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大師
GE以“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三大價值觀作為用人的根本,無論是招聘、培訓,還是任用、激勵,都嚴格以三大價值觀為準繩,構建了GE戰無不勝的人才大軍;柯達建立在仁義基礎上的六大價值觀指導著柯達的用人方略……作為管理者,向著名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實踐學習,向5000年的中國古代文明學習,用著名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經驗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明相結合,融會貫通,在管理實踐中相互促進,必將成為惟才是舉、知人善任的用人大師!
《用人大師》一書由天津出版社出版。該書深入探討了GE、IBM、柯達、西門子、花旗、歐萊雅、摩托羅拉、英特爾等8家著名500強公司的用人之道,并援引了中國古代文化中200多條用人箴言,東西結合,是全球第一次中西文化相結合探討用人真諦的管理著作。
作者宮惠民在《用人大師》一書中首次界定了“用人大師”的定義框架,提出了“用人大師10大秘訣”、“用人大師10大忌”,將對如何做“用人大師”產生深遠影響。黨中央最近提出了“以人為本”、“人才強國”戰略,而《用人大師》一書契合歷史趨勢,必將成為中國管理界影響深遠的一部力作。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上講,《用人大師》一書援引的200多條中國古代用人箴言,必將打開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引發學習中國古代文明精髓的浪潮。
本書的出版受到學術界、企業界等眾多權威人士的重視,紛紛作序、致辭,是全球首部由《財富》、《福布斯》、《商業周刊》、《哈佛商業評論》4大全球最頂尖的商業雜志主編聯合推薦的管理著作。
《用人大師》力掀狂瀾
以前,在管理著作領域影響巨大的是那些直接從海外引進的版權類書籍,如《基業長青》、《杰克•韋爾奇自傳》、《執行》等。而誕生于本土的全球首部融會中西文化的管理巨著《用人大師》卻正在中國圖書市場形成力掀狂瀾之勢。這部由學者宮惠民所著的《用人大師》,正在中國引發一場如何成為“用人大師”的大討論。
宮惠民所著《用人大師》一書按照招聘、培訓、任用、激勵、溝通等內容體系,對包括GE、IBM、柯達、英特爾等8家公司在內的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之道做了深入的探討。同時,《用人大師》還援引了200余條中國千年歷史文明長河中的古代用人箴言,穿插在500強巨頭用人之道的行文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良好效果。作者宮惠民更提出了“用人大師十大秘訣”、“用人大師十大忌”,對如何成為一名知人善任的用人大師做了觀點獨到的闡述,更在世界上第一次為“用人大師”定義了框架。
眾所周知,全球500強是世界工業與財經領域的佼佼者,它們的經營之道是全球所有企業、組織學習的對象。500強巨頭的用人之道對如何締造強大的人力資源隊伍具有寶貴的借鑒價值。而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寶庫薈萃了最杰出的用人智慧,它們至今仍舊散發著光芒。而宮惠民所著《用人大師》則將500強的用人之道與中國古代的用人智慧融會貫通,昭示出用人真理的永恒性。
21世紀的全球競爭實際上是一場“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會贏得競爭。處于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中國,要贏得國際化競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大量人才。而是否擁有大量的“伯樂”、“用人大師”,能否將人才的智慧與潛能挖掘出來,更是贏得全球競爭的關鍵。宮惠民所著《用人大師》一書在全球第一次通過“用人大師十大秘訣”勾勒出“用人大師”的定義。我們必須改變中國計劃體制下所產生的落后用人觀念,從全球500強公司的用人經驗中,從老祖宗的文化遺產中學習用人智慧,建立強大的人才資源,為經濟建設與民族復興服務。
全球最頂尖的4大商業管理期刊《福布斯》、《財富》、《商業周刊》、《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主編紛紛為《用人大師》作序、作評推薦,這也是全球第一部由4大頂尖期刊主編推薦的著作;同時,柯達全球副總裁葉鶯、《經濟觀察報》總編何力、歐萊雅中國公司總裁蓋保羅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幾大教授也紛紛推薦《用人大師》一書,使《用人大師》成為一部倍受推崇的管理巨著。
《用人大師》開啟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
最近,一部名為《用人大師》的管理巨著引發了社會對如何做“用人大師”的大討論。學者宮惠民以獨到而大膽的視角,將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之道與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融會貫通,開啟了繽紛燦爛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
《用人大師》作者宮惠民認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遠非一部《孫子兵法》。《三國志》、《史記》、《漢書》、《資治通鑒》、《貞觀政要》……一部部亙古千年的宏偉巨著;唐太宗、漢高祖、劉備、老子……一名名高深莫測的用人大師,他們以及他們的思想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
在《用人大師》一書中,作者宮惠民援引了眾多充滿智慧的用人思想,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博求人才,廣育士類”,“千斤買骨”,“周公吐哺”,“三顧草廬”,“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作者認為,中國古代儼然已經形成嚴謹、科學、系統的用人思想體系。
宮惠民在《用人大師》一書中分析道,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500強公司鼓勵員工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加入公司;古人視“誠信”為寶,500強則將紛紛將誠信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古人“用賞貴信,用罰貴必”,500強公司則都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古人“用人不疑”、“唯才所宜”、“不限資考”,500強公司則以多元化的理念用人;古人認為“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500強公司紛紛建立系統的員工溝通體系;古人認為“用兵之法,教戒為先”,500強公司紛紛斥巨資對員工進行綜合、長期的培訓……宮惠民認為,中國古代的用人思想與西方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反映出用人真理的永恒性。
宮惠民在《用人大師》一書中對中國古代用人思想寶庫中的精華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并大膽將200余條中國古代用人箴言穿插于500強公司的用人之道中,闡述用人的道理,用人古訓與500強的用人實踐和諧地融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宮惠民還在《用人大師》一書中提出了“用人大師10大秘訣”、“用人大師10大忌”,提綱挈領,對如何用人做了精彩的總結,應當被每一位管理者所重視。
宮惠民還在《用人大師》一書中提出,用人大師并不神秘,管理者應當向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與500強巨頭學習,重視人才,愛惜人才,培育人才,激勵人才,重用人才,成為真正的用人大師,最終成為競爭的勝者!
序言一:開啟管理思想寶庫
2002年,《福布斯》雜志選擇在香港討論全球經濟的復蘇藍圖,2003年9月,400余位CEO云集遠東經濟重鎮上海,參加《福布斯》舉行的全球行政總裁年會,之后,《福布斯》決定明年還選擇在香港討論亞洲和中國經濟。《福布斯》的眼光昭示著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世界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中國。
然而值得世界關注的不僅僅是中國穩健的經濟發展形勢,更有一個巨大的管理思想寶庫等待世人去矚目與挖掘——那就是繽紛燦爛的5000年中國古代文明!
《孫子兵法》已經被全球人士重視并應用到管理實踐中,美國軍隊、各國跨國公司已經對其管理思想屢試不爽,并從中受益。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遠非一部《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三國志》、《史記》、《漢書》、《資治通鑒》……一部部亙古千年的宏偉巨著;漢高祖、劉備……一名名高深莫測的用人大師,他們以及他們的思想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博求人才,廣育士類”,“千斤買骨”,“周公吐哺”,“三顧草廬”,“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古人的用人理念,甚至于我們當今都無法企及與超越。當我們在探索各種管理思想與工具之時,發現中國古代已經形成嚴謹、科學、系統的用人思想體系。
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500強公司鼓勵員工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加入公司;古人視“誠信”為寶,500強則將紛紛將誠信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古人“用賞貴信,用罰貴必”,500強公司則都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古人“用人不疑”、“唯才所宜”、“不限資考”,500強公司則以多元化的理念用人;古人認為“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500強公司紛紛建立系統的員工溝通體系;古人認為“用兵之法,教戒為先”,500強公司紛紛斥巨資對員工進行綜合、長期的培訓……中國古代的用人思想與西方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反映出用人真理的永恒性。
讓人欣喜的是,宮惠民對中國古代用人思想寶庫中的精華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并大膽將百余條中國古代用人箴言穿插于500強公司的用人之道中,闡述用人的道理,用人古訓的枯燥被500強的用人實踐和諧地融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書中的“用人大師10大秘訣”、“用人大師10大忌”,提綱挈領,對如何用人做了精彩的總結,應當被每一位管理者所重視。
用人大師并不神秘,快去向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與500強巨頭學習,重視人才,愛惜員工,培育他們,激勵他們,重用他們,成就一代用人大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米其林領導藝術及人力資源管理教席教授
哈佛《商業評論》主編
忻榕
序言二:“企”無“人”則“止”
一個“企”字,即可解釋為“企業”,又可解釋為“對事業的追求”。它由一個“人”字,和一個“止”字組成,很顯然,沒有了“人”,就只剩下“止”了。同樣的道理,在企業中,沒有人,沒有人才,就無所謂企業,企業將無法生存。
中國悠悠5000年的燦爛文化中,閃耀著古人杰出的智慧,至今依舊光芒四射。古人已經在實踐中總結出博大精深的用人之道。在重視人才的觀念與胸襟上,古人能夠“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在探求人才方面,能夠“披榛采蘭”、“剖蚌求珠”;吸引人才時,可以“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舉薦人才時,能夠“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招募人才時,做得到“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培育人才方面,能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信任人才方面,可以“用人不疑”;激勵人才時,力求“信賞必罰”、任用人才時,則能夠“因藝授任”、“任賢使能”、“各取所長”……古人在用人方面,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在當代,全球500強成為全球財經領域的佼佼者,它們在用人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GE以“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三大價值觀作為用人的根本,無論是招聘、培訓,還是任用、激勵,都嚴格以三大價值觀為準繩,構建了GE戰無不勝的人才大軍;柯達建立在仁義基礎上的六大價值觀指導著柯達的用人方略,華人在柯達高層的巨大成就是柯達用人不疑、任人唯賢的明證;歐萊雅“詩人與農民”的完美結合,開創出極具特色的用人之道;西門子的“綜合員工發展計劃”成為發現與發展員工的極為有效的用人理念;摩托羅拉用人建立在對人才的充分尊重之上,重視發揮每一名員工的價值,成為摩托羅拉制勝的法寶;英特爾“二位一體”的員工培訓方式,以及“建設性對抗”的溝通方式等用人方法獨樹一幟;花旗重視多元化,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尊重個人尊嚴,IBM的“個人業務承諾計劃”、“讓工作業績來說話”、“彈性工作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用人措施行之有效,創建出一支“藍色大軍”。用人的成功成為這些跨國巨頭進入全球500強并成為各自領域行業領袖的重要原因。
總之,宮惠民所著《用人大師》一書對8家各行業500強巨頭的用人之道做了深入探討,總結出的許多用人理念與經驗值得各行業的企業學習與借鑒。
作為管理者,向著名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實踐學習,向5000年的中國古代文明學習,用著名全球500強巨頭的用人經驗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明相結合,融會貫通,在管理實踐中相互促進,必將成為惟才是舉、知人善任的用人大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教務長
張國華教授
序言三:仁者用人
《用人大師》一書,宮惠民以中國5000年的文化精粹分析全球最優秀企業的用人之道,總結出用人大師的“10大秘訣”和“用人10大忌”,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者頗有啟迪。
“仁義之師——柯達用人之道”。仔細拜讀了這一關于柯達的篇章,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欣慰。能受到肯定,是耕耘者無價的收獲。宮惠民以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詮釋柯達的人事管理,探索柯達用人之道;評價柯達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肯定“仁者無敵”的柯達價值觀。
當世界經濟普遍疲縻不振之際,中國的經濟成長一枝獨秀,后勁十足。我相信,如果中國的經濟繼續茁進,不久,將有更多有關“中國人的經營秘訣”、“中國人的管理精華”之類的著作相繼面世。很明顯,在中國經濟的一片沃土及走向小康盛世的道路上,中國人正在孕育一套有中國特色的管理風格、理念,架構及運作方式。
中國字的“仁”字,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仁”字是一個人再加上兩個人——這三個人代表的是你、我、他。當我的心里有了你,也有他,就有了人與人的關系。我們的生活里有了你、我、他,就形成了社會、部落、群體。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定需要協調,相應的也必定形成了相處、相愛、互敬、互助之道。這就生成了我們說的“仁”。
當然天地之間有“仁”,也必有“不仁”。《論語學而篇》指出,“巧言令色鮮以仁”。一個孩子在客人走了之后問爸爸媽媽:“剛才那位叔叔有事來找爸爸幫忙,說了那么多贊美夸獎我的話,那是不是你們常批評的巧言令色呀?”爸媽說:“是的。”孩子說:“那些你們說不要聽,也不能聽的所謂巧言令色,怎么聽起來那么舒服呀。”
沒錯!“巧言令色”的確能讓人如夢如癡。“能吹會蓋”的人根本不考慮他“吹”、“蓋”之后如何身體力行。而兩者都能使受用的人,無限陶醉,忘記現實,逃避真理。
“仁義之師”是百年大業之基,也是企業、創業、興業之實。
不“仁”之人,非“仁”之道,絕不能在以“仁”為本的企業文化中有任何空間。
企業的價值觀要經得起歷史滄桑,文明演進的考驗。企業的價值觀需要領導者根深蒂固地堅定信守,需要團隊上下齊心協力地捍衛執行。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這是真的,而真有“天下為公”的那天,是用半部還是全部的哪本書來治理天下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自豪地認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地球人,我們也必須自信地認同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
本書中,宮惠民巧妙而智慧地結合了中國固有文化及由西方移植的企業管理理念。尤其可貴的是年輕的宮惠民以他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化的功底,探討全球最優秀企業的用人之道,總結了中西方文化用人的共性與特性。我相信宮惠民的系列性作品,將在中國現代企業管理學中獨樹一幟。祝愿宮惠民繼續不斷地開拓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學的新領域。
此資料沒有附件可供下載
- 全部評論(0)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