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二:只有“理”,沒有“管”
典型表現:制度面前,人人不等
保險公司很多領導都不是科班出身,往往都不夠專業和敬業,并缺乏管理能力,無法駕馭個別能力強的下屬,于是造成了團隊之間明爭暗斗,相互不欣賞;制度是制定了,但能力強的帶頭違反,領導不敢處罰,于是造成制度形同虛設,人人都是領導,人人說話都不算。沒有人來監督執行,內部管理非常混亂。
案例分析:某保險公司領導因為考勤的問題很是頭疼。因為領導很難做到天天堅持出勤,為了“拉攏”團隊大主管,前兩年的考勤制度是大主管不用打卡,其他屬員要打卡。但兩年下來,公司的考勤一塌糊涂,大主管因為不用打卡,經常遲到和早退,有時甚至星期一早上也不按時來。時間一長,屬員們覺得不公平了,因為公司按出勤情況制定了獎懲措施,認卡不認人,比如頭天晚上有人為了工作或業務雖然加班到很晚,但如果第二天不按時打卡還是要按遲到算的。于是屬員之間相互代打卡情況越來越多,有的經常遲到早退,或者半天都不來,也不請假,就找人代打卡了事。公司覺得這樣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于是又制定了所有主管都要打卡的制度,而且公司還煞有介事地將寫有領導名字的考勤卡每月插在打卡機旁邊。但實行了沒兩個月,員工們發現領導們的卡只是做個樣子,照樣遲到早退,考勤卡上空空如也,沒打過幾次,具體對領導如何獎懲沒人監督,結果也就不得而知了。于是,員工之間代打開的情況又漸漸出現,且員工對公司的管理制度越來越不滿,領導們在員工心目中逐漸失去威信,辭職現象頻繁發生。
兼得之道:領導首先要敬業,呈現在員工面前的是一位敬業的老板;注重團隊大主管的教育培訓,提升素質;領導們要與下屬多溝通,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不能當“好好先生”;要提高制度執行的透明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相信“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中國保險精英圓桌大會資深顧問 講師 孫樹宏)
(來源: 中國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