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華貿中心 (論壇 像冊 戶型 樣板間 視頻1 視頻2)地鐵通道開通儀式隆重舉行,北京市朝陽區副區長李建海、CBD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張家遜、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房超等出席儀式。這是標志著華貿中心正式成為地鐵上蓋大規模建筑綜合體。
隨著大望路東北角的華貿中心地鐵出口正式投入使用,一座全透明鋼化玻璃精巧建筑成為東長街延長線的新風景線,從此地鐵乘客和過路行人可以借助大望橋北側兩個地鐵出站口通過地下通道橫穿西大望路,并可直接進入華貿中心的新光天地、寫字樓和購物中心的美食街,或通過出口進入這個新商圈的各個物業。
北京國華置業董事長房超表示:“華貿中心地鐵通道是政府和企業聯合改善交通條件的成果,經過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工程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完成,有效緩解大望路地區的交通壓力,實現社會、企業的雙贏。”
長期以來,作為東四環與長安街交匯出口節點,北京CBD地區的東門戶,加上大望路建設與開發日漸成熟,大望橋一直受到交通擁堵的困擾,加上大望
路地區5—6萬人流量/日,人車爭路的現象更增加大望橋下的交通壓力。華貿中心地鐵出站投入使用后,不管是地鐵乘客還是地上行人,都可以通過地下通道橫穿
大望路,既保證了行人的交通安全,也極大地緩解這一路口人車爭路帶來的交通壓力。
本著“建筑與環境共生”的理念,還在華貿中心開發階段,為了改善區域周邊交通環境,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與各相關市政部門研究,提出一系列改造
措施。在北京市政各部門的支持下,終于形成了增加地鐵1號線大望路站出口方案,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有效改善大望橋交通狀況的。為此由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
司和北京市公聯公路聯絡線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出資完成大望路站至西大望路東側地下通道以及出口的改造工程,其中公聯公司負責橫穿西大望路地下通道部分工程,
國華置業負責地鐵1號線大望路站至西大望路口西側地下通道及地面出口、西大望路口東側至華貿中心地下通道以及出站口的工程。
為了和已經投入運營的華貿中心整體形象協調、統一,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特別邀請美國KPF建筑事務所精心設計華貿中心地鐵站出口,該設計師事
務所正是華貿中心規劃設計和寫字樓建筑設計的擔綱者。簡潔的鋼架結構,外罩透明全鋼化玻璃所形成斜方體立面,既簡潔又靈動,在東西兩側的噴泉景觀池子的簇
擁下,和華貿中心的建筑風格渾然一體。
由于華貿新光天地開業已經一年多,并已經成為京城時尚消費的新龍頭,加上華貿購物中心今年4月開業,華貿寫字樓客戶陸續正式入住,出入華貿商圈
的客流、人流與日俱增。隨著奧運會的臨近,華貿商業街和華貿阿瑪尼廣場也將于近期開業。而華貿中心由于車位充足,整個區域預留車位多達5000個,很多有
車族都喜歡這里購物、休閑,預計今后這一區域的車流、人流將進一步增加。
華貿中心地鐵出口的開通,不僅將為在華貿商圈工作和生活人士帶來極大便利,也極大便利了過往行人、游客出入華貿中心和周邊地區。
北京國華置業在建設華貿中心的過程中,始終堅守“建筑與環境共生”,分別斥資建造雙C對接型景觀過街天橋——華貿橋,認養從四元橋到國貿橋的未來國賓道沿線綠地,參與興建中國第一個電力科技館——國家電力科技展示中心和,修造北京迎奧運景觀夜景重要照明工程——“北京東際線”煙囪美化照明,加上投資開通華貿中心地鐵通道,用實際行動兌現企業公民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