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的好壞,很多時候都取決于領導者的素質。什么樣的領導,才是好的領導者?作為好的領導者,要必備哪些基本素質?
一、領導者要具有大局觀念,戰略眼光,要有廣闊的胸懷
我們正處在不確定的時代,未來是什么樣子,沒有人知道答案。中國正經歷世界上最復雜的組織變革和國家轉型,在此中間展現出來的種種復雜特征無法用世界上任何一個理論可以完全解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過程中找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與道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樣的,知識經濟,全球一體化和信息社會的到來,也讓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感覺到巨大的力量,并懷有深深地危機感,正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所說:“在這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里,惟有惶者才能生存。”張瑞敏也說“他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企業如果“不創新”就“死亡”。
因此當領導的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努力學習,綜觀世界企業風云,要用戰略眼光去想問題,看問題,處理問題。新的競爭秩序使我們不能再醉心于財務報表,而必須著眼于遠景規劃、價值觀念、商界網絡、企業文化等軟技能。
中國有句古語:“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宰相肚里能撐船”,有多大的胸懷就能辦多大的事。因此每個領導者要胸懷寬廣,立足公司,放眼未來。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會失去什么,相反會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個人,更會是得到人的心。
二、領導者要勇于承擔責任
一個人有多重要,通常與他愿意擔負的責任多少成正比。老子曾說過“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詳,是為天下王”。他認為,一個人愿意負載多大的責任,就會有多大成就。
當你說:“這是屬下的錯”的時候,你根本不愿意為員工負責任,相對的,當上司犯錯誤,員工如果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來對待,那么他就無法對這件事情產生影響力;如果員工認為這屬于自己的責任,那么他的心態就會完全不同,就會采取積極迅速的行為。因此,身為領導者的第一心態就是負責任。一個公司的使命是什么?負責任!對社會負責,對行業負責,對員工負責,對合作者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可以說,一個企業愿意擔負的責任越大,它的成就也越大。
對領導者來說,如果你能將“負責任”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讓“負責任”成為一種共同語言,可以大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要成功地做到這一點,作為領導者必須身體力行以負責任的心態對待所有的事。比如,如果你時常抱怨你的員工不愿意去負責的時候,你應該想一想自己應該負什么責任。
三、信任下屬
信任是現代企業關系的基石。作為領導者首要任務是要創造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沒有信任就沒有領導。這種信任關系不是自然存在的,是靠領導去創造的。信任是一種互動關系,需要領導者首先具備信任的能力和心態,相信對方是真誠的,相信對方能夠做到。因為信任是一種最大的激勵,信任是一種力量。
信任不是放手不管,信任之后要跟進,要引證,需要你在一邊激勵支持他,直到他能做到。信任的誤區是不負責任。
信任也是領導者對自身能力的高度自信,正式基于這種自信,你才將自己的信任支持給自己的員工。這種信任將使員工樂于付出,相信企業的愿景并為之付出自己的責任和激情。
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領導要做執行制度的帶頭人
每個企業都需要規章制度來指導其運營,這些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是管理者的責任,自然公司和領導也希望員工遵守這些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應當有助于企業取得成果,有助于員工完成工作。要確保規章制度有效性,要能使規章制度有效地執行。
制度是戰略的保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路線確定下來,領導是第一重要的。領導要帶頭遵守執行好公司和你自己制定的制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領導的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戰略,一手抓管理,管理要細化。管理是對細微末節的管理,它是個苦差事,因為要深入到舉手投足、細微末節當中去。有人總覺的領導者要管大事、要管全局,從組織分工的原則來講,這是對的,可從管理的手段與藝術上,你一定要深入到具體的細節,抓住細微的小事,這樣你才能不會與真實隔絕,才能管好大事,管好全局。隨著IT技術的發展,扁平化組織的結構是趨勢、領導者應該、也能夠管好細微末節。在抓管理時,切記不能隨心所欲,隨意表態。
五、領導者應當是帶兵者
所謂“領導”,其最基本的含義就是“組織”,覺悟者、傳道者與苦行者,最后都必須要落實到帶兵者。為什么領導者要是帶兵者?因為我們不是個體經營,而是團隊作戰。
首先,帶兵者要學會善待員工,要把員工當作客戶來經營。企業發展有兩個基石,一個是對外的,即客戶;一個是對內的,即員工。我們提出的 “新客戶主義”與“新員工主義”,就是要領導者把自己的員工當作客戶一樣來經營。有了好的員工,就有了好的產品;有了好的產品,就有了好的服務;有了好的服務,就有了好的客戶;有了好的客戶,就有了好的市場、好的利潤。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員工是處于不滿意的狀態,他能帶來客戶嗎?所以,帶兵首先要先愛兵,有了愛心,有了激勵人的機制,企業經營的根本才會穩固。同時,帶兵的過程還是培養人的過程。有了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企業的目標才能準確實現,員工的自身價值才能夠得到雙重體現,企業才可能有持續發展的競爭力。
其次,帶兵者要學會溝通,要有內部客戶的意識。我們每次的培訓幾乎都有溝通的課程,為什么?因為組織內溝通的有效性,決定組織功能有效發揮的90%以上。很多經理講:我們最難做的就是跟平行的部門打交道。部門與部門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其中固然有利益機制問題,但更多的是公司內部缺乏一種客戶意識與服務意識,而外部客戶由于得不到多方位的團隊服務轉變成了他人的客戶。因此,領導者一定要學會認真聽取公司內部客戶的意見,把公司所有對于客戶的利用價值,優化整合到極限。
現在,大家都是關起門做自己的事,彼此不知道對方在干什么,每個部門處于一種半封閉狀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浪費,整個公司處于一種離散的狀態,團隊就沒法捏緊拳頭打出去。有了溝通之后,你的工作效率將會成倍地提高,你的人際關系將會使你快樂地博取利潤。
溝通還講究主動意識。越位是犯規,但主動補位是救險。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團隊溝通最質樸的道理。當然,溝通還要講技巧,但只要你誠懇地用心去溝通,多換位思考,溝通就能成功。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