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馬云飛 攝
被稱為“假發第一股”的瑞貝卡(600439.SH)近來于資本市場遭受重挫。
6月12日開始,瑞貝卡股價連續多個交易日跌停,截至7月19日收盤,其股價為3.25元,對比6月12日的開盤價5.26元,已下滑38%。而從3月6日的高點8.2元算起,瑞貝卡的股價下跌超過了50%。
據了解,瑞貝卡向北美、非洲、歐洲以及亞洲等地區售賣發制品,其主要產品涉及工藝發條、化纖發條、人發假發、化纖假發、教習頭、纖維材料等六大類,于2003年登陸A股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信托持股占比較大是瑞貝卡近來股價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資本市場的反應也意味著投資者對公司后續的發展持懷疑態度。
翻看歷年的年報,《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早在2010年,瑞貝卡營業收入即超過20億元,但此后的7年,其營收鮮有兩位數增長,甚至可以說是徘徊不前。與之相對地,截至2017年底,瑞貝卡存貨達26.39億元。此外,代工起家的瑞貝卡,目前逾八成營收依賴海外市場。
在國外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環境的差異可能給其帶來經營風險的情況下,瑞貝卡要如何突破經營瓶頸?
就公司股價下滑以及經營業務的具體規劃等,記者采訪了瑞貝卡方面,但截至發稿,對方均未給到回應。
股價下挫
6月12日注定是瑞貝卡難忘的一天。
此前將近3個月的時間內,瑞貝卡股價表現均較為平穩。但在這一天的上午,瑞貝卡股票突然閃崩跌停。同時,股票論壇上傳出了其庫房著火的信息。
當天下午,瑞貝卡急忙發出澄清公告,稱經公司核實,相關傳聞嚴重失實,其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公司將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
但這并未扭轉其股價下行的勢頭。
6月13日股票再度跌停后,瑞貝卡以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為由停牌。其發布公告表示,除了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事項,公司不存在其他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且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6月29日起,瑞貝卡復牌,但等來的仍是連續兩個交易日的跌停。此后,瑞貝卡跌勢一度緩和且有所反彈,截至7月19收盤為3.25元,但同6月11日的收盤價5.3元相比,股價大幅下滑近四成。
事實上,為了提振市場信心,7月2日,瑞貝卡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表示控股股東河南瑞貝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但從資本市場反應來看,這一舉措的反應并不是很顯著。
此前,《時代周報》有報道表示,對于股價下挫的原因,瑞貝卡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曾對媒體表示與信托有關。關于這一點,《國際金融報》記者并未得到公司回復。
根據瑞貝卡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7個為信托計劃,分屬5家信托公司,具體包括了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股近15%。
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表示,2018年6月,銀保監會加大信托機構信托產品清理工作的監督,要求降低資金杠桿,而瑞貝卡的主要股東大多是信托公司,在6月份開始逐漸采取回籠資金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資金流向,這加劇了瑞貝卡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在東方財富網站記錄的一則瑞貝卡近日接受機構調研的信息中,在回應對公司二級市場股價表現的看法時,瑞貝卡方面表示未來會多跟市場溝通,讓市場了解公司經營的一些新變化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此外,瑞貝卡還指出目前國內股票價格的波動并不能完全反映基本面的情況。股價下跌只是暫時的,根據公司發展前景,相信未來股價會反映公司的投資價值的。關于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瑞貝卡證券事務部,對方表示其沒有發言資格,因領導出差無法給到任何回復。
營收遇瓶頸
因為此次資本市場的表現,瑞貝卡的經營狀況也引發關注。在路勝貞看來,此次瑞貝卡股市的大跌和其國內外的業務布局及表現直接相關。
瑞貝卡的主營業務為發制品系列產品的研制、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有工藝發條、化纖發條、人發假發等六大類,主要品牌有“Rebecca”、“Sleek”、“NOBLE”、 “JODIR”、“COUTURE”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注于時尚假發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的企業。
瑞貝卡的實際控制人鄭有全是個有故事的人。他在年輕時走街串巷收頭發,后辦廠代工起家,憑借一股韌勁和豐富的外商談判經歷,把業務做向了多個海外市場。2008年,胡潤百富榜發布,河南共有24位富豪入圍,鄭有全以29億元的身家位列胡潤榜287位,成為河南新首富。
梳理瑞貝卡的過往年報,2008年后,其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曾一度維持增長,到了2010年,作為假發行業第一股的瑞貝卡營業收入邁過了20億元大關。
不過,自2012年后,其營業利潤幾乎徘徊不前,利潤上也沒有大幅度的增長,基本維持在1.7億元左右。根據3月底公布的2017年年報,瑞貝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25.35%。整體來看,業績表現有所回升。但這一營收仍不及其2010年的表現。
從事假發銷售的沈先生告訴記者,作為行業內唯一的上市公司,瑞貝卡較早就進入了假發行業并致力于塑造品牌,但在過去瑞貝卡國內的市場做得很不好,產品價錢比較高,主要還是靠國外市場支撐。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目前,瑞貝卡超過80%的營業收入均來自境外市場,其中來自非洲市場的營業收入在2017年達8.8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接近五成。
瑞貝卡在其年報中指出,目前發制品行業仍是一個以出口為主的行業,國際市場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以及國際匯率變動等都會對行業造成影響,行業周期性亦受制于以上因素的變化。
比如,在2017年的年報中,瑞貝卡曾表示北美市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發制品消費市場。但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非裔人群受影響最大,消費能力出現明顯下降,導致發制品市場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而針對非洲市場,瑞貝卡曾在2016年的年報中表示,因美元持續強勢,國際經濟動蕩,非洲部分國家貨幣繼續貶值導致購買力不足,致使公司非洲業務生產經營管理難度加大。
然而,瑞貝卡還在加碼發展海外市場。
就在最近,瑞貝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設立美國銷售公司的議案》,7月4日,其還收到河南省商務廳頒布的《企業境外投資證書》。其指出,美國銷售子公司的設立,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瑞貝卡來說,目前美國是一個重要市場,雖然假發行業較為小眾,對美國企業不構成競爭關系,但對于瑞貝卡的大多數中小股東來講,無法預測逐漸升級的貿易摩擦究竟會給假發制品帶來多大的沖擊。從資本市場來講,這也是影響其股價的一個因素。
問詢多、買單少
事實上,從2008年起,瑞貝卡即開始在國內開設專賣店,此后一路擴張,其中,高端品牌Rebecca、中端品牌Sleek采用在一線城市自營,在二三線城市開放加盟的模式。不過,目前,國內業務在整體營收上的貢獻并不大。有觀點指出,在國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瑞貝卡增強國內市場開發或是一條可行的路子。
對于瑞貝卡來說,本土市場未來能否成為業績增長的支撐點?為此,《國際金融報》記者于7月19日,探訪了其多家門店,意欲了解其銷售情況。
瑞貝卡門店一向比較好找,它的選址往往都是高檔的商場,且店面的位置都較為顯眼。
走近瑞貝卡上海浦東正大廣場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以站姿優雅、頭發飄逸、笑容冷艷的范冰冰為主角的立體廣告牌,廣告牌上白底黑字的寫著 “Rebecca 假發真我”。
8年前,就在盛傳可能選定美國某超級巨星為其代言時,瑞貝卡以閃電般的速度簽下范冰冰,并表示“選擇范冰冰,是眾望所歸”。
門店內,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展臺上,陳列著款式各異“發制品”,發色繁多、品種齊全,在射燈的照耀下閃爍出異樣的光彩。每一件樣品都附著精致的標簽,上面用優雅的數字標明售價。
“我們店里的發套價位基本上在2280-6500元之間,價格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假發的工藝上,與頭發多少、長短并沒有太大關系,而工藝又分為手工編織和機器制作,前者相對要貴一些�!痹摰甑陠T向佯裝要購買產品的《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道。
“如果您覺得價位有些高的話,您可以去別的品牌店對比之后再回來買。我們的假發做得非常逼真,您戴出去后只有您自己知道戴的是假發。”上述店員多次向對記者強調。
而在該店外,記者采訪了一位20多歲幫生病朋友買假發的女性顧客。她是記者在該店中逗留一個多小時中,唯一一位“真正”的顧客。
“朋友患了白血病,化療幾次之后頭發掉了很多,在網上查了很久,最終覺得瑞貝卡品牌值得信任,讓我來這幫她買。按照朋友制定的款式,柜臺標價5630元,店員說那是范冰冰同款,最終朋友覺得有些貴,讓我換家店再幫她看看�!痹擃櫩蜕燥@失落地對記者說道。
近年來,瑞貝卡假發雖專業但價格偏高一直廣為詬病,這并不僅限于位于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正大廣場店,也不僅限于這位幫朋友買假發的顧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瑞貝卡發套猶如“櫥窗里的幸�!�,消費者對其產品愛不釋手的同時也對其高價望而卻步。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瑞貝卡新世界城店。
與正大廣場店稍顯冷清所不同的是,新世界城店的生意顯然要好一些。不過記者發現,進店詢問的人較多,但最終買單的人還是較少,價格仍是瑞貝卡邁不過的一道坎。
在記者進入該店一個半小時之后,一位和記者進店時間差不多,試戴了第6款發套之后的老人終于掏出錢包決定購買�!耙呀浭堑谌蝸碓嚧髁耍脦浊а�,還是決定買了,這款還是相比之下便宜的,因為在這里買可以提供終身免費假發洗護、保養、造型服務,而且看起來真頭發不分兩樣。”這位老人對記者表示。
記者以欲加盟者的身份致電河南許昌瑞貝卡總部,一位姓劉的經理告訴記者:“我們的產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做得好,利潤還是很可觀的,西安之前有8家店,后來撤銷了7家店,只剩賽格購物中心這一家店,所以西安的商機還是很大的。”
對于撤店的原因,劉經理表示一言難盡,主要是因為違約銷售瑞貝卡品牌之外的第三方產品,而這幾家店是同一個加盟商開的,所以同時撤店。
目前,在國內的門店拓展上,瑞貝卡的策略似乎有些搖擺。前述劉姓經理對記者坦言:“其實,我們現在也很糾結,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經營,還是讓加盟商來做。”
(來源:國際金融報 見習記者 王敏杰 馬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