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開放后的競爭支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 17:30 經濟觀察報
在沃爾瑪、家樂福等一些外資
有業內人士針對國內這種多依靠不停的降價來應對外商競爭的情況評論說:“國內的零售企業一直在喊不公平,喊外資企業受到超國民的待遇,特別是在今年零售業完全開放前夕仍然寄希望于尋求政策上的傾斜,其實如果在服務上不跟進,國家給再多的政策還是競爭不過外資企業。”
而武漢,作為中國內地最大的商業中心,在面對12月11日中國商業零售業完全開放的日子,相關政府部門與商業企業卻都顯得十分平靜。
“我們并不懼怕開放,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內外資共贏�,F在武漢市的商業企業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蔽錆h市計劃經濟委員會財金貿易處處長程以明對本報記者十分肯定地表示。
在與狼共舞中發展
其實“武漢商業早已經開放了,武漢是1992年國家試點商業開放的城市之一”。 武漢市計劃經濟委員會財金貿易處處長程以明說,“在國家還沒有承諾入世時,武漢早就吸引外資進來了。1995年的時候,臺灣
外經處錢國雙處長告訴記者,2003年,外商與港澳臺企業零售額24億,占武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
“從目前看,外資占有的份額不大,它們對于武漢市購買力的吸引作用目前也還不是特別大。武漢本土的商業企業實力都比較雄厚,抗衡的能力強。但零售業開放后,商業發達的省會城市會成為外資的首選�!卞X處長分析認為。
經過幾年與外資的競爭,武漢商業企業得到了鍛煉,面對完全開放的競爭新態勢,程以明說企業與政府都不害怕。
至于如何打造雙贏,程以明說可以是與外資的錯位競爭。外資一般看中的是大城市,但是中小城市、農村的商業也需要發展,“現在我們也很注重在周邊城市去發展商業,幾家大的商業企業在我們周邊已經開了30多家店。”
另外一種思路是走到省外,甚至不排除到國外。
以對手為坐標找差距
與全國各地眾多對于中國零售業開放后的悲觀預測不同,程以明比較樂觀�!拔覀儾⒉粦峙麻_放,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內外資共贏。”
她認為,一味強調外資對于內資的消極影響并不客觀理性,外資進來后對于內資的有利作用其實十分明顯。“一個是促進內資改變經營理念。過去我們往往認為那種豪華裝修
“再一個是使內資在經營模式上得到學習。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盡管賣場簡單,但是它們都有很強大的后臺支撐,它們有很強大的物流
作為武漢人的程以明對于武漢的商業變遷感觸非常深刻。“武漢就是一個價格競爭的熱土。在外資進來前,武漢市的商業企業喜歡打價格戰,有一些降價都是自殺性的、惡性的行為,但是外資進來使得我們企業的競爭環境更加規范有序。大家都意識到,外資是通過后臺支撐、降低成本、提高服務來降低售價的,而不是通過殺價。殺價不僅傷害商業企業自身,更是對工業企業的損害�!�
而談及武漢的零售業,匯源旗下“他+她營養水”的湖北
提升服務是關鍵
事實上,武漢市的企業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中百的尹艷紅主任介紹說,中百的服務改進更多體現在物流業的發展中。
中百集團早在1997年就著手建立了百貨連鎖信息管理系統,后來又建立中百倉儲
武漢市政府也正在積極為企業提升服務創造各種條件,主要是在發展信息化和發展物流上積極支持內資企業。程以明處長對此談道:“我們鼓勵商業企業把物流社會化,自己把原有的配送系統為別的商業企業服務也行,幾家企業的物流部門整合起來組成第三方新的物流也行,把物流業務拿出來外包給第三方企業來做也行。培育為商貿業發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是我們明年的工作重點�!�
“信息化與物流是我們與外資最大的差距,國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