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大商股份缺錢否決分紅預案
2008-05-30 10:03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 大 中 小 】 網友評論 進入論壇
受再融資計劃擱淺影響,大商股份(600694)目前急需20億元資金,該公司不得不取消200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在29日召開的2007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牛鋼代表第一大股東和他本人對公司董事會在年度報告中提出的近億元現金分配預案投出了棄權票,導致該利潤分配預案未獲通過。
牛鋼表示,由于公司提出的定向增發方案4月份被中國證監會否決,公司面臨嚴重資金困難,擬分紅的近億元現金留在公司更為合適,因此他對3月份董事會提出的現金分配預案投出棄權票。
目前,公司突然遇到了自上市以來資金最困難的局面。原計劃的4個項目需要資金12億元,公司補充流動資金需要8億元,4個項目前期已交付定金1千萬到3千萬不等,項目不能停下來,F在公司急需20億元的資金。 柴海
大商股份:急速擴張 資金緊缺20億
2008年06月05日02:19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王志靈
一次失敗的定向增發把大商股份(600694行情,股吧)(600694.SH)推向了資金危機的頂端。
5月29日,面對20多位投資機構代表,商業牛人、大商股份董事長牛鋼在2007年度股東大會上,對2007年10派3.3元的利潤分配預案投出了棄權票,導致該利潤分配預案未獲通過。
2008年3月份,大商股份董事會提出了2007年度10派3.3元現金的利潤分配方案,根據公司目前2.9371億股的總股本算,實施該分配方案需要約9700萬元的現金支出。
面對眾多投資機構,牛鋼稱,目前公司突然遇到了自上市以來資金最困難的局面,2007年的利潤分配預案將要支付公司1億元的現金,現在公司各方面的費用已經開始全面開源節流,希望大家共渡難關。
6月4日,大商股份發出了控股子公司“大商集團撫順百貨”為“撫順商業城(600306行情,股吧)”向商業銀行新撫支行借款提供5000萬元擔保,至此,大商股份及其子公司累計對外擔保金額已經達到3.1億元。
“我們現在確實資金鏈非常緊張,主要壓力來自定向增發方案被證監會否決了。準備6個月后再次申報,但該建的項目還是要繼續的,大商手里還有很多項目,后期資金一定還要想辦法!币晃淮笊坦煞輧炔康娜耸客嘎丁
20億資金缺口?
據大商股份2007年股東大會資料顯示,公司2007年11月30日發布定向增發公告,擬定向增發不超過6000萬股,且不低于3000萬股,發行價不低于41.04元/股,募集資金203972萬元。募集資金擬分別用于收購淄博商廈有限責任公司60%股權(50000萬元)、收購自貢市英祥商業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22251萬元)、收購山西超世紀商貿廣場資產并對其裝修改造(43221萬元)、收購莊河金龍大廈資產并對其裝修改造(85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8億元)。
今年4月份,該增發方案遭到中國證監會否決,導致大商股份急需20億元的資金!斑@四個收購項目是我們跟蹤談判多年拿下的,付出了很多心血,并且目前,這些項目已經交付前期定金1000萬元到3000萬元不等,項目不能停下來!鄙鲜龃笊虄炔咳耸空f。
據牛鋼自己透露,目前大商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已經接近70%,再利用銀行貸款,負債率將超過80%,將影響公司的銀行授信。
事實上,大商股份的現金狀況一直都不理想。據該公司年度報告顯示,2006年中期,大商股份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5.51億元,比2005年期末的4.83億元增長約0.7億元,但其銀行借款卻高達13.78億元,比2005年年末的12.73億元又增長1億元,同時,大商股份應付賬款即應付的購貨款也高達14.82億元。
到了2007年末,大商股份的負債總額超過61億元,其中銀行借款近15億元,應付賬款超過20億元,當時公司總資產90億元。
興業證券零售分析師鄒國英認為,大商股份公司2001年上市以來,一直沒有再融資,但擴張一直在進行。2006年中期,大商股份曾申請發行8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但這遠遠不夠。
近年來,大商股份保持年均新增10余個門店的擴張迅速,規模的迅速擴張給公司資金鏈維系帶來了相當的挑戰。
“按照大商股份的實際資金需求,20億元都是不夠的,我們計劃中的項目遠遠不只是4個,資金是制約大商股份發展的重要瓶頸。根據公司2008年的經營發展計劃,擬申請總規模在40億-50億元人民幣的銀行授信額度,期限為一年。”大商內部人士說。
擴張壓力
早在2005年11月,大商集團曾拋出總投資達25元的收購計劃。
據了解,除了東北三個省會城市外,華北地區的共11家商業企業都被大商列為收購目標;2006年2月,大商股份南下山東,以4.7億元收購青島新城市廣場,將其建成一家高檔百貨形象店——麥凱樂;2006年5月,大商股份再以4.21億元拍得河南金博大城三年期租賃經營權,開始挺進中原地區;2007年6月,大商股份成立成都分公司,揚言在中國西部尋求多處分店店址和收購目標。
該公司2007年還提出了“做透東北店網,完善華北店網,適時向中西部等其他區域延伸,以上述地區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滲透”的近期發展戰略和目標。
近年來,大商股份通過不斷的收購兼并,已經發展成為目前擁有百貨、電器、超市等多種零售業態的大型綜合商業企業。
2008年,大商股份的百貨門店儲備項目顯著增多,在建項目中包括了伊春百貨大樓、鐵嶺新瑪特等等,此外,還有再融資計劃中的4個收購項目。
然而,在中國零售消費迅速增長的2007年,大商股份的經營業績卻并不理想,2007年,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9.69億元,同比增長31.09%,但凈利潤3.27億元,同比略微增長2.31%。
與此相比較,國內零售板塊60家上市公司,2007年整體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0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4.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86.34%。
對此,牛鋼曾向投資者解釋為“不可控費用超預期增加”,其中,職工工資近兩年2次上調,而營銷費用,尤其是跨區域擴張中“為打開新市場”和“在東北原有市場為抵御新進入者”所進行的商戰費用,也顯著增高。
鄒國英認為,業務擴張確實拉升大商股份營業成本,2007年,該公司銷售費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2,094,135.24元,增長29.10%;管理費用比同期增加485,172,462.72元,增長39.24%。而由于擴張還在繼續,2008年的費用增加將超出預期,因此業績增長不容樂觀。
(責任編輯:羅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