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源:嘉興日報
--------------------------------------------------------------------------------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商業的變化尤其迅速。
擴張、升級、扎堆、血拼……“變化”無疑成了2006年嘉興商業主旋律。
而正由于其“變化”,商業頓時“搶”了我們眼睛。
先道“江南摩爾”的全新理念登場。不可否認,這個“搶錢機器”的啟動標志著嘉興商業開始進入了MALL時代——體驗式消費時代。我們極度關注的背后,其實是蘊涵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坦陳者稱,嘉興并不太有特殊地緣優勢,決定了Shopping Mall將難獲成功。
但更多人卻認為,作為高檔消費潛力巨大的區域經濟中心城市,Shopping Mall能有效阻止本地高端消費外流;而更為深層的是,可通過此增強我們這個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打造浙北商業中心,這無疑為嘉興增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由“江南摩爾”我們再來談談志向高遠的“天虹”。從商業競爭激烈的深圳而來,“天虹”定位于嘉興頂級百貨,為嘉興零售百貨業引入了“品位、時尚”的購物理念。
在品牌引進、購物環境及服務理念上,他們按照國際先進的標準規劃;品牌的配置上,更是引進嘉興稀缺的國際名品,以及精品化妝品、流行服飾、精品家居等;商場內則特設多種休閑項目,營造出一個休閑、體驗式的購物環境……
當然,還有一個商業現象不容小覷。在城市次級商圈崛起的同時,近年來,老“商圈”在建設、發展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錯位競爭。老“商圈”還是大有作為。
此種錯位競爭,既包括大型主力業態內的錯位經營,即大商場之間、大超市之間規劃、定位、特色、風格的錯位,也包括“商圈”內核心商業街上店與店之間的錯位經營,即街內店與店之間業態、商品、服務、營銷的錯位。
最后,“搶”了眼睛的還有不賺錢的生意——“血拼”,商家為何要做?
其實,他們都心知肚明,賺得多的是“人氣”——來的顧客多了,購買的幾率肯定會高些。
2006年,嘉興商業注定是一個不平靜之年。
2006嘉興商業關鍵詞搜索
A.競合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受主客觀因素制約,老“商圈”依然處于購物中心時代,即服務時代。而新“商圈”,由于“江南摩爾”項目的成功引進,嘉興已經開始邁入了一個新的消費時代,即MALL時代——體驗式消費時代。
于是,有了來自于業內的強烈聲音,新老“商圈”的交鋒并不是錯位,而必須是正面碰撞。
幾個月來,我們靜觀了這種競爭,但也看到了合作。就曾有本土百貨主力業態業已發出“一致對外,鞏固江山”的口號。
也有如此合作的理念:綜觀“江南摩爾”內所有業態、業種的輻射圈層,從“沃爾瑪”的社區圈層,到“蘇寧”的大嘉興輻射能力,從天虹的VIP專屬購物區以精品旗艦店為金字塔高端的消費客層定位,到博庫書城、五環運動,其實都沒能超脫出嘉興這個地理概念。但當這些業態、業種和摩天輪、水幕電影、多功能影城、主題樂園、美食街、賓館、夜總會統一到“江南摩爾”這個實體時,其整體輻射圈層就變了,它并不僅僅停留在大嘉興這個層面上,而是杭州、上海,抑或整個長三角。
B.升級
調整業態的經營布局可謂是今年百貨業態最大的視點。
由于進駐嘉興的百貨商場、超市不斷增加,形成激烈競爭的局面,因此大部分的商場都在經營布局上動“大手術”,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更接近各自的經營定位。
浸潤嘉興本土商業文化達18年之久的江南大廈2006年大搞“老店新開”。
“此次調整,我們忍痛割愛,放棄了餐飲營業場所、縮小了娛樂設施面積,從而使商場整體經營面積擴大了4000平方米。”自2006年3月份開始的江南大廈營業場地大規模調整與外立面改造,時常被浙江江南大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照明及其團隊提及。
此次布局大調整,是江南大廈成立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朱照明稱,“2006年的調整力度可謂為前5年之和,花費的資金高達1000萬元。”
戴夢得購物中心則對三樓商場整個層面的商品布局和經營品牌進行全面的調整。改進后的三樓商場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豁然開朗的視線、清晰寬敞的通道、時尚豐富的商品,以運動休閑為主導商品的大服飾區、內衣區、床用區,家電區還對大、小家電進行了區分,徹底改變了原先數碼產品一樓和三樓各自經營的局面,使商場整體的商品分類更為清晰。二樓的服裝商場也對品牌進行了淘汰,引進了芭蒂娜、依芙麗,麗貝卡、哈根等淑女裝。
C.血拼
凡有節日,商家都特別喜愛,而且他們很喜歡做節日的生意,有“一節頂三季之說”。
因此,節日是每個商家必盯的商機,在節日里都少不了有優惠促銷的活動,以吸引消費者。“戴夢得”、“江南”在其經營策劃中,從元旦、春節到圣誕節,不論是我國傳統節日還是西方節日,國際性的公眾假日或職業性的一些紀念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國際兒童節、“教師節”等,又或者是一些親情溫馨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特別是“五一”和“十一”黃金周,都進行針對性的優惠促銷活動,在回贈顧客的同時,自己也增加了經營額。
戴夢得購物中心曾對外宣稱,店慶三日銷售額達6600萬元;江南大廈的“合并華聯商廈7周年慶活動”銷售額較上年同期翻了兩番;同樣,天虹百貨也迎來了其開業以來的第二輪購物熱潮。
但細細盤點這高銷售額的背后,我們發現商家的利潤其實是式微的……
---------------------------------------------------
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