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消息,貴人鳥自2014年上市之后,一直試圖走一條“不尋常”的多元化路。然而,盲目的多元化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卻造成其股價下跌、業績下滑、人事動蕩等一系列后遺癥。
日前,貴人鳥發布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年度實現歸屬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歸屬凈利潤虧損6.4億-8.2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4.9億-6.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貴人鳥歸屬凈利潤為1.6億元,預計同比下降約500%-612.5%;去年扣非凈利潤為8902.6萬元,預計同比下降約522%-711%。
對于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貴人鳥指出主要系主營業務影響。報告期內,公司自主貴人鳥品牌銷售收入下降,生產成本上升,銷售費用上漲,導致公司自主品牌營業利潤出現虧損。
除此之外,非經常性損益也對貴人鳥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公告指出,2018年度,貴人鳥因資產處置損失以及購買的渠道資源費用化處理,對公司當年度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因當期處置控股子公司湖北杰之行體育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產生投資虧損等損失共計約1.16億元;公司向14個重點省級經銷商購買的銷售渠道資源交易金額約1.5億元計入2018年度銷售費用。上述事項預計減少本年度凈利潤數約2.66億元。
而貴人鳥之所以變賣資產、購買渠道資源,卻是在為之前轉型不利買單。2014年,貴人鳥作為體育第一股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后,該公司便宣布了“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戰略升級目標,還曾一度想要更名為“全能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為此先后收購西班牙足球經濟公司BOY、體育門戶虎撲、線下零售商杰之行、線上零售商名鞋庫、賽事運營商康湃思等。2017年,貴人鳥又宣布擬以27億元高溢價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以布局體育健身領域,不過最后以失敗告終。
但這一系列的瘋狂“買買買”,非但沒有給貴人鳥帶來預想中的業績增長,反倒是為其增添了不小的業績壓力。據《電商報》梳理其往年財報,2015-2018年三季度,貴人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億元、23億元、32億元和23億元,同比增長3%、16%、43%和下降0.5%;凈利潤分別為3.3億元、3.2億元、1.88億元和0.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下滑12%、下滑46%和下滑89%。
同時,貴人鳥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也呈現逐年下滑的現象。據《電商報》梳理其往年數據顯示,2015-2018年上半年,貴人鳥主營業務運動鞋服行業毛利率分別為44%、38%、29%和25%。此外,2015-2018年三季報,貴人鳥的存貨更是激增。數據顯示,期間的存貨分別為1.71億元、4.75億4.92億元和6.39億元。
因此,自2018年以來,貴人鳥一直在進行變革,而變賣資產是該公司選擇的自救方式之一。除出售杰之行外,2018年8月,貴人鳥將持有的虎撲體育13.66%股權作價2.73億元,轉讓給上海鼎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此前,貴人鳥還將持有的參股公司康湃思體育、康湃思體育咨詢公司37%的股權,以1.4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晉江國家體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渠道轉型是貴人鳥的另一自救方式。2018年12月12日,貴人鳥對外公告稱,計劃將原來部分的傳統貴人鳥品牌經銷授權合作模式逐步轉變為類直營合作模式。據公告透露,貴人鳥擬收購部分經銷商的渠道資源,并將再花4.19億元回收經銷商手里的部分庫存。
這一系列變革也體現了貴人鳥想要回歸主業的決心,但盲目多元化釀成的苦果也不是那么好“咽”下去,業績下滑導致的關店潮、存貨高企又收回了超4億庫存、競爭激烈的鞋服市場等都是將要面臨的巨大挑戰。
(來源:電商報 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