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最近,隨著由福州市第一醫院招標引入的平價藥店--仁愛藥房在該院行政辦公樓一層正式開業,宣告福州零售藥店進駐醫院的序幕拉開。繼仁愛藥房之后,另一家平價藥店宜又佳近日緊跟著也開始了在福州市第二醫院內的試營業。據福州藥監部門透露,目前該局還接到了多家藥店欲開進醫院的申請,其中鷺燕醫藥有限公司在福州市精神病醫院開的壇池藥店、東南醫藥有限公司在省立醫藥開的省立大藥房也即將開業。業內人士預測,福州醫院將迎來零售藥店進駐高潮。
醫院引進平價藥店,這一行為在一些人看來無異于"引狼入室":把自己藥房的利潤蛋糕主動讓給藥店,醫院打的是什么算盤?是"醫藥分業"初見雛形,還是另有"圖謀"?近日,記者對榕城部分醫院及入駐藥店進行了調查。
藥價比醫院的低
在福州市第二醫院的門診大樓旁,"宜又佳"第12分店的招牌極為顯眼,其200多平方米的營業大廳分設了處方藥柜、非處方藥柜、保健品柜等,整個藥房與街上的藥店沒啥兩樣。可能是試營業期間,藥柜里只擺了常見的OTC藥品和少量處方藥。藥店人員稱,這里的藥價絕對比醫院的低。
在半小時里,記者就見到幾個患者拿著醫院處方,到柜臺前咨詢、買藥。一名陳姓患者說,拿到處方,到哪買藥是自己的權利,關鍵看誰的價格低、質量有保證。藥店進入醫院,方便了他們就近作比較后再決定購藥。
"目前,患者拿著處方單前來咨詢,藥店都會做登記,以了解患者的購藥需求,方便我們今后有針對性地進貨。" "宜又佳"分店店長徐公頌介紹說,雖然藥店目前剛剛裝修好,試營業不過半個多月,但客人并不少。每周一最為繁忙,幾十名患者排隊在這里買藥。
醫院稱只是補充
對于內設藥店將會跟醫院藥房"搶食"的說法,福州市第二醫院吳院長稱,這頭"狼"雖是醫院自己招進來的,但只是對醫院藥房的補充。
吳院長說,目前,衛生行政部門為遏制醫療機構"藥價虛高"和"大處方",對公立醫院實行藥品招標。受招標品種的局限,一些很實用,卻不常用的藥品就很少能在醫院買得到。醫院內設藥店就可解決這些問題。醫院缺的藥、非醫保藥品、新藥、保健品等應該是藥店的主打品種。至于合作的細節、利益的分配等,由于目前只是試業,醫院和藥店還在商討之中。
福州市第一醫院的黃峻山也認為,將藥店直接引進醫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他說,根據有關規定,醫院的藥房只能賣醫保類藥品,必須是集中招標采購中標藥品,賣出的藥也都是處方藥品。與此同時,醫院藥房也不能賣醫療器械等,在一定程度上給那些有特殊需要的病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把藥店引入醫院內,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的必然產物。
黃俊山還舉例說,那些在治療中的確需要用到一些自費藥品的患者,遇到在醫院藥房買不到相應的藥時十分麻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正是基于這一點,仁愛藥房將主要銷售一些非處方藥,如日常需要的創可貼、感冒靈以及輪椅、導尿管等一些大小醫療器械。這樣,入駐醫院的藥店正好可以成為醫院藥房的補充,讓那些到醫院看病的患者少了來回奔波之苦,還便于病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用藥。
探索醫藥分業新路
據了解,福州市第一醫院向仁愛藥房除收取租金以外,還收取一些管理費。但是這個說法未得到當事雙方的證實。
"其實,許多患者看完病后未必會在醫院的藥房拿藥,特別是一些自費病人,因為醫院的藥價始終高于藥店。與其將這部分利潤拱手讓人還不如雙方合作,除了出租場地,還可以考慮雙方合作在醫院內開一家平價藥店。"近日,另一家醫院一名負責人對記者分析說,近來平價藥店大行其道,特別是在現階段醫保定點藥店不單獨設在醫療機構,患者也可選擇到社會上的醫保定點藥店購藥的情況下,處方外流將會越來越多。若在醫院內設藥店,就可減少處方外流,醫院和藥店還可以一起得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各家醫院紛紛"請"藥店入院,是在國家倡導醫藥分業大背景下的一個探索,藥店要"上繳"一部分利潤給醫院,可以達到醫院、藥店、患者三贏。
他說,大多數公立醫院吸引的病人多是重癥病患者,目前病人自費用藥的費用比例相當高。而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相關規定,如果醫院藥品收入超過醫院總收入的一定比例,那多余的收入也將上交給財政。引進藥店,就可控制醫院藥品總收入不超過這個比例,而把可能超比例的收入,通過提成等方式,存留在醫院。
據了解,院內藥店目前所經營的藥品種類,大部分都是醫院分流出來的自費藥,且多是以非處方藥和常用處方藥為主。但按其將來的發展,內設藥店必會在品種和服務上與醫院展開"廝殺"。但是不管怎樣, 正如一名醫院辦公室負責人所說,醫院拱手讓出部分藥品利潤,可以讓醫院逐步適應市場競爭帶來的利潤陣痛,不失為對醫藥分業的初步探索。而對于覬覦醫院處方已久的藥店,正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