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首屆“北京影協杯”微電影創作評選大賽于北京正式啟動。隨著微電影日益高漲的熱度,不少企業也盯上了這塊大蛋糕,越來越多的微電影被拍成了某個廠家的大廣告片,像《老男孩》那樣的經典之作鮮有再現。不管微電影未來到底該走向“廣告化”還是“去廣告化”,我們始終都不要忘記,大眾最為關注的是電影要表達情感。
肖央 青年導演
“努力挖掘自己的欲望與情感”
直到今天,拍攝《老男孩》也是我做過最困難的一件事,從資金到拍攝都很難,資金大部分都是自己出的。拍微電影就是要大膽地嘗試,不要一味地模仿、學習誰,要找到自己想表達的內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掘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并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如果你沒的可說,再多的表達技巧也是空洞的。
陸川 著名導演
“不要把微電影當成賺錢的事”
拍電影千萬別裝,情感必須真實,畢竟你所要表達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要把微電影當成是一件賺錢的事。它能給你的是足夠的自由,能讓你的想法充分實施,能讓你做在大電影里不敢做的嘗試。只要能夠創造出你想要的藝術效果,你甚至可以用一部手機去拍,我很喜歡這種嘗試。
趙雨潤 華影盛視CEO
“微電影就是廣告2.0版”
微電影本身就是廣告的2.0版。俗話說“君子不言利”,但“不言利”的前提是你知道未來怎么走。現在有很多好的廣告片,比爛電視劇好看。優秀的導演、編劇,自然能掌握好藝術與商業的平衡,既能拍出扣人心弦的好故事,又能幫助企業進行營銷。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陳杰 盧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