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市創新:顧客視角與專業手段
在日本,商超對于精益管理的探討已經進入更深的層次,貫穿于零售鏈條的各個環節,而且有不少創新的元素。
食品超市的創新:從顧客視角考量店鋪設立
現在食品超市在日本越來越受重視。Visual Japan(視覺日本)株式會社取締役社長井戶耕治在中日商超精益管理論壇上與大家分享了目前日本食品超市設立店鋪的思路。
為了迎合高端顧客,為他們提供附加高價值,不少大型綜合性超市進行了一些改革,提高了檔次,或者將食品業務獨立出來去購物中心開店。
在中高檔食品超市店鋪內,店內設計非常安靜,營造一個讓顧客慢慢地去挑選的環境。“給顧客提供食品娛樂,通過購買食物了解更多的東西。”他補充道。
具體來說,食品超市在設立上具有生動性、專業性和提案性等幾大特征。
生動性,比如開放式的廚房,向顧客展示切肉、切魚等,也給顧客一種安全感。
專業性是指店內的商品并不是一應俱全,而是提供某些專業的東西,讓顧客覺得高檔。
而提案性是指提供獨特的菜譜,對顧客配菜進行提議,如家庭宴會等。還有在店內布置上與傳統超市不同,如在魚的旁邊,放有奶酪、紅酒等食品搭配;把調味料放在青菜的旁邊,改變以往的商品布局。
這些食品超市的商品價格比一般超市貴20%左右,但銷售業績一直處于上升狀態。
7-11的系統:精準的商品訂貨系統
在銷售額、毛利率、總資本周轉率等諸多經營指標中,7-11都居于日本便利店之首。人民大學教授黃江明認為,日本7-11精益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是精準的商品訂貨系統。
在7-11,店鋪在下訂單之后,是不允許退貨的。黃江明解釋道,7-11的這種做法是為了能夠降低加盟店因訂貨不準確所造成的損失。而7-11精準的訂貨系統,也是其獨特的節能計劃方式,能夠將每家店的訂貨量匯總到總部,將上萬家店的龐大訂購量統一起來,然后下訂單。這種集中式的計劃采購,降低了采購、物流成本。
為了確保計劃式訂貨的精準度,7-11采取三種訂貨模式進行綜合:1.采用POS機訂貨,即根據以往銷售系統的數據下單,這種方式占訂貨總量的70%;另外兩種訂貨方式:2.經驗訂貨:指店長或店員根據天氣等外部環境變化隨時訂貨;3.驗證性訂貨:指針對剛剛開始的新品,試驗性地下單。多種手段合一的終端訂貨體系,確保了7-11的商品過期食品少,廢棄率低,以及損耗率低的效果。
每天,上萬家店鋪把訂單匯集到總部,再由總部將龐大的數據下達到廠家。于是50萬個盒飯,50萬個飯團……就開始由廠家統一采購、進行配送。由于是統一進行,整個過程的損耗和采購手續、配送成本并不高。一般向訂單中心匯總配送計劃的時間,全部集中在半天時間內,由于整個系統嚴格按照訂貨時間進行,保證了高效率。同時,所有商品采用混合配裝,由于日本的便利店分布的比較集中,一個地方能配送五六家店,提高了配送效率。
“相對于日本的便利店,國內的便利店普遍還做不到這個精準度。如果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水平已經是第五代,那么中國的便利店還處于第一代的水平。”黃江明表示。
日本伊藤洋華堂的細節:追求變化的賣場布置
伊藤洋華堂店鋪的目標商圈定在3~5公里范圍之內,以贏得顧客的頻繁光臨而成為區域內購買力的現實中心。這導致店鋪每天面對的顧客重復光臨的比例很高。為了帶給這些顧客購物的新鮮感覺,店鋪強調追求變化的賣場布置。
長期研究日本零售業的暨南大學教授陳海權告訴記者,伊藤洋華堂認為如果顧客光臨的購物環境總是沒有變化,必須會產生厭倦感。而通過賣場的不斷變換給顧客逛新店的感受。
“賣場在同一天之內也會隨著顧客需求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而隨時調整。”他補充道。黃金位置陳列的商品總是在相應時間里最暢銷的品種。比如,對于日本人喜食的壽司,由于上午的時間里通常是家庭主婦來購物,而她們一般是為全家準備一天的食品,所以重點推出的是較大的包裝。而到了傍晚下班的時候,前來購物的多是單身的上班族,這時,位置好的柜臺上陳列的就改為小包裝的品種。
另外,作為超市經營的重要品類,生鮮食品的鮮度管理更是為伊藤洋華堂所重視。在各個店鋪的賣場,都可以看到放在生鮮品旁邊的“鮮度管理表”,隨時監控冷藏環境的溫度。當天沒有銷售完的生鮮商品絕對要被銷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