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尷尬的一年
1、 群雄逐鹿,
1) 本地企業實力增強,博弈論中定輸贏,對弈局面形成。
2) 門店的商圈輻射半徑明顯縮小,
3) 北方市場,明顯區別于南方市場
2、 超市盈利狀況的變化:
1) 銷售額繼續增加,但增長勢頭已明顯不足
2) 毛利降低(包括毛利額和毛利率)
3) 通道費用增加(且非常依賴于次)
4) 成本升(各種成本)
5) 競爭加劇,
6) 顧客需求多樣化(顧客分化),且要求越來越高
3、 促銷手段黔驢技窮,仍不乏低級競爭,
1) 促銷頻繁,
2) 促銷期短,
3) 沒有長期的促銷規劃,
4) 促銷效果沒有跟進
4、 經營范圍萎縮,大家電、服裝、鞋等
5、 經營方式轉換,經銷轉為聯營代銷
1) 本土企業的操作水平低,導致生鮮及非食品的盈利狀況越來越差
2) 聯營代銷,成為這些部門降低損耗,提升盈利的有效手段
6、 人員流動率繼續增高,招聘難度越來越大,人才匱乏
1) 收銀員、防損員、理貨員的招聘難度加大
2) 基層管理者的選拔困難
3) 中高層管理的素質提高
4) 員工素質不能達到要求
5) 超市業工資水平增幅偏低,是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
7、 培訓意識提高,管理思想混亂
1) 對培訓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
2) 面對眾多的培訓,對,對,對
3) 如何選擇自己的管理策略,并能一貫的堅持下去,最大的問題
8、 內部發展不均衡,未能配套而施,同步發展。物流、營運
1) 管理理念及管理工具的構建處于前端
2) 組織結構齊全,但未能全部發揮作用,如營運、物流配送等
3) 數據信息的決策支持功能為發揮應有作用
4) 流程制度執行的一貫性和到位程度不夠
9、 標志超市技術水平和連鎖規模水平的指標越做越差
1) 生鮮操作水平越來越低
2) 配送規模、配送率流于形式
企業的盈利水平越來越低,迫切的需要縮減各種費用和成本,而人才的流失,顧客需求的提高和競爭卻迫切的需要更多地投入;企業高層的高瞻遠矚決策不能落實到基層;企業促銷越做越爛卻又不得不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明知聯營從中剝走了一層利潤,卻不能自營;明知人員素質低,卻不得不往上拔……一切均陷于尷尬的境地!
2008走向
1、 以價值為取向的商品定位,顧客定位,經營策略,促銷策略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2、 以價值為導向績效考核將成為有效的激勵手段;
3、 長期管理思想的碰撞,必然沉淀出適合本土企業的管理思想。
4、 外資超市搶灘二三線城市,新的一輪競賽開始進入謹慎肉搏戰,不進則退
5、 我們處在那個階段?先想清楚地必然發展快
面對2008你準備好了嗎?
2008年必將是中國商業市場繁榮昌盛的一年,在近十年內,必將掀起新一輪的中國熱,除了中國文化,中國的工藝品、日用品、服裝……乃至旅游業,.都將被世界人民所追捧,面對這一機遇,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