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貨柜公司魔盒CITYBOX又融資了。
5月14日,魔盒CITYBOX宣布完成上億元B+輪融資,由行業戰略投資人、國際零售企業(某歐洲乳業品牌)領投,部分老股東跟投,但魔盒CITYBOX并未透露更多融資細節。
這是2016年魔盒CITYBOX投入第一臺無人貨柜以來,獲得的第三次上億規模融資,距離去年12月的2500萬美金B輪融資僅過去了五個月。
當下無人貨架賽道遭遇瓶頸之際,魔盒CITYBOX的融資對于無人零售行業來說,意味著更深層次的分類與解釋。
其創始人沈博煒表示,魔盒CITYBOX定位于“科技型的零售企業”,雖然同為無人零售,但與無人貨架有著本質區別,創立之初就決定不會涉足無人貨架。
和無人貨架相比,魔盒CITYBOX最大的特點在于“掃碼開柜門”,取貨之后,終端會自行識別拿走的貨物并對顧客的賬戶進行扣款。目前魔盒CITYBOX采用無人零售行業熟知的“RFID”技術,能夠自助識別付款,平均耗時約為8秒。
這樣一臺設備對外售價9999元,雖然比無人貨架的千元級售價高,但與傳統的自動售貨機、單價上萬的同類型貨柜相比具有一定優勢。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魔盒CITYBOX已將貨柜單價成本降低至8000元以下,待七月“無膜技術”上線之后,這個數字還會變得更低。
魔盒CITYBOX無人貨柜
在不同的使用場景內,魔盒CITYBOX會根據用戶畫像與標簽進行分類,為不同的終端決定商品品類,平均每一個貨柜的SKU數在40左右。也就是說,在每一臺貨柜中,用戶能買到的商品都不一樣。
魔盒CITYBOX的SaaS平臺,通過會員體制與用戶協議,能夠不斷依據各使用場景用戶的性別、年齡、工作等特點進分門別類,并自動為終端選擇投放的商品,達到洞悉消費者需求與快速走貨的雙重優勢。
沈博煒稱,這是大數據與AI在SaaS平臺上的應用,也是魔盒CITYBOX沒有在風口上爭奪鋪設點位,不急于宣布融資的信心來源。
RFID技術之外,魔盒CITYBOX還將在今年7月份推出一款基于視覺識別的新型貨柜。
與老版相比,視覺識別款外觀更為簡潔,省去了原有的天線,成本更低;但隨之而來的缺點是防盜設計更弱、只適用于像辦公室等封閉的少量使用場景。要知道惡意遮擋的現象難以避免,所有視覺設備都會面臨防盜問題。
實驗室中,這款機器的識別成功率達到了96%,但這個數字對于未來大規模的市場投入而言還不夠優秀。
談及狀況慘淡的無人貨架賽道,沈博煒稱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個人創業初期,沈博煒就嘗試過對辦公室自主投入無人貨架,僅僅過去一個月,就沒有員工選擇付費購買。他認為,無人貨架的商業模式本質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加上門檻低、處在風口上等原因,才有了現在的亂象叢生。
而魔盒CITYBOX等智能貨柜的壁壘在于“開門”這個動作。有了掃碼開門的流程,魔盒CITYBOX的貨柜在保證商品安全性的同時,還能夠有不同的“玩法”,如投放廣告、設置會員優惠機制等。
目前,魔盒CITYBOX的開門轉化率為88%,回購率為37%。良好的復購率和用戶粘性,讓“開門”動作成為了流量的載體。未來魔盒CITYBOX的盈利模式中,除了賣貨還將添加開門廣告等收入。沈博煒預計,今年11月份起,魔盒CITYBOX能夠正式實現盈利。
(來源:界面新聞 林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