧客的“追捧”。反之,您必將陷入“不管不行,管了沒用”的管理困境,也將陷入顧客無情離你而去的經營怪圈。
得平司:日本家電量販業店鋪運營輔導大師,從業三十三年,享有日本家電量販業店長總教頭美譽,CCCA首席外籍顧問。
崛田泰希:堀田經營咨詢事務所所長,日本流通業唯一一位獲得日本工商會議所一級販賣士資格專家,曾任日本某家電連鎖巨頭店鋪運營副部長,CCCA特邀外籍顧問。
端木清言:全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秘書長、家電流通業觀察員,長期從事家電流通市場研究及海外情報編譯等工作。
(作者:端木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