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童車生產商好孩子集團的掌門人,宋鄭還曾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列為第100位富豪。只是,一度號稱“蘇州首富”的宋鄭還可能未曾料到,如今他要面臨高管索薪上千萬的尷尬局面。
面對重重麻煩,全球童車大王宋鄭還何去何從?
全球最大的童車制造商好孩子集團突然曝出高管追薪案!
昨日上午,記者從上海市盧灣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了解到,該委員會已于7月8日收到了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中國市場營銷總經理白方(化名)交來的《勞動爭議申訴書》。白方向公司提出了償還高達1170余萬元欠薪的申訴請求。
好孩子集團的掌門人宋鄭還曾位列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100位,一度被稱為“蘇州首富”。如今銷售高管追討千萬欠薪的局面,恐怕是他沒有想到的。
公司給予美妙承諾
白方說,短短的2個月時間內,公司總裁宋鄭還、副總裁富晶秋多次約見他。宋鄭還向他承諾高薪,并表示一旦公司上市,白方也將獲得部分股權。好孩子集團甚至還找到白方的妻子、孩子,“曉之以情”。白方最終被感動了。
正是在這樣優厚的條件下,白方離開了工作十年的原單位,舉家搬遷到了上海,并于當年7月8日正式進入好孩子工作。
來到公司后,白方開始主管國內市場銷售工作,并立即著手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集團銷售戰略規劃、戰術。在記者得到的一本好孩子集團內刊中,一篇名為《盤點2007展望2008中國市場2008工作年會系列報道》的文章寫道:“2007年的中國市場銷售收入實現了40%的增長率。然而,在2007年7月份年中時,中國市場銷售收入成長率才為20%。這一驚人的增長率得益于公司總部在2007年下半年制定的適合市場特征的營銷方案,同時也離不開分公司的辛勤付出,從而在2007年下半年這個兒童用品淡季時段實現大幅度的業績增長”。
在另一篇名為《好孩子——我們共同的事業》的文章中,作者寫道:“2007年,中國市場的淡季銷售反而反超了旺季銷售,實現了40%的成長,是10年來沒有過的大成長,是非常不容易的”。
顯然,作為國內市場銷售負責人,白方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即使在2008年春節期間,白方仍忙于飛赴各地組織中國母嬰論壇營銷會議。然而這段繁忙的“蜜月期”,幾乎成了他對公司最后的美好回憶。
雙方裂縫漸生
白方與公司的矛盾并非毫無預兆。白方從原單位辭職時,為順利辦理離職手續,曾自己掏錢墊付了24萬元的MBA培訓費用。加盟好孩子時,公司承諾將為其補上這筆費用。剛進公司的頭兩個月,白方沒好意思立即張口要回這筆錢,但此后,公司也并沒有表露出盡快為白方補上這筆錢的跡象。去年9月份開始,白方先后5次將報銷單送至分管副總裁富晶秋的秘書處,但卻始終被富晶秋告知并未看到報銷單。無奈之下,白方只得親自將報銷單交給富晶秋,卻又被要求報銷單必須交給秘書。就在這樣來來回回的折騰之下,白方一直沒能收到這筆承諾會歸還的學費。
白方說,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他感到吃驚。盡管其為公司銷售做出了貢獻,但白方并沒有得到那筆“會在春節前發放”的績效獎金100萬元。春節期間持續的忙碌讓白方無暇顧及此事。2008年3月份,白方找到宋鄭還,希望能要回這筆錢,但卻再次遭遇了“踢皮球”的局面。在宋鄭還與公司財務總監之間多次來回折騰之后,白方甚至一度試圖將宋鄭還與財務總監等人聚集在一起,以期解決問題,但最終也是沒能拿到這筆費用。
在屢次遭遇這樣的事件之后,白方的工作熱情頓減,再加之雪災等客觀因素,好孩子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開始下降。雙方之間的裂痕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總經理降成文員
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3日向白方發出了一紙《通知》。《通知》中說:“通過對您的工作考核發現,您到任后經常違反員工手冊遲到早退,今年以來更是頻繁不到公司上班”。公司對白方的表現作出了結論,“您的工作實效遺憾地表明:您欠缺作為國內市場的營銷總經理的合適能力,亦未付出應有的努力,直接導致公司2008上半年國內銷售未能達到董事會預算目標。而‘出色完成銷售’正是您應聘時的許諾和公司當初選擇您的原因”。
即使心中早已隱隱感到不安,如此之快的決裂依舊讓白方措手不及。通知發出沒多久,白方在上海公司的辦公室被撤,公司提供的專車和司機也被別人“借用”,此后,門衛甚至一度被告知拒絕讓白方進入公司,因為“他已經不是這家公司的員工了”。
申訴索薪超千萬
白方不愿意不明不白地離開,他向上海市盧灣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了《勞動爭議申訴書》,要求好孩子兌現曾經的承諾。在記者拿到的這份申訴書中,白方用大量的篇幅表達了自己憤慨的情緒:“申訴人系有較高行業知名度和聲譽的職業經理人,被申訴公司單方違約,變更其承諾的工作條件和收入待遇,拖欠各項薪資,且在無任何證據情況下,書面認定申訴人嚴重違紀、無工作能力、不努力工作,其行為已違背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基本誠信和義務,給申訴人造成了慘重的職業損失,給申訴人聲譽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白方要求公司支付其2008年5月、6月固定工資25萬元、2007年的基本績效獎金100萬元、2007年的年度超額績效獎金216萬元、承諾支付的MBA學費24萬元、2008年6月份房租費1萬元、商業保險金2.464萬元、應報銷費用2.7萬元、拖欠工資補償金328.5萬元、加班工資235.46萬元、拖欠加班工資補償金235.46萬元、2008年6月、7月用車費用2萬元,總計1172.57萬元。
盧灣區仲裁委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該委已收到申訴書,并將受理此事,同時已向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發去了相應的通知。
白方表示,在持續討要欠薪、獎金的過程中,公司展現了當初“追求”他時截然不同的態度。來到公司后,同事無人與他對話、交流,只能孤零零地一人坐在會議室內無所事事。“辦公室被撤、沒人敢跟我說話,討薪的過程中,遭遇了種種‘冷暴力’。我現在已經請了心理輔導老師。”說這話時,白方低頭,黯然神傷。
多名銷售高管離職
白方已經不能在好孩子再呆下去,離職的銷售部門高管卻不止他一人。在好孩子任職尚不滿兩月的成明(化名)已被公司批準辭職。此前,成明在好孩子的職務是護理用品事業部全國銷售總監。
據介紹,成明在進入好孩子工作前先后在國內外多家知名飲料生產商任銷售部門負責人。好孩子再次通過獵頭公司找到了成明,但當時事業蒸蒸日上的成明并沒有接過好孩子拋來的繡球。好孩子并沒有輕易放棄,公司董事長宋鄭還、副總裁富晶秋輪番出馬,多次找到成明,希望他能前往好孩子任職。今年5月19日,好孩子簽出了一紙任命,成明履職好孩子。在成明看來,當初是好孩子的誠意感動了自己。
頗感受到重視的成明在極短的時間內,擬出了一個詳盡的銷售計劃。計劃拿出后,他得到了副總裁富晶秋的贊賞。可令成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僅僅1個月之后,他卻面臨著不得不遞交辭呈的地步。成明邀請作為自己下屬的數名大區銷售經理聚餐的行為,成了公司領導眼中的“罪狀”。深感自己在公司呆不下去的成明發出了一份自稱為“探討性”的辭呈,卻立即得到了同意辭職的答復。
“我到現在還無法面對我的家人和以前的同事,甚至還不敢跟妻子說這事。職業經理人混到這份上,實在是太窩囊了。”成明說完苦澀地一笑,接著就是一聲長嘆。據他介紹,自己屬下也有一名銷售經理離職,而且童裝事業部銷售部門的負責人也離開了。他告訴記者,這些高管們的任職時間在三個月至一年之間。
另一名曾在國內某知名超市擔任多年物流總監的馬先生(化名)在好孩子集團任職近1年半,在談到好孩子時,情緒依舊顯得很激動:“我們高管在公司里的責任和義務不能實現平衡,公司就是一個家族化的企業。”
曾在好孩子集團任財務總監的木先生(化名)在記者表明了來意之后,帶著疲憊且無奈的語氣說道:“我對這些沒有什么好說的”。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木先生仍舊表示,不想再對好孩子集團的事務發表任何看法。
好孩子公司未回應
昨日上午,記者向好孩子集團董事長宋鄭還提出了采訪要求,但接聽電話的宋鄭還表示其并不在上海,無法接受記者的采訪。記者隨后向其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并未收到回復。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好孩子集團上海公司,在這家位于香港 新世界 (行情 股吧)城48樓的豪華辦公樓中,來來往往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但公司依然沒能滿足記者的采訪要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員工和公司發生財務糾紛,現在我們這邊并沒有明確是哪一個領導、或者是哪一個部門在負責解決這件事情,宋總裁也不在公司,其他領導也都在開電話會議,沒有人有時間接受采訪。”
記者了解到,宋鄭還平時并不經常來上海公司,通常會在昆山本部工作。
背景資料
好孩子集團
好孩子是中國馳名商標。公司至今擁有2000多項國內、外專利,在國內同行中遙遙領先。
目前,好孩子童車在中國市場市場占有率超過60%,出口銷往美國、南美、歐洲、東南亞、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占地1800畝的好孩子工業園擁有世界最大的嬰兒車廠、兒童自行車廠、電動車廠、汽車座廠、木制品廠、塑膠廠、鋁合金廠及童裝廠等。
好孩子在全國有35家分公司、1000個專柜、20多個專賣店、300多個分銷商和近萬個銷售網點。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由28個服務保障中心、125個聯保服務站組成的消費者服務網絡。好孩子還設立了國內第一個專業的育兒網站,每天點擊數超過百萬。
宋鄭還
1949年出生于江蘇
1968年~1973年,高中畢業后插隊在農村務農
1982年,畢業于蘇州大學數學系
1982年,任江蘇昆山陸家鎮中學數學教師、副校長
2001年,宋鄭還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第100名,人們稱他為蘇州首富。 (本文來源:解放網-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孫嘉夏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