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
積分:3475 金幣:909
| 只看他
樓主
幾周前,唐駿去華爾街做了一次路演。在整個路演當中,××的股價提升了30%,從15塊一股變成了20塊。隨后,一家國內著名媒體登出了這么一篇報道,題目是:“唐駿用45分鐘忽悠了540萬美金”。雖然其中我確實花了45分鐘時間說服投資者購買了30萬股,但那個記者用了一個讓我難以接受的方式——說我“忽悠”了540萬美金。“忽悠”這個詞確實很不好聽,所以我打電話對他說,你怎么可以這么寫唐駿呢?這不是把我的形象毀了嗎?他說,唐駿,你不知道,老百姓根本不懂你們這個行業的事,什么上市?你們做老板的人才會說上市,融資也就是做資本的人才知道;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只知道圈錢,說你忽悠人家錢是好聽的,沒有說你騙人家錢就已經很好了。
他還說,媒體的目的就是把信息傳遞給每個人,所以要吸引人的眼球,要讓文章寫出來有人看;如果我寫唐駿花45分鐘融資540萬美金,有人看嗎?除了你和我,沒人看!我想,這確實有道理,翻看一下報紙,什么新聞傳得最快?一定是八卦新聞。所以要想炒作,最好是來點緋聞。還好我沒什么緋聞。
所以做企業真的很難,想把企業變得有名一點,又希望緋聞少一點;但是緋聞少一點知道的人就更少了。由此,我們引入今天的話題:未來企業營銷的手段是什么。人們在生活中常常感覺很壓抑,希望有自由的空間放松一下。放松的方式很多——當然我堅決反對低級的放松方式。讓人放松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娛樂。不娛樂不行,傳統的營銷模式肯定在今日市場中走不下去。
我給大家講一個八卦的故事。我在微軟時,經常有機會跟蓋茨交流,他比我們娛樂得多。我就通過營銷的方式跟他講。
我說,世界上很多人在研究宏觀經濟,估計沒什么人能研究透徹,除了我之外!看一下上世紀整個80年代的經濟,日本經濟從0.5%的低速增長,到1985年開始5.3%的高位增長,發生了什么呢?有個事件,經濟學家們忽略了,有個人到了日本。到了1990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日本經濟一下子全面崩盤,發生了什么?什么都沒有發生,只是有一個人離開了日本。美國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也是處于低迷狀態,但是到1990年,一下子萌發起來了,微軟、英特爾、思科等一系列高科技企業帶動了經濟發展。只發生了1件事,有個人來到了美國。我知道,這跟這個人沒有太大關系,但是沒辦法。1997年10月30號,他離開了美國,美國道瓊斯指數當天全面下跌23%。你們去查一下,就是那一天。這個人就是我!我唐駿離開了美國。我知道這跟我沒太大關系,很多人也不承認跟我有關系,但是所有的事件聯起來,很難想象跟我沒關系。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蓋茨聽。別看這些人富有,他們沒有什么精神寄托,可信神。我說,蓋茨你想一下,微軟是什么時候開始發跡的?是從Windows 95的時候才從傳統公司變成公眾性公司;我唐駿是1994年加入的微軟。他越聽越覺得神。所以當我離開微軟時,他來找我說,你對我們公司很重要。微軟是一個很強的公司,但再強也強不過日本、美國、中國這樣的國家。蓋茨想了一個很妙的辦法:“就是讓你在微軟掛名,授予你終身的榮譽總裁。”過去微軟走了那么多人,唯一被授予終身榮譽總裁的就是我唐駿。所以作為員工,也需要營銷自己,不光為了企業營銷,個人也需要營銷自己、打造自己——有各種各樣的方式,當然不一定都要學唐駿的“宏觀經濟”。
我再講一段我帶蓋茨見江總書記的故事。2003年2月27號,我安排蓋茨去中南海見江澤民。江總書記跟蓋茨說:“再過幾天,我就會把中國的國家主席、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位置讓給下一代領導人胡錦濤了。你將是我作為國家主席正式會見的最后一位外國客人。我來會見你出于國家利益,也是出于私人感情。”他說:“昨天,我的小孫女問了我一些天文、地理方面的問題,比如行星之間的關系。這就讓我想起一個問題,微軟是什么?微軟是天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我們非常敬仰它;但是蓋茨你要知道,微軟在整個星空當中畢竟是一顆行星而已,而我們中國是一個地球。”我真地很佩服江總書記,他用隱晦的方式告訴蓋茨:微軟公司對中國來說是什么?是一顆行星;這個星很閃亮,但對地球來說,多一顆星、少一顆星重要嗎?不要把自己定位得太高,外國企業并不是世界的救世主。
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怎么來定位自己嗎?其實江總書記在做什么?我覺得就是在做營銷。事后,我怎么琢磨怎么覺得我們江總書記很娛樂——他找到了一種很好的方式,用太陽、月亮、行星的模式告訴蓋茨,我親自見你,中國似乎把微軟公司抬得很高,但是微軟只不過是一顆行星而已,這就是營銷!
- 該帖于 2007-3-3 23:59:00 被修改過
---------------------------------------------------
放逐的博客地址 http://blog.linkshop.com.cn/u/fangzhu/index.html聯系QQ:798866204
放逐
積分:3475 金幣:909
| 只看他
2樓
今天凌晨3時,偶又遇到一篇《“武林”至尊,唯數金庸;風行天下,誰與爭鋒。》
姓名:金庸
原名:查良鏞
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寧
1946年進入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
1955年在《新晚報》發表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72年9月《鹿鼎記》連載完結,金庸宣布正式封筆
20年間先后完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經典武俠小說
經過10年的修訂,一套15種共36冊《金庸武俠小說全集》終于出版完畢。
從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到販夫走卒,從黃土高原到美利堅,各個階層各個地方,到處都有“金庸迷”。從來沒有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鏞的武俠小說那樣廣受歡迎。 有人甚至說他是武俠小說創作的“真命天了”! 中國武俠小說百年發展的壯麗風景,由“十大宗師”的作品構成;而當中最為輝煌的當是查良鏞、古龍、梁羽生、三位大師的新派作品;而其中又以查良鏞的武俠小說為巔峰。
這正是:“武林”至尊,唯數金庸;風行天下,誰與爭鋒?
1973年春,查良鏞應國民黨之邀去了臺灣,還與蔣經國見面會談。蔣是“金庸迷”,但他與查良鏞所談的,并非武俠小說,而是時政國是……
查良鏞在金門看到:地底的坑道縱橫全島,大卡車和坦克車通告無阻,地上、地下,到處都是炮位和機關槍陣地……
“我這一生如能親眼見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出現,實在是畢生最大的愿望。”
鄧小平重新執政后,中共向查良鏞發出信息:邀請他回大陸訪問。查良鏞,向中方提出一個要求:想見鄧小平。報告很快送到鄧小平那里。鄧小平看到報告后,在報告上寫下批示:愿意見見查先生。見面時,鄧小平笑口盈盈地說:“對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了!”一個是著名政治家,一個是知名政評家,兩個人談起政治,當然不會流于一般的敷衍,政見和才智充分地表露出來。
1984年9月,中英草簽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香港從此進入加歸祖國的過渡期,而查良鏞有一段不尋常的、掀起不少驚濤駭浪的歷史也行將開始。
1985年6月,中方委任查良鏞當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草委第一次全體會議,查良鋃登臺發言,他以《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為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宣言。 發言完畢,掌聲熱烈。雷潔瓊拉著查良鏞的手,稱贊說:“你的發言好極了!”
在《明報》創刊30周年、查良鏞65歲那年,他下決心淡出江湖。
1992年底,新上任的港督彭定康拋出“政改方案”,引發中英新一輪政治風波,中方彭定康為“香港的千古罪人”。查良鋃對香港將來的政治制度有一貫主張,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忍不住又“重出江湖”,筆戰彭定康……
1993年3月,查良鏞在北京會見了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查先生是久仰了,今日初次想見,我們十分歡迎……你的小說中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地理背景、中國文化傳統、人情風俗等等。”江澤民說。 兩人談政論文,話題廣泛。
(后為了在自己博客里發,能通過站點檢查,忍痛刪了些 ,這才成功。)
真不知何故?
---------------------------------------------------
放逐的博客地址 http://blog.linkshop.com.cn/u/fangzhu/index.html聯系QQ:79886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