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辣妹組合”站在出租車車頂上,唱起那首經典的歌曲《wanna be》,2012年倫敦奧運會宣告結束。在奧運賽場上,我們見證了新世界紀錄的誕生,見證了38名奧運冠軍的誕生,見證了87次五星紅旗的飄揚……在賽場下,各大品牌商家亦在大展拳腳,拼公關、拼媒介、拼投放,都想借助奧運這股四年一遇的東風來助力品牌發展和銷量提升。
然,在當下社會化媒體語境下,奧運公關已經有了新的特點和變化。驅動力公關特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論述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奧運公關:
一、微博:一句話圍脖的力量
倫敦奧運是微博誕生以來的第一個奧運盛會,各大品牌都在微博和奧運會上大做文章。驅動力公關認為,誰充分了解了微博的特點,并深刻洞悉了用戶需求,提出了新穎的創意,誰才是真正成功的微博營銷。
讓我們看看劉翔單腿蹦到終點,返身親吻欄架,告別奧運賽場時杜雷斯做的微博公關。
杜雷斯借此玩了個嚴肅又非常有內涵的2次傳播,“最快的男人并不是最好的,堅持到底才是真正強大的男人。”JUST 杜 IT瞬間讓這場悲情的退賽事件,有了溫柔的笑點!而從轉發量和評論數來看,4萬的轉發,證明了杜蕾斯的成功,也展示了微博公關的強大。
再看NIKE對這一事件的反應——10幾分鐘內便快速整出了一張文案為“誰敢拼上所有尊嚴?誰敢在巔峰從頭來過?哪怕會一無所獲!誰敢去闖?誰敢去跌?偉大敢!”的稿子。
看到這個創意,再看此條微博的轉發量、評論數,在微博上掀起的持續圍觀與轉評的熱潮,你一定會驚嘆于NIKE“借事造勢、借力用力”的道行之深速度之快,社會化媒體運用的魅力被一覽無余滴發揮出來了。
二、SNS:一個虛擬社區的力量
倫敦奧運會,整個世界都在關注,品牌如果能結合奧運會做公關,打奧運牌,來獲得更多關注,對企業無疑是一件好事。那么,究竟如何做,才算運用社交網做好的奧運公關呢?
運動服飾品牌361°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今年,361°借社交奧運之勢推出了“倫敦行動,全民記者團”的奧運公關活動。在騰訊互動平臺,以“全民記者證”為主線,貫穿QQ秀、QQ空間、微博等平臺,邀請消費者參與到倫敦奧運報道中來,充分調動了騰訊核心社交互動用戶的積極性,實現最大的曝光和互動效果,此外,還通過植入道具的互動方式提升品牌多次曝光和好感度,實現品牌價值的輸出。
而可口可樂推出的“中國節拍一起響,助威2012倫敦奧運”活動,更是通過人人網、開心網、騰訊社區等社交網站面向它的首要公眾,核心消費者做了推廣。從可口可樂在開心網的粉絲及來訪量以及活動頁面的視頻觀看次數,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此次SNS公關在提升可口可樂的全民知名方面取得的成功。
三、貼吧:一群人聚合的力量
貼吧是一個以興趣主題聚合志同道合者,涵蓋社會、生活、明星、娛樂、體育等方方面面的中文交流平臺。同樣也在倫敦奧運會上被品牌運用,幫品牌打了一把奧運牌。
保潔就很好的運用了百度貼吧,在貼吧右側開設了奧運會獎牌榜,將人們關注奧運的心態與品牌活動結合在一起,“為中國加油,為母親喝彩”。從而引來了大量的點擊量和參與者,獲得了很好的知名度提升效果。
其實,在當下社會化媒體營銷環境下,簡單總結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奧運公關,驅動力公關認為須遵循“社會化營銷5B”原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Binding point結合點,即對品牌的深刻理解
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的方向是否正確,最根本的是取決于是否符合品牌的個性;而傳播是否有效和有力,則取決于有沒有挖掘出品牌的核心內涵,有沒有找到與品牌之間最牢固的結合點。比如耐克和杜蕾斯,相比較而言,耐克還是老招數,與08年劉翔退賽有同工之處,而杜蕾斯既把握住熱點,又幽默式的與產品關聯,還沒有代言投入,其低成本營銷威力值得稱道!
驅動力公關認為社會化媒介傳播其實就是人際關系,你的言行舉止都表達了一種態度,你可以嬉笑怒罵皆文章,但并非娛樂至上!在下筆前,我們需要思考品牌的調性是什么,有哪些可以發揮哪些需要堅持的,以免讓粉絲產生精神分裂。就如杜蕾斯和NIKE的品牌區別決定其傳播語言特點的不同一樣,掌握品牌的內涵至關重要。
2.Backstop支撐點,即對傳播的有效支撐
品牌建設不是空中樓閣,做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不是空穴來風,一切都必須有落地的措施予以支撐。就如“杜蕾斯”和“NIKE”,抓住時機,巧妙運用劉翔在奧運會的事件,而不是一味的自導自演;而另一方面,也應該向“保潔” 在貼吧推出的“為中國加油!為母親喝彩”活動一樣,用活動來宣揚自己的品牌。
3.Bright point亮點,即對用戶需要的挖掘
用戶需要什么?他們都用社會化媒介來做什么?社會公眾運用社會化媒介無疑是來進行情感的分享和抒發、獲取新聞和了解熱門網絡話題。只要了解了用戶的需求,就能在公關過程中策劃出亮點,對社會化媒介的運用,也就算成功了一半了。比如361°推出了“倫敦行動,全民記者團”,就是有效切中了用戶希望去現場看奧運、用自己的話去報道奧運的需求。
4.Boiling point沸點,即對傳播的瞬間加熱
社會化媒體傳播不是“文火煮青蛙”,而是如同一個“熱得快”,瞬間需要將傳播加熱到沸點,瞬間達到一個龐大的傳播量,才能到達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效果。比如劉翔摔倒事件,過了那幾個小時候,這個話題就不再構成熱點話題,需要快準狠抓住熱點,并快速加熱。
5.Bodyguard保護點,即對傳播導向的預警
在媒體多元化和“草根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在內容引起關注的同時,勢必會引發一定的質疑。比如,“國羽風波”雖然是熱點話題,但這個話題本身具有雙面性,稀飯羽毛球的忠實粉絲,自然會力挺,而不稀飯者自然會痛打落水狗。所以,對于這種話題,企業品牌傳播導入,需要謹而慎之,尤其要做好危機預防。如何才能處變不驚,化危為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真正使輿論始終按照預定的方向進行引導,使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就必須在事前找到各個層面及各個環節的保護點,做好危機管理,為傳播當好保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