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
積分:8898 金幣:3874
| 只看他
樓主
有關描寫母愛的文章看過很多,看過之后每每都會深有同感地流下幾滴眼淚。眼淚是澀咸的,久違的。我是一個比較堅強的男孩,不到傷心處是不會輕易流下眼淚的。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當遇到感人至深的母愛,我控制不住自己。淚有傷心的,有感動的,我流下的當然是感動的熱淚。
母愛,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沉重得讓我不敢輕易下筆。不是我的文字不夠好,我只是怕畫虎不成反類犬,褻瀆了偉大的母愛,最終落得個貽笑大方的下場。我的母親也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好母親,在許許多多的文章中的母親的形象也都可以在她的身上找到一些影子。是的,天下的母親都是相同的,天下的母愛都是共通的。
記得第一次在電波中聽到主持人朗讀《丑娘》的那個夜晚,我一夜無眠。主持人的朗讀很有感情,聲音也很好聽,但是真正感動我的是故事中的丑娘。我不知道丑娘是不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她實在是太偉大了。如果不是存在著的,那么作者何以刻畫的如此傳神,仿佛她確實曾存在于這個世界。如果不是,那么我就該佩服作者的功力,他(把)丑娘寫活了。丑娘為了女兒的幸福忍辱負重了生活二十幾年,就因為自己在那場大火中失去自己的愛人,更失去了一個女人最注重的容顏。丑娘強忍著喪夫之痛生下一個可愛卻也可憐的女孩。說孩子可憐是因為孩子被丑娘忍痛送給別人養,自己卻留在村子附近默默地看著女兒成長。丑娘實在是太丑了,但是丑娘的愛卻是最偉大的。丑娘最后是永遠地離開了自己的女兒,在看到了自己的女兒的幸福美好婚姻之后不久。丑娘是幸福地離開的,盡管她生前受盡了折磨和冷遇還有嘲笑。
母親,到底是為誰活著?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為了自己么,但是為什么卻又是這么地無私;為子女么,為什么卻又這么“忍心”。孩子們長大了,母親總是會選擇默默離開子女的世界,她們不圖太多的回報,只要子女時常回來看看白發蒼蒼的自己而已。子女們希望母親好好地過自己的生活,而母親心里卻永遠只有孩子,她們寧愿在生活上心靈上折磨自己,讓孩子背負深深的愧疚,是何等的“忍心”。這些的等等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啊,母親是徹徹底底地為了女子在活著啊。
母愛,有時候很難懂。
前些天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篇同樣是描寫母愛的文章,雖然作者的描寫不是很好,但是我還是看了下去。故事是這樣的:孩子小時候因為貪玩打破了棺材鋪老板兒子的額頭,為了孩子,母親寧愿答應無理的要求,在棺材鋪免費做一年的工來償還棺材鋪老板提出的五十兩賠償。那個狠心的棺材鋪老板是狠角色,在那一年里把最重最累的活都叫母親干。母親沒有怨言地干完了一年,但是身體卻垮了下來。孩子長大了,母親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一年清明,長大后的孩子以一種近乎自殘的吊肉香來回報自己的母親,希望通過吊肉香減少母親的痛苦。沒曾想到孩子的吊肉香竟成了一張催命符,母親怎么能夠忍受自己的孩子的這種報答方式,于是上吊自殺了。母親阿,母親,為什么不給孩子一個報答的機會,讓孩子背負更深的愧疚。偉大的母親啊,偉大的母愛啊,你忍心為孩子手如此慘絕人寰的折磨卻不愿意孩子為你多受一點的苦。
母親,總是寧愿自己多吃點苦,也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孩子的幸福就是母親自己認為的最大的幸福。想想自己的母親,她為我做了那么多,但是我總是不爭氣,還常常傷她的心,但是她還是那么無私地付出著。
有一句話說養兒是為了防老,是真的嗎?我想這句話一定是出自一位偉大的母親的口中的,她為了給自己的愛尋找一個合理的借口。看看現在的那些母親們,她們對于子女的要求是多么的簡單。不要你多往家里寄錢,常回家看看就行了。母親們是一直都在自力更生著啊,她們是不希望自己成為了一種累贅。古語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看來母親們最關心的永遠都是子女們的幸福,而永遠地把自己置后著。
孩子的生日也是母親的母難日,但是每逢孩子生日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去感謝母親,更多地是為自己慶祝。許許多多的母親似乎從來就沒有這種母難日的概念,在她們看來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日子,在這個日子里他們更多的是沉浸在為孩子為自己的歡呼中。也許母親天生的使命就是制造一個可以接受自己的愛的受體,她們認為孩子是上天的一種賞賜。君不見那些母親為了自己沒能有自己的孩子而懊悔,君不見那些領養孩子的多是偉大的母親。
我實在是寫不下去了,感動中。我只能夠說簡簡單單的一句:偉大啊,母親。
---------------------------------------------------
往日的春光里,一個唐朝女子
剪去善舞的長袖
她說:青絲
青絲啊
leafandwolf.blog.sohu.com
玉化十
積分:4196 金幣:77
| 只看他
2樓
串一句
今天的帖子——常使英雄淚滿襟
---------------------------------------------------
兩點之間 直線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