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電子標簽基礎知識大全
http://www.rfidworld.com.cn/jswk/news/2005614163317.htm2005中國(廣州)國際物流展覽會RFID與商業的專題論壇側記
http://www.rfidworld.com.cn/news/2005/7-19/161713.htmlRose推著購物車走入超市,在一排排貨架前愉快地選擇購物。不一會兒,Rose推著滿滿一車東西走出了超市大門,但她并不用排隊等候為購買的貨物結賬,更沒有人攔住她。
因為在經過門口的收銀系統時,Rose購物車上的會員卡報告了她的身份,RFID讀取器在瞬間識別出所有商品的數量和價格,銀行轉賬系統據此從她的賬戶上劃出了相應的金額。而倉管人員根據主機上通過RFID讀取到智能貨架的存貨信息,對缺貨的品種進行補貨。”
這是7月14~16日在2005中國(廣州)國際物流展覽會RFID與商業的專題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向觀眾展示的“未來超市”的一幕。RFID的專家們指出,目前在物流、商業零售領域已有97%的人支持使用RFID,預計今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可達30億美元,中國也將在未來的3~5年內快速推廣和使用。
中國市場規模可達15.58億元 據易觀國際最新推出的《中國RFID市場發展專題報告2005》表明,2004年中國RFID市場已經有超過12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預測今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將達到15.58億元人民幣。
“RFID在我國物流領域的應用雖然剛剛起步,但也已經有了多種形式。”深圳普諾瑪商業安全設備公司總裁柳建龍表示,從目前來看,我國應用RFID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需求、成本和標準三方面。
RFID雖然有很多不可代替的優點,但其據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成本問題。在美國,一個電子標簽的最低價格是20美分,這顯然無法應用于超市中某些價值較低的單件產品,按照目前產品包裝費用水平,只有標簽的單價下降到10美分以下,才可能大規模應用于整箱整包的商品,只有下降到3美分以下,可能應用于單件包裝消費品,而這樣的價格,只有大規模的應用才能實現。另外,
RFID閱讀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目前一臺RFID閱讀器的價格大都在幾百上千美元,一個企業需要安裝數十臺、甚至上千臺這樣的機器,這讓很多企業吃不消。因此,目前RFID只能應用于品牌服裝、家用電器、家居產品等高附價值的產品身上。
標準監管需符合國情
中國的RFID雖剛起步,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國際RFID標準組織早對這塊“蛋糕”虎視眈眈,并表示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明天的中國RFID市場。中國作為世界的制造業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費國之一,毫無疑問將成為RFID技術應用的大國。
柳建龍認為,RFID中國國家標準的制定,將最終影響著在全球銷售的中國產品在生產、物流配送、倉儲、零售、消費者、廢置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活動。“今天沃爾瑪70%的商品都是在中國制造的,中國對于沃爾瑪來說太重要了。中國對于很多公司來說都十分重要,所以他們必須和中國合作,在標準、監管方面相互兼容,相互配合。”在論壇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張梓昌博士這樣認為。
RFID帶動物流供應鏈革命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與傳統條形碼依靠光電效應不同的是,RFID標簽無須人工操作,在閱讀器的感應下可以自動向閱讀器發送商品信息,并具備了高度的數據集成,存儲信息量大;長距離感應正確識別;支持可讀寫功能。
另外,RFID還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對環境要求低等優點。RFID標簽的壽命最高可以達到10年以上,其擁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等性能;在遇到雪、霧、冰、各種污跡等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傳統條形碼的光學識別技術將會失效,而RFID依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因此受到業界的青睞。
記者手記
標準之痛
標準是技術的核心制高點,可我們卻不得不面對諸多殘酷的現實,從VCD、DVD到EVD,再從數字電視到3G,被“外強”的標準“勒脖子”成了中國人的“心痛”,而圍繞中國標準的幕后爭奪更令人“心碎”。RFID在中國應用尚未熱,標準之爭卻已狼煙四起,國外標準覬覦已久,國內派系也爭得不亦樂乎。
在建立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標準不同方法的背后,往往有著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這里面既有行政條塊分隔的利益之爭。也有企業利益之爭,因為幾乎在每個派系的背后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國內企業的影子,而這些國內企業又常常和國外利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這三種RFID標準方案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只是大家有些難以啟齒的隱憂。
“RFID標準的艱難不在于技術,難就難在各部門間的協調。”某位RFID專家曾有這樣抱怨。然而,時間經不起等待,國際標準巨頭已經蓄勢待發,國內如何能同仇敵愾,如何能樹立起一套既融入全球一體化又保持自己的話語權的標準才是當務之急,中國曾有的標準之痛不能再來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