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 2007-04-04 19:34 | 只看他
樓主
E都市的特點在于商業模式上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幾乎任何行業或者領域都可以在它搭建的平臺上找到合作機會。 古狗公司(Google)推出三維地圖服務Google Maps之前,在杭州,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就已經著手開發本土的三維仿真網上交互性城市—E都市。雖然和Google公司、微軟公司(Microsoft)等巨頭相比,E都市目前的應用要顯得粗糙和稚嫩得多,但是它所展現出的巨大潛力讓很多人為之著迷。 創辦聯商網時,龐小偉27歲。5年左右的時間,這個面向零售行業的門戶網站,每年盈利數百萬元。但龐小偉并不覺得滿足。“我已經32歲了,未來的20年我還能干點什么?”龐小偉對記者說。“問自己/一再問自己/離理想有多遠/為垂淚的眼/為不安的唇……”從他早期寫的詩中,看得出龐小偉對激情和戰斗其實一直滿懷渴望。 2005年中,當帶著稚氣的孫海濤敲開他的辦公室大門時,龐小偉眼前一亮。以三維仿真為基礎,在虛擬的世界里建立一個交互的真實世界—E都市,這個計劃聽起來真是新鮮、有趣而又相當富有誘惑力。 從2004年3月開始創業,經過近5個月的撲騰,孫海濤只剩下不到10萬元的初創資金。無奈中,他坐著朋友的車,打著領帶,在炎熱的上海向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尋求合作,但遲遲得不到答復。心急火燎的孫海濤決定回杭州找資金。當他和龐小偉談完E都市的計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辦公室所在的破舊商住樓時,孫海濤沮喪地覺得沒戲了。第二天,他打起精神準備尋找其他風險投資商時,意外收到龐小偉回復的郵件。孫海濤樂了,心想這下有戲了。 沒過幾天,龐小偉帶著副總到孫海濤的辦公室實地考察。龐小偉非常欣賞這個“眼神干凈,敢于做夢”的年輕人,而孫海濤也對“沒有架子,不急于賺錢”的龐小偉非常有好感。于是,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內,雙方一拍即合,簽訂了投資協議。 三維地圖搜索 和仿真城市的巨大構想相比,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阿拉丁公司”)開發的E都市目前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可以實時查找的三維地圖。當用戶在E都市的“本地搜索”長框中敲入“徐家匯”時,大到商廈、銀行,小到公交車站,地鐵出口,徐家匯商圈內的各項地理信息都會詳細地羅列出來。不過,這聽起來并不稀奇,圖行天下(go2map.com)、圖易網、我要地圖網等都能提供類似的服務。 E都市真正吸引眼球的是它提供的三維地圖查找功能,當一幢幢熟悉的高樓大廈,以仿真方式呈現出來,給人一種新奇的感受。一名杭州用戶在E都市的論壇上留言說,“當我媽媽看到地圖上的‘家’時,第二天就將這個網站推薦給了全辦公室的同事。”而且,用戶可以直接用鼠標拖移和放大地圖,周邊小餐館,甚至街頭面包店的信息都能一一檢索到。 在制作上,和GoogleEarth采用了航拍和衛星地圖,然后用激光掃描建筑物的高度和寬度不同,“土槍土炮”的E都市使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統(GIS)平面地圖,然后通過人工采集方式拍照,建模和上網。 為了在地圖上清楚地標注出每一棟樓的準確信息,阿拉丁公司的素材部不得不每天奔波在各條道路上。通常,每一個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要拍攝到樓宇3個面以上的照片,并盡可能獲得樓宇的真實名稱,而不是“馬馬虎虎地將樓頂上的廣告牌名等同為樓宇名”。之后,制作部將采集回的數據、表格和照片,還原到一個模型的環境,再利用技術部開發的后臺管理軟件,將各個孤立的單視角3D模型無縫集成在一起后,移植到IE游覽器里面,用戶就可以進行交互式的訪問了。 盈利困惑 地圖搜索只是E都市的基本功能,它真正的特點在于商業模式上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幾乎任何行業或者領域都可以在它搭建的平臺上找到合作機會。比較簡單的合法方法就是,繳納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費用后,任意一家商店就可以將自己的圖片、地址、電話、經營內容等信息放到E都市的電子地圖上,以此吸引更多的顧客來光顧。這項被稱為“地圖標注”的業務,由代理商全權開發,現在已經能夠給E都市帶來一筆小小的收入了。 但是,要想維持公司的運營,僅靠“地圖標注”這項業務顯然是不夠的。“現在我們已經開發了杭州、上海、溫州等網上城市,接下來我們還想建北京、廣州、深圳等八九個大城市。只有擁有足夠多的城市,合作的市場空間和利潤才會成倍增加。但是每建一個城市都要提前投入大筆的資金,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孫海濤苦惱地說。 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阿拉丁公司決定采取“你付費,我造城”的方式,向一些暫時無法涉足的二級城市“賣工程”。當合作方付費之后,將得到E都市的軟件和做城市模型的技術標準,之后的運營由合作方自行承擔。2005年5月,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推出的虛擬“佛山之城”出現在市民面前,引起了各方關注。相比其他城市,虛擬佛山在一些小的細節方面更為精致。不斷變換的廣告牌、模擬的汽車與人群,都帶給網友一種新鮮的體驗。 現在,阿拉丁公司已經銷售了60多個城市工程,每個工程的收入從30多萬元到60萬元不等。而來自各方要求合作的信息還在不斷涌過來。“要建的城市太多了,我們簡真來不及造。有一家公司2006年底已經下了訂單,預付了資金。但我們要到2007年3月才能交付項目,雖然我們現在已有300人的規模,采集數據的素材部也有近100人。”孫海濤表示。 但是“賣工程”畢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賣掉一個就少一個。而且“賣工程”所得的收入也僅僅能夠彌補阿拉丁公司的日常開銷。 找到成熟模式 “如何打造成熟的盈利模式?如何確立核心競爭優勢?”成了一直盤旋在孫海濤心中的兩大問題。而這也是所有依賴于Web 2.0技術的公司不得不思考的命題。一次偶然的機會,孫海濤見到了維眾創業投資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毛向輝,這是一次讓孫海濤茅塞頓開的談話。 “一個真正的Web 2.0公司,要充分體現開放和互動的精神。”毛向輝說。他舉例道,E都市可以和就業、房地產、餐飲等網站建立聯盟。這樣做,除了會給E都市的網站帶來更大流量,還將帶來很多增值服務的機會。比如E都市可以和移動通信服務商合作提供地址查詢功能,并收取一定的費用。只要用戶輸入相關查找信息,他的手機很快就能收到一張標有地理位置的圖片,方便他來辨別道路。 從毛向輝的談話中,孫海濤悟出,加強與各方的合作,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將有助于E都市獲得大量有黏性的用戶,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 2005年10月,E都市開放了自己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接口),鼓勵更多的技術專業人士以及合作網站將自己的商業設想與E都市結合起來,創造更加多樣化的應用。E都市一名工程師認準這是個不錯的機會,他甚至辭職辦起了“停車無憂網”,并掛靠在E都市上。現在,網友只要用鼠標點擊仿真城市上飄浮著的紅、黃汽球,就能查到辦公樓附近的車位信息。“如果合作網站做得夠大夠好,將來我們有可能會將他們收購過來。”孫海濤表示。 Google公司、微軟公司等早就開放了自己的API。微軟公司的“MSN虛擬地球”服務還集成了在線剪貼版,用戶可以邊搜索邊記載。另外,該服務還增加了類似于Wiki(一種超文本系統)的特征,允許用戶向數據庫中添加相關信息。基于Google Maps現在也有很多有趣的服務,如城市油價行情分析,顯示當地的交通狀況和天氣情況,哪些地方有房子待售或出租等。 除了加強與合作伙伴的互動,2006年,孫海濤將基于E都市平臺,重點發展同城C2C模式。在和杭州等城市的一些網站接觸后,孫海濤發現,它們的很大一筆交易收入來自同城電子商務。而且,就算在同一座城市,用戶和臨近區域商戶的交易成功率往往要大于更遠地區的。“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同城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通過E都市的標注提示,你可能很容易就會發現相鄰樓層的白領在上班族的身份之外,還是個不錯的小老板,兼賣精致茶具等商品。如果你有興趣,下班了順便逛一逛,說不定就成交了。”為了加強用戶之間的互動性,提高成交率,阿拉丁還將在E都市中嵌入一個即時通訊工具,當你對對方的任何貨品有疑問時,馬上就能通過即時通訊工具聊天,獲取信息。 盡管E都市有很多盈利的可能,但到底什么是主營業務,如何盈利,孫海濤的解釋聽起來還有些不甚清晰。這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我們想做和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苦惱的是如何辨別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又是能夠帶來核心價值的。” 圈內人看E都市 編者按:作為一個草根企業,E都市對模式和未來發展的思考既有其個性化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E都市究竟應該如何走,才能成熟壯大起來,風險投資商、分析師、成功創業者的觀點各不相同。 IDG技術創投基金投資經理高翔:不看創業激情,只看內容服務 提供和地圖相關的本地服務是未來熱點之一。但是二維也好,三維也罷,表現形式只是一個方面,關鍵還是要看內容,看它到底給用戶提供了什么樣的信息服務。 對剛起步的創業公司來說,激情固然可貴,不過我們更看重的是你是否能獲得大量有“黏度”的用戶,以及是否能創新性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南春:誘惑太多未必是好事 其實和分眾傳媒公司當年面臨的市場相比,現在找風險投資(VC)的難度已經小多了。如今是VC過熱,而不是項目過熱了。 E都市的項目特點決定了它有很大的開放性,機會很多。但是誘惑太多,選擇太多,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我覺得商業模式還是簡單明晰點好。一個公司的產品線可能很長,但我想,將來真正能賺錢的,可能只有一種。曾經有人對我說,你可以把屏幕做成這樣或者那樣,占領不同的領域。但是我還是決定只專注一個特定市場。中國不是有這么句老話嗎?一招鮮,吃遍天。 易觀國際咨詢公司高級分析師孫立林:地圖服務要跨四道檻 地圖服務在中國要發展起來,還要跨過四道檻。 首先,數據采集機構不夠。更新數據和維護數據的成本非常高,這對于資金不太雄厚的公司來說,是非常大的瓶頸。第二,實時性不夠。在中國,由于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的存在,影響了數據共享,也影響了用戶實時性的體驗。第三,廣泛化的地圖服務。矢量圖一定要疊加影像圖,才會有價值。因為地圖一定要和服務行業的商家合作,提供他們的信息,這就需要有很直觀的影像圖。而目前這一點在國內很難做到。 第四,中國的用戶習慣為娛樂服務付費,卻不習慣為應用服務付費。 目前不管是E都市,還是其他的地圖網站,現在都在演化期間,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關鍵要在不同的細分市場找到機會,找到生存的空間。 維眾創業投資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毛向輝:市場歷練還不夠 E都市和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分眾傳媒公司”)的不同在于:分眾傳媒公司是必要條件,因為電梯是每個人都必然會看廣告的地方,它的模式很清晰;E都市是充分條件,出于習慣,人們查看地圖時不一定要通過E都市。但E都市也有自身的優勢,通過習慣的培養,人們也許會依賴它查找地理位置。或者通過品牌的塑造以及多項應用的集中,吸引大量的用戶。我覺得阿拉丁公司的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從技術和創意來看,E都市將類似游戲的界面、3D和地圖結合到一起,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且這個平臺能支持各種商業服務,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這種方式?有多少人天天上網站去看?如何提供用戶的“黏度”?要解決這些問題,E都市和外界的互動還要大大加強,要有更為開放的心態。 阿拉丁公司正在變得越來越像一個Web 2.0的公司。作為一支年輕的團隊,他們有靈動的精神,能迅速適應外界的變化。而且在技術開發和內部流程方面,要超出國內其他團隊。我經常會和他們交流一些管理經驗,感覺他們在商業運營和資本運作方面還比較欠缺。所以他們還需要到市場上去磨練,經歷一些教訓。 - 該帖于 2008-2-29 21:11:00 被修改過
--------------------------------------------------- ALAN
發表于 2007-04-04 21:11 | 只看他
2樓
我個人建議利用數據庫進行套pAI-正式版/商業版/游戲版/個人版等不同版本
商業版例如將聯商網的商業地產和E都市--三維地圖特別是杭州和上海的聯系起來,展開辦公樓和大中型商場的招租廣告等相關各類業務
游戲版例如學習著名的美國第2人生網絡游戲和臺灣大富翁游戲進行結合嫁接的本城版
http://secondlife.com/
個人版登陸客可以登陸后,在地圖上用動畫記錄自己每天的的生活工作日記,或者模仿城市3000的游戲經營城市改造城市按照自己愛好重新命名各道路建筑等等- 該帖于 2007-4-4 21:28:00 被修改過
--------------------------------------------------- ALAN
發表于 2007-04-04 21:37 | 只看他
3樓
但3D模型制作速度太慢,沒有對手http://www.city8.com/的開車360攝影技術更新速度快
其他競爭對手 http://www.mapok.com/
--------------------------------------------------- ALAN
發表于 2007-04-04 21:45 | 只看他
4樓
http://gz.o.cn/的技術好象和E都市一樣
http://gz.o.cn/ 廣州三維地圖,廣州3D地圖,廣州立體地圖
http://bj.o.cn/ 北京三維地圖,北京3D地圖,北京立體地圖
http://sh.o.cn/ 上海三維地圖,上海3D地圖,上海立體地圖
http://wuhu.o.cn/ 蕪湖三維地圖,蕪湖3D地圖,蕪湖立體地圖
http://cz.o.cn/ 常州三維地圖,常州3D地圖,常州立體地圖
http://yiwu.o.cn/ 義烏三維地圖,義烏3D地圖,義烏立體地圖
http://zhongshan.o.cn/ 中山三維地圖,中山3D地圖,中山立體地圖
參考資料:http://www.o.cn/
--------------------------------------------------- ALAN
發表于 2007-04-04 22:05 | 只看他
5樓
E都市和都市圈難道是姐妹網嗎
--------------------------------------------------- ALAN
發表于 2007-04-06 20:51 | 只看他
6樓
透視“第二人生”
http://www.ciweekly.com/article/2007/0406/A20070406526262.shtml
--------------------------------------------------- ALAN
發表于 2007-04-06 21:14 | 只看他
7樓
感覺通過立體地圖向親友家發賀卡,向GF家求婚送花氣球情書什么的,餐廳送外賣,街上發廣告DM,開車兜風甚至開直升飛機逛街等等生活上都比較難實現或者不好意思作的現在在網上都可以實現,并通過電子郵件或者短信通知對方看立體地圖
--------------------------------------------------- ALAN
發表于 2007-04-06 21:20 | 只看他
8樓
還有市民對當地某地方市容/環境/治安/衛生的反映等等
商場的選址等等
--------------------------------------------------- ALAN
發表于 2007-04-06 21:58 | 只看他
9樓
還有被動遷的老字號名店可以在原址開網店,讓找不到他們新址的顧客進行網購
概要找人用途,當年的老同學,動遷的老鄰居,曾經的老同事在曾經共同生活工作學習過的建筑貼尋人啟示
--------------------------------------------------- ALAN
發表于 2007-04-06 21:59 | 只看他
10樓
“第二人生”對人類現實社會的影響可能是顛覆性的。
亞當·帕斯克(Adam Pasick)是路透社駐倫敦的一名記者,在路透社做了多年的技術和媒體報道工作之后,亞當被派去報道一個新的領域,在那個領域里他的名字是亞當·路透(Adam Reuters)。
亞當·路透的生活與工作雖然與亞當·帕斯克一樣,仍然要和形形色色的采訪對象聯系、溝通,不過,在他所關注的這個世界里,可以瞬間完成長途出差的任務,比如從倫敦到紐約。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這千真萬確是存在的事實。亞當·帕斯克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而亞當·路透則生活在一個叫做“第二人生”的互聯網虛擬世界里,雖然他們實際上是同一個人。
亞當并不孤單,最近路透社在“第二人生”報道隊伍里又新增了兩位剛剛從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的研究生,而且有時候,他還會在自己那間時尚的辦公樓里碰見他的父母,但他只能以亞當·路透的名字和他們打招呼。
不僅僅是路透社,越來越多的媒體,甚至現實社會中的許多個體和機構都開始關注虛擬社會的這個“第二人生”。
另一個社會
如果僅僅把它看作是一款三維視頻游戲軟件的話,要了解它并不困難。只需登陸網站secondlife.com,注冊帳號下載“第二人生”的軟件,就可以在電腦上暢游這個世界了。在這個世界里,你可以與其他用戶在線聊天、互相添加為好友、語音通話,也可以使用一種叫做林登幣的虛擬貨幣與其他人進行在線交易。
與二維互聯網相比,三維的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更進一步。Avatar(代表用戶的圖像)可以被調整的非常像真實生活中的外形,可以做出大笑、生氣、喝酒等多種表情和動作,甚至有一種專門的跳舞球,可以讓使用它的人們成雙成對翩翩起舞。
但是,“第二人生”又并不僅是一款游戲。
在“第二人生”里的交流體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二維互聯網上人與人之間的發貼子、發郵件、即時通訊交流等互動方式。《連線》雜志專欄作者Regina Lynn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三維空間里生活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當語言無法表達你的意思的時候,可以通過動作等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你可以直觀的看到人們如何與自己的朋友互動,如何處理外來的誘惑或者甩掉陌生人的騷擾,其它Avatar的興趣愛好以及喜歡把錢花在什么地方等。”
“第二人生”給了人們觀察社會、人性的一個新的角度。“也許在虛擬身份的掩飾下,人們更為自然,顯示了更多人性的本質的東西。”Julia Humphreys的真實身份是一個住在倫敦的文學博士,她發現在“第二人生”里,聚集人群最多的地方往往是酒吧、俱樂部或者賭博、玩游戲的地方,而諸如博物館、畫廊、書店等展示人類精神文明的場所卻往往人跡罕至。
自由的平臺是“第二人生”魅力十足的關鍵。“第二人生”的技術開發商是林登實驗室,該實驗室CEO菲利普·羅斯戴爾(Philip Rosedale)表示,“第二人生”采用自由平臺戰略,林登實驗室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并不干涉這里的正常運轉,平臺的概念吸引了來自政界、商界以及教育等各個領域的機構以及個人的興趣。
2007年1月4日,虛擬的美國國會山正式在“第二人生”開放,并設有常駐新聞發言人。美國總統競選人馬克·華納是第一個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政客,并接受了“第二人生”全職記者Hamlet Au的采訪。哈佛大學的法學教授在“第二人生”上課,瑞典外交部旗下的研究機構入住“第二人生”,為人們提供辦理赴瑞典簽證的各種咨詢服務。
在這個虛擬的空間里,雖然還沒有國家,但是同樣存在持有不同意見的政治團體、維護安全的警察體系。其中一支神秘的叫做“第二人生解放軍(Second Life Liberation Army)”的組織,據稱為居民們爭取基本的政治權力,主張“第二人生”里的事情應該由全體公民投票表決,反對林登實驗室的“獨裁”。為了防止“第二人生”變得過于商業化,該組織曾經策劃過在American Apparrel大廈前抗議,該組織甚至會打擊進入大廈購買衣服的Avatar,導致Avatar離開大廈從而阻止交易的發生。后來大廈擁有者修改了腳本,阻止了這一“武裝事件”的發生。
上帝七天造人,而無數普通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參與締造“第二人生”這個虛擬世界。“第二人生”從一開始,就設立了和任何游戲都不一樣的“游戲規則”。林登實驗室首席技術官Cory表示,在“第二人生”里,用戶可以利用一種叫做PRIM的基本原材料,進行任何形狀物品的設計。用戶還可以自己編寫程序腳本,讓物品實現各種動作。這一點不同于常見的“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G)”,那類的游戲規則通常由游戲公司設定,玩家只能被迫使用現有的工具而無法創造。
林登實驗室明確表示:在“第二人生”的世界里,凡是用戶制作的物品,所有權力都歸屬本人,即使林登實驗室也無權干預。這種給用戶最大的創作權力和對個人物品所有權的承認,無疑激發了每一個參與者的創作激情,從而發揮最大才能來建設這個龐大的虛擬世界。
“第二人生”的世界由于用戶的參與創造而充滿了神奇和不可預測的魅力。
財富新規則
正如它的名字所預言的那樣,“第二人生”給居住在這個虛擬世界里的居民帶來了實現“發財夢”的機會。如果你擅長三維圖形設計,你完全可以設計出漂亮的沙發、家具或者其他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物品,然后拿去銷售;如果你有廣泛的人脈關系,那么你可以承擔某項龐大的項目協調工作:比如為某個大公司建造一座大廈或者舉辦一場盛大的新聞發布會,找來合適的人才,在指定的時間段里完成任務。
林登實驗室列出了長長一串在“第二人生”中已經存在的職業,其中包括:寵物制作商、自由代碼編寫員、個性Avatar設計師、導游等等。目前在“第二人生”里最賺錢的三個行業是:房地產、色情服務業和博彩業。
2006年被《商業周刊》作為封面人物報道的德國女教師艾林·格雷夫,是全球第一個在虛擬世界投資而成為百萬富翁的人。自2004年以鐘安社的名字加入“第二人生”以來,通過購買土地、蓋建大樓之后再轉手賣出的虛擬地產生意,她賺取了3億林登幣(合美元約110萬元),被媒體稱為“虛擬世界的洛克菲勒”。
英格蘭一位居家父親克里斯·米德創建了“夫婦動畫”程序,可以讓兩個Avatar跳舞或者擁抱。結果這個小發明備受歡迎,一周之內就賣掉了上千個,他一年就獲得9萬美元的收入。
最奇妙的事情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居民用一種看不到的貨幣完成。林登實驗室從2005年底推出一種虛擬貨幣“林登幣”,供居民們交易使用。該貨幣可以直接和美元兌換,居民可以用信用卡等購買,兌換比例隨市場行情變化而變化。2006年11月,林登實驗室開始在“第二人生”的網站上公布該貨幣兌換比率,從而引發了人們對于虛擬貨幣以及虛擬經濟體的爭論和探索。
德勤公司公布的《TMT趨勢2007:媒體預測》報告顯示,虛擬世界交易的現實價值將在2007年保持上升勢頭。有人估計,“第二人生”單日的交易價值為26.5萬美元,平均每月營業額單月遞增15%。按照這種增長速度計算,2007年“第二人生”的總體GDP將會接近7億美元,“第二人生”的經濟影響力將不容忽視。據估計,全球的虛擬世界經濟總值大約為10億美元。
隨著“第二人生”的用戶數量劇增,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并試圖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最先試水的是媒體以及廣告類公司。這類公司紛紛在“第二人生”里開設辦公室,從而可以掌握快速變化的數字媒體帝國的脈搏。里奧·伯內特環球公司首席創意官Mark Tutssel坦言:“為了探索新世界,你首先必須得住進去。”
“第二人生”并不是徹底拋棄了二維互聯網的激進革命者。它巧妙的利用了二維互聯網的文本信息豐富的優勢,在很多物體上,用戶只需輕輕點擊鼠標,即可進入二維網站的網頁。American Apparel 于2006年6月在“第二人生”里開設了一家虛擬店鋪,成為第一家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的公司。該公司的網絡編輯表示,公司在這上面的花銷一點都不大,公司無需雇用銷售人員,顧客只需點擊他們想購買的產品,然后在線完成交易即可。這樣的成本幾乎類似于一個網絡橫幅廣告的費用,但卻引起大量的媒體關注。
包括IBM、戴爾、Sun、耐克、索尼博德曼、豐田等在內的許多大公司陸續入住“第二人生”。其中尤以IBM的投資引人注意。2006年11月,IBM公司在“第二人生”里的虛擬太和殿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CEO彭明盛宣布,IBM將投入1億美元用于建設虛擬世界里的項目。
2007年1月份,IBM全面啟動了由首席技術官歐文·伯杰負責的“三維互聯網和虛擬世界工程”。IBM計劃對公眾開放公司買下的12塊島嶼,希望這些地方能對培訓、會議、交易以及其他商業活動有所幫助。為了讓用戶了解這些島嶼的情況,IBM開發了一套自動導游系統,用戶只需登陸一列IBM火車,就可以完成對12座島嶼的參觀。
歐文·伯杰表示:“現在看‘第二人生’,最可能的投資回報方式就是電子商務。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在這12塊島嶼中,IBM與全美最大的百貨零售連鎖店Sears合作,布置了家用電器的展示房間,用戶在參觀的同時,可以直接點擊感興趣的產品,即可進入該產品的Sears網站鏈接,直接在二維互聯網里完成交易。
彭明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類似“第二人生”這樣的三維互聯網“代表著互聯網進化的下一個階段。”
當然,并不是只有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獲得成功的大公司才能獲得機會,一些創業型的小公司同樣可以找到機會。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Vivox公司,是一家為在線游戲提供VoIP服務的公司,該公司已經在“第二人生”里到處設置自己的三維電話亭。而將American Apparel成功引入“第二人生”的廣告公司Ad Option,雖然成立只有一年,但是由此獲得了五六家其他公司的賞識,并成為它的簽約客戶。
超越現實
“第二人生”不僅僅是對現實生活的模擬,在這個世界里,出現了很多現實生活里并不存在的事物,人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這里得到發揮,大量帶有智力勞動特征的產品被制造并生存在這里。雖然一旦脫離“第二人生”的環境,這些東西的價值將不復存在。
在不同背景的人看來,“第二人生”蘊含著不同的意味。研究政治學的丁安,原本是一家傳統媒體的編輯,2006年9月無意中接觸到“第二人生”之后,他對“虛擬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今他已經加盟國內從事虛擬世界研發的HiPiHi公司。在他看來,“第二人生”里所發生的一切,正是“一部尚未書寫完成的自由市場經濟史”。真實社會的經濟發展史是用了上千年的時間慢慢發展而來的,而在“第二人生”里,這個過程將會因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而濃縮為短短數年。
而在北師大哲學系教授李建會看來,如果把構成世界的最本質要素看作是信息而不是物質,不同的物理過程是不同的處理信息的算法的話,“那么我們就不難理解‘人工生命’也是和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生命完全等價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第二人生”里的一個個虛擬的Avatar已經被賦予了生命的特征,而這也正解釋了為什么人們一旦掌握了使用方法以后,就總是控制不住的想去“第二人生”里轉一轉的原因。
2007年1月召開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來自全球各地的工商巨子曾經探討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類似“第二人生”這樣的虛擬世界將會傷害哪些傳統的行業呢?雖然最后并沒有結論,但在時間成本固定的情況下,如果人們在虛擬世界里呆的時間越長,他花在現實社會里的時間當然就會變短。對于那些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而賺錢的產業,比如娛樂和媒體公司而言,似乎受到的沖擊會更為明顯一些。
當然,這些媒體娛樂公司也會巧妙借助虛擬世界的力量。前不久,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最新力作《斯巴達300勇士》在“第二人生”里舉辦了推廣活動。除了普通的海報展示以外,華納還免費給用戶提供演出服裝,并在“第二人生”里放映電影預告片,賺得了不少的人氣。
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里描寫了一個叫做“Metaverse”的虛擬世界,這是一個和現實世界平行的空間,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但卻總是人來人往,15年后,在“第二人生”的世界里,我們依稀看到了這個Metaverse的存在,而這一切,都因互聯網的存在而存在。
幕后締造者
很多人認為“第二人生”是典型的“一夜成名”。在2006年吸引了400萬的用戶之后,大量知名大企業開始入駐,主流媒體競相報道。但事實上,早在1999年,菲利普就放棄了互聯網流媒體技術提供商RealNetworks公司CTO的職位,開始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的征程——建造一個虛擬世界。在默默無聞艱苦創業的六年里,他像堂吉訶德似的堅信,自己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菲利普從小就對技術類的東西感興趣。17歲那年,他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靠著給汽車交易商和建筑公司做數據庫系統賺來的錢,完成了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物理專業的學習。畢業后,他和同學一起創建了FreeVue—一家做低碼流視頻會議系統軟件的公司。
1996年,菲利普將公司賣給RealNetworks并加入該公司。在那里,菲利普積累了和別的工程師合作構建龐大系統的經驗以及管理經驗。1999年,菲利普重回舊金山,在Linden Alley創建了同名新公司——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他要創造的是一個自然生成的復雜的互聯網系統,依靠人們的參與和一套經濟體系的推動而運轉。
沒人看好這個創意,投資者認為這只是個概念,沒什么實際意義,不僅技術上實現起來非常困難,而且對用戶的技術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都建議他改做視頻游戲。在菲利普自己投入100多萬美元之后,蓮花軟件的創始人米切爾·卡普爾(Mitch Kapor)在2001年成為第一個投資人。
2002年2月,“第二人生”第一次進行了公開展示,最初公司員工很少,大家多以研究此項目為樂趣,但是當公司發展到了30人的規模時,壓力就大了。2003年6月,公司將“第二人生”作為一項在線商業服務推出,由于外界對“第二人生”的了解并不多,參與的用戶很少。
2003年底,公司不得不進行裁員,連菲利普本人都以為公司就要垮掉了。此后,公司改變策略,宣布用戶個人對自己創造的物品享有所有權,可以用來交易,用戶從林登實驗室購買的土地也可以進行轉手交易,幾個月后,公司收入達到數百萬美元。
2004年6月,新版本的軟件幾乎可以讓用戶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2004年10月,公司獲得了來自Benchmark Capital公司以及eBay創始人皮埃爾·歐米蒂亞的Omidyar Network公司的800萬美元投資。而在公司獲得發展的同時,消費者電腦硬件的配置,特別是圖像顯卡和網絡帶寬的提升,為“第二人生”的火爆奠定了基礎,這些都為“第二人生”大躍進式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互聯網周刊)
--------------------------------------------------- ALAN
發表于 2007-04-10 18:17 | 只看他
11樓
搜鋪網應該和同集團的E都市網--三維地圖緊密合作,打造自己獨特的優勢,應該是一個利潤增長點啊
http://www.soupu.com/
--------------------------------------------------- ALAN
上尉
積分:8898 金幣:3874
發表于 2008-02-26 17:39 | 只看他
13樓
很不錯,樓主的想法很好,頂!
--------------------------------------------------- 往日的春光里,一個唐朝女子
剪去善舞的長袖
她說:青絲
青絲啊
leafandwolf.blog.sohu.com
上尉
積分:8898 金幣:3874
發表于 2008-02-26 17:40 | 只看他
14樓
RE:[轉帖]E都市圈地--三維地圖搜索的商業模式在哪里 天,這個觀點原來樓主已經想到了。
佩服佩服。
--------------------------------------------------- 往日的春光里,一個唐朝女子
剪去善舞的長袖
她說:青絲
青絲啊
leafandwolf.blog.sohu.com
上尉
積分:8898 金幣:3874
發表于 2008-02-26 17:54 | 只看他
15樓
看了這個帖子。以及帖子后的回復。
除了我對樓主能力的佩服,和樓主的熱心敬仰外。
還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小小的問題。
帖子后面沒有回復,網友的,聯商管理員的,聯商高層的。
這樣一個帖子,無論有沒有價值,都應該獲得贊揚,獲得支持,盡管可能技術上不可行,或者現實行不通。
樓主有這樣的帖子,絕對是對聯商懷有深厚的感情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熱心,獲得的是石沉大海般的平寂。樓主會做何感想呢?
自從這個帖子之后,樓主再也沒有在聯商站務發過帖子,這是否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至此,我希望樓主應該獲得一個真誠的道歉!而這一現象,我希望可以引起重視和注意。
--------------------------------------------------- 往日的春光里,一個唐朝女子
剪去善舞的長袖
她說:青絲
青絲啊
leafandwolf.blog.sohu.com
發表于 2008-02-29 15:23 | 只看他
16樓
RE:[轉帖]E都市圈地--三維地圖搜索的商業模式在哪里
------ 以下是引用的內容 ---------------- 搜鋪網應該和同集團的E都市網--三維地圖緊密合作,打造自己獨特的優勢,應該是一個利潤增長點啊
這個優勢是該利用起來啊,怎么做,樓主其實也已經提到了。
- 該帖于 2008-2-29 15:24:00 被修改過
--------------------------------------------------- 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不能太客氣,人在哪里就混哪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