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方式在今天越來越多樣化:網上購物、限時搶購、直銷、彈出廣告、實體設計等,不勝枚舉。
對顧客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選擇多樣化,也越來越方便。但這種交易的另一方面,大部分零售商們沒有充分挖掘顧客做出的選擇所含的信息。為了給顧客提供他們真正想要的產品,零售商們需要從每一筆訂單中獲取提示信息,并進行整合,為以后提供產品和服務提供參考。
技術革新不斷優化購物體驗,帶動零售業進步。Nomi,Commerce Sciences和RichRelevance等公司都乘勢對零售業的個性化需求做出相應改進,讓商家能借用這些工具在理解消費者習慣方面方面領先一步。
了解消費者購物偏好,對一個品牌來說,能更好的預測產品銷量,對計劃庫存、市場、經銷等一些列影響消費者購買的環節的做出更好的決策。但問題是,零售商在這方面真正有多少了解呢?大多數品牌商的認識還只局限于表面,而真正縱向整合市場,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挖掘。
追蹤消費者買什么,不買什么,什么產品會被退換,這些信息對銷售的幫助并不是很大,而與顧客直接互動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深入的信息通過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執行出來。
對于傳統品牌,與顧客直接接觸的銷售點和產品的生產商中間隔著若干道中間周轉和分銷程序,導致要想通過收集消費者反饋信息來改進產品十分困難。換句話說,用顧客關系管理(CRM)工具盡可能地將消費者愿意買的東西推向消費者十分容易(基于已有的購買調查,促進賣的多的賣的更多,而讓銷量不佳的淡出市場)。
對于縱向整合零售業來說,跳過中介環節,直接管理從采購、設計、生產到分銷的各個步驟,就大大擴展了選擇的可能范圍。第一步是從每個可能的銷售點收集定量數據,包括與消費者和銷售代表本人的接觸中獲得信息。將這些反饋直接整合到產品數據中,為已有的和潛在的客戶創造更理想的購物選擇,實際上就能提升產品個性化的機會。銷售人員和品牌聯系的越緊密,就越容易保證這些信息準確有效的傳遞。
為說明這種個性化服務的市場,可以舉奢侈品服裝行業為例。人們買價格相對高的產品時,如正裝、禮服等,通常都要與銷售助理密切溝通,或是與裁縫商量確定合適的尺寸等。要想一次性從商店的成品柜臺上或是網店里找到合適的產品,反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顧客每次來試衣、購物或替換商品時,都能迅速抓住顧客喜好的信息,為每個消費者建立個性化檔案,迎合各自的購物喜好,這樣就給每位顧客繼續選擇這一品牌的理由。更進一步說,將這些反饋進行匯總,就能創建出普遍更符合整個客戶群的產品,以更精確地呈現目標消費者人群的喜好。
比如,65%試了6號服裝的女性顧客最終都會購買再小一號的產品。這時,與其讓售貨員勸顧客“買小一號”,不如發揮縱向整合零售的優勢,將這種趨勢體現在產品設計中,讓顧客只試一次就買到最合適的產品。這種改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控制反饋周期,不要讓這種趨勢在顧客心理中根深蒂固成為習慣再來糾正。當然,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特點,但調查的消費者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對大多數消費者更合適的那個值。
再舉汽車產業為例,Tesla不僅靠創新電動汽車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還大膽地開創了直銷模式和縱向整合生產。Tesla認為銷售應當是直接面向顧客的,而傳統的鏈狀銷售的代理商環節等應予以規避。這種直接互動讓來自消費者的偏好和相關分析反饋速度超過其他汽車品牌,使得Tesla改進汽車和創新的速度領先于產業平均水平。
不僅在汽車行業,縱向整合支持創新的規律適用于所有產業。Warby Parker的縱向模式也影響了眼鏡行業,讓消費者在選購眼鏡時獲得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每次顧客試戴眼鏡,決定換一副或購買時,都是商家收集數據的機會(實際上他們正利用Nomi將紐約旗艦店收集到的數據與在線銷售信息進行整合),并在保持價格不變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縱向整合的真正利處在于,能夠借助目前已有的強大的顧客研究工具,洞察顧客需求,將產品相關的實時信息反饋給產品本身。商家只有迅速認識這種改變的需求,適應趨勢,才能跟上零售業進步的潮流。
(來源: pando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