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不滿足傳統品類的屈臣氏繼深圳、廣州、上海之后,終于計劃將彩妝概念店colorlab拓展至北京。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屈臣氏將在近期開設北京第一家彩妝概念店。此前,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高宏達在2018屈臣氏HWB健康美麗大賞上表示,改造后新型概念店的消費額平均提高了20%-30%。此外,自colorlab開業以來,彩妝產品的年度銷售總額已提升了74%。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正是由于彩妝門店為其帶來了業績的提升,加之年輕消費者對彩妝產品需求量相對較大,所以屈臣氏才會大力拓展彩妝門店的數量。
彩妝概念店拉升業績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除了即將在北京開出的首家彩妝概念店,屈臣氏早在今年1月,宣布與歐萊雅合作,在國內開設首家美妝概念店colorlab by Watsons。據了解, colorlab by Watsons引進歐萊雅旗下美妝品牌巴黎歐萊雅及美寶蓮紐約,并在店內開設專柜,這兩大品牌陳列的產品將占全店產品總數的三成。店內還常駐彩妝師提供化妝建議。
對此,屈臣氏方面表示,自第一家美妝概念店開業以來,彩妝產品的年度銷售總額已提升了74%,因此,集團計劃今年內在國內增設50家同類型店鋪。
據悉,屈臣氏首家彩妝概念店colorlab于1月在深圳開業,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作為零售業務主體的屈臣氏上半年在中國保健及美容產品分部得以維持20%的毛利率。此外,屈臣氏概念店的升級有所成效,根據長江和記實業公司2017年中期財報顯示,屈臣氏中國同比店鋪銷售額下降6.2%,但2018年中期已上升至2%。
摒棄“傳統” 加速轉型
實際上,屈臣氏近年來一直在嘗試概念玩法,探索與傳統門店不同的道路,北京商報記者在剛剛結束的2018屈臣氏HWB健康美麗大賞中發現,活動現場布局區別以往的傳統形態,屈臣氏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未來的發展路線會以潮流化為主,逐漸打破傳統銷售模式。
以此次北京上線的概念店colorlab為例,除了環境與傳統門店區分以外,colorlab將在門店中加入高科技設備。如“Style Me來彩我”服務,就是利用“虛擬試妝”服務,借助AR技術,只要坐在平板電腦前就可自動識別消費者的臉,提供不同的彩妝建議。
此外,今年6月,屈臣氏集團在香港開設了一家名為CKC18的購物概念店,除了美妝產品,該店還設有美食區、健康區、電玩潮流區和美酒區,更像是一家零售超市。
實際上,屈臣氏早已著手布局數字化轉型。此前在部分門店內,屈臣氏加入了自助收銀服務,推出掃碼購功能,通過手機微信掃商品條形碼,可跳轉小程序了解商品詳情、商品評價,并且通過微信直接付款。此外,屈臣氏還結合線上線下推出“門店速提”和“閃電送”服務,線上下單門店取貨,或選擇“閃電送”最快1小時極速收貨。
在UTA時尚管理集團中國區總裁楊大筠看來,零售行業尤其是個護美妝領域不少企業近些年市場表現都有所下滑,增速逐漸放緩,數字化等新興玩法或將成為屈臣氏未來的重要關卡。
借彩妝謀求新發展
據英敏特(獨立市場研究咨詢公司)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彩妝產品市場的增長率遠超整體美容護理市場,預計在2017-2022年間,中國彩妝產品市場將以10.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并在2022年達到496.62億元人民幣。
賴陽指出,屈臣氏近年來不斷在做戰略轉型,傳統屈臣氏門店銷售的更多是性價比較高的護膚品牌,但隨著同類集合店的競爭和網絡代溝渠道的成熟,大幅度擠壓了屈臣氏傳統門店的市場。而彩妝產品擁有特殊性,因為彩妝的多數商品都需要消費者親自試用,對于第一次嘗試新品的消費者而言,門店體驗必不可少,所以屈臣氏近期開設的彩妝概念店相比網店更具優勢,所以該類店鋪消費者在實體店消費需求大大提升。未來屈臣氏需規劃實體商業競爭錯位戰略,除了平價商品以外,彩妝概念店也需要拓展高端產品線,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并與同類門店進行差異化競爭,才能長久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陳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