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瑞咨詢發布了《2018年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以下簡稱《半年報》)。
《半年報》顯示,2018年1月到6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2018年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842億元,同比名義增速為9.0%;與此前兩個月度相比,增速有所回升。
《半年報》認為,上半年中國零售消費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消費離差縮小,消費理念成形。消費者在進行網購一定的時間后,消費結構和消費支出就會趨于穩定,平均消費離差收斂;同時,不同消費群體在經歷相同的過程之后,消費也開始趨同,人群和人群之間的差異,要遠遠小于人群內部隨時間變化的差異。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消費者消費進程都是相似的,最終都會通向“成熟的消費者”。
第二,男性偏愛按摩保健,女性健身意愿強。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品質生活理念的養成,催生了精致消費。
第三,智能數碼產品與高端生活電器受青睞。智能數碼產品與高端生活電器持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在總銷售量上節節攀升,而且在高端產品的銷售上表現更加優異。智能數碼產品銷售額不斷提升,以季度計,不同價格區間的銷售額基本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999元以上的產品銷售增長最為強勁。
第四,鮮花消費成為日常消費。隨著線上消費的深入,消費者對禮品鮮花更加青睞,由原來重大節日購買鮮花,到日常調節生活情調式購買鮮花,再到購買鮮花充實家居生活,禮品鮮花等營造高品質享受生活的消費習慣逐步養成。
《半年報》認為,中國零售業有以下趨勢值得關注。
趨勢一:線上線下融合加速落地。2016年6月至今,全國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零售指數呈波動性上升趨勢,考慮到季節性波動的影響,實體零售行業回暖趨勢初現;對于電商而言,線上獲客成本激增與實體零售回暖雙重因素進一步強化了其向線下市場滲透的動機。經歷了國內零售電商的高速增長期,但國內零售市場的線上滲透率仍未超過20%,加之線上獲客成本與物流成本的上漲,零售業線上線下成本的剪刀差逐步彌合,借由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滲透線下超過80%的零售市場份額,成為國內電商平臺的共識。
趨勢二:社交電商發展迅速。社交電商模式在拉新、轉化與留存各環節中均有其獨特優勢:首先,通過社交平臺引流獲客,可以顯著降低用戶拉新的成本;其次,不論是基于強關系的熟人社交、還是弱關系的興趣社交,不同社交關系產生的信任背書對于提升用戶轉化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通過內容運營和社群運營還可有效提升用戶黏性。
趨勢三:線上零售品類擴充延伸。在新的消費形勢下,除了實物商品的拓展以外,電商平臺也開始向服務類商品延伸。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開始為銷售的實物商品提供附加服務,例如汽車的維修保養服務、家電的安裝清潔服務等;另一方面,在實物產品之外,電商平臺也開始提供更多的服務類商品,如寵物服務、旅游度假等。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記者 呂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