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賣賣賣,有人買買買。
誓師重回前十的世茂集團,曾表示不會犧牲利潤拿地。如何擴張?總裁許世壇似乎認準了一條捷徑:并購。
6月9日,廣州粵泰股份宣布以約為63.97億元的合作對價,轉讓了旗下5家子公司的股權或在建工程,“白衣騎士”正是許世壇。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如今在招拍掛市場拍地越來越難,合作或收購是今年拿地的一個很好補充,因為很多房企這兩年到期的債比較多,還款壓力比較大,可以說現在是行業并購的好時機。
許世壇也在做這樣的戰略部署,他帶領下的世茂房地產年初便開啟了收并購模式。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近半年時間,世茂通過并購的方式成交的項目已有15宗,總金額逾191億元,賣家包括粵泰、泰禾、明發、萬通等,從下表可以看出,粵泰和泰禾均是大賣家。
據了解,粵泰股份轉讓的天鵝灣系列一直是其主打的明星產品線,為了緩解流動性緊張,化解逾期借款風險,粵泰不得不“賣子求生”。
其他賣家的境況也不樂觀。從今年3月開始,泰禾開啟了“大甩賣”的節奏,原因同樣是債務壓力。截至目前,2019年泰禾集團共計已向世茂出售了7個地產項目,回籠資金超77億元。
在世茂3月業績發布會現場,許世壇還表示,世茂和泰禾是戰略合作,泰禾的優勢是項目拿地較早,對比如今的地價有優勢;世茂的優勢在于融資成本和現金,以及產品、銷售、去化、管理都是比較強的,此外泰禾的產品與世茂產品線契合。
事實上,泰禾目前仍有大量優質項目處于待售狀態,不排除許世壇還會繼續吃下這些優質項目。
與賣項目企業對資金的饑渴相反,世茂賬上有大把的現金。據其財報顯示,2018年世茂持有現金495.8億元,完全覆蓋短債,現金短債比1.58,長短債比2.48,凈負債率連續7年維持在60%以下。
不管是對泰禾還是其他項目的收購,世茂房地產都算得上是成功抄底了。據知情人士透露,接下來,世茂還將有新的收購消息披露。
為了實現規模增長,世茂也放開了合作權益。近幾年世茂的銷售權益占比都是65%左右,2018年銷售1761.5億元,權益占比在60%以上。許世壇表示如果合作、收購項目增加,權益占比可能會下調到51%左右。
世茂房地產的擴張步伐還在繼續。季報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世茂房地產新增貨值1000億元,其中有近85%是通過收并購獲得。而在新收購的千億貨值中,50%有望在年內轉化為銷售額,加上2018年的可售貨值,世茂房地產2019年的可售貨值已達4000億元。
在掌門人的運籌帷幄之下,世茂房地產發布的5月業績公告顯示,今年1-5月累計合約銷售719.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9%。其中5月份,世茂合約銷售額約為161億元,同比上升52%,這一增速雖已大大超越今年行業的平均水平。
作為地產二代接班人,今年升任世茂總裁的許世壇,帶領世茂跨入了一個高質高速增長的跑道,公司的業績表現是其最好的成績單。
對于2019年,他定下的目標是2100億元,同比增幅約20%,按照2018年65%的去化率,許世壇表示:“我們相信在2100億上還可以多做一點。”
(來源:樂居財經 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