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寸土寸金,幾乎每一個小平米的地方都會有一個蔬菜攤位;在手機零售市場,先前那種泛商圈下的大小鋪風格已經打破,和菜市場一樣,寸土寸金,高密度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走進一座城市的手機商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菜市場的感覺。
在地處南京商貿商務中心的新街口商圈,賣手機就像菜場賣白菜一樣。在新街口商圈0.9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有多達10000平方米的手機賣場。在這10000平方米面積中,蘇寧占去十分之一,金太陽占800平方米,中央商場占1000平方米;新百特地將手機城外遷,加上五樓的面積共計800平方米;南京外貿廣場一家獨大,達到2000平方米;南京交家電也有近1000平方米的面積,其他還有一些面積比較小的手機賣場,分布在新街口商圈的手機專賣店內。

在中原腹地鄭州的二七廣場商圈,截至目前,已經形成的競爭格局是:國美電器(友誼廣場店)位于迪信通(友誼廣場店)的樓下,通利家電(二七店)坐落在國美電器的對面,中鑫憶通則在通利家電的兩端開了兩家手機專業賣場(鄭州華聯店和天然商廈店)。
在上述店面布局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五家手機賣場更是讓二七商圈的手機零售火上加火:其中,八方電器與鄭州專業手機賣場憶通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不僅在其位于太康路的家電賣場辟出幾百平方米的面積試水通訊市場,而且同時租下先前被中鑫憶通獨享的黃金商鋪天然商廈的一個樓層,專做八方通訊天然店。而中鑫憶通則在現有兩家門店的基礎上,再度發力二七商圈,將在北京華聯商廈和鄭州百貨大樓分別增設兩個手機大賣場。此外,一向以“賣手機就像賣白菜”為經營理念的北京迪信通則把其在金博大購物城三樓的手機賣場轉移到更能吸引人氣的一樓,矛頭將直指坐落于金博大對面的八方電器太康路店。
實際上,南京和鄭州的手機賣場格局僅僅是全國零售市場的一個縮影。手機賣場融入城市商圈很重要的意義在于:手機的普及和手機價格的平民化。
消費者買手機大都有個習慣,哪里熱鬧往哪里湊,哪里價格便宜又買得放心就去哪里買。拿鄭州來說,通訊器材大世界是鄭州低價手機的云集地,但售后服務讓人望而卻步,買的便宜用著卻不放心�?萍际袌鍪青嵵軮T產品的集散地,周邊買手機也很方便,但周邊的廠商賣手機遠沒有賣電腦來得熱鬧。而位于鄭州市中心的二七廣場,不僅交通便利,而且手機賣場頗多,關鍵在于這些手機賣場都擁有無與倫比的“價格優勢”、雄厚的實力和放心的售后服務。因此,隨著圍繞二七廣場開設手機賣場的商家越來越多,在動輒就是半版整版的周周廣告和周周促銷的誘惑之下,二七商圈理所當然地成了鄭州人買手機的最佳去處,甚至有很多周邊地市的消費者也趁節假日驅車來這里體驗熱鬧、人多、活動多,價低、機全、服務好的購機享受。
來買的人多,來賣的人必然就會更多。這是從國內家電零售業開始,不斷延續下來的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商業經營習慣——跟風。這是一個好的市場現象,因為只有跟風才能徹底激活一種消費電子品在一個城市市場的購買欲望,才能從根本上鍛造一個產品在城市核心商圈的商業競爭力。
然而,跟風的負面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更多新手機賣場的開業,惡性競爭愈演愈烈,菜市場一樣的繁榮托不起諾大的手機零售業。
兩派之爭的格局
在市區里的菜市場擺攤位的經營者多有兩種,一種是農民自產自銷;一種是市民進菜販賣。如今,手機賣場也逐漸形成兩大派的競爭格局。
從手機零售企業的整體構成來看,“兩大派”是其最為鮮明的一個市場特征。所謂的“兩大派”可分別描述為因地域之分而出現的“京派”和“本土派”企業;據專業化程度則可分為“家電派”和“手機專業派”企業。
從地域特征來看,國內手機零售賣場幾乎全部由“京派’企業和本土企業組成。在鄭州商圈,上文所提到得11家手機賣場則分別來自京派和本土派,共五家手機零售的掌門企業:京派的國美、迪信通;本土派的通利、八方以及中鑫憶通等五大手機零售品牌。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道理在手機市場并不靈驗。隨著城市手機消費的日趨理性和商圈經營競爭秩序的不斷正規化,“強龍之爭”,“誰都壓不過誰”是現階段城市手機零售市場的競爭現狀。
事實上,京派和本土派手機零售企業在城市市場上是一種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距、既互相學習又相互打拼的制約型和分散型競爭局面:
………………………………………………………………………………………………………………………………
從共性上看,兩派企業都是連鎖經營模式,都能實現規模效益和集約經營;從差距上看,京派企業的市場運作和營銷手段更科學合理和前衛尖峰,是本土企業應該學習的地方。而本土派企業則更能夠把握當地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比京派企業在當地渠道建設和關系營銷上占據優勢;從競爭手段來看,兩派企業幾乎都是價格型企業,對價格戰都是一觸即發毫不含糊,而且在價格同時都在朝著服務競爭的高度發展。
從專業化經營程度來看,全國范圍連鎖的企業國美、蘇寧、三聯,已經部分本土零售企業都是半路出家,雖然他們先前都在家電零售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但對手機銷售卻只能是從頭做起。
而迪信通等則是專業化手機銷售的代表企業,多年來的手機運作經驗和專業化的操作模式,不僅與各方手機廠家都建立鞏固的合作關系,而且在銷售團隊、廣告策略和推廣活動上都顯得專業和穩重。
相對于他們而言,國美和蘇寧則在努力朝專業方向進取的同時,把賣家電的絕活兒和靈活性紛紛用在了手機市場上,就目前的效果看還非常奏效。
一派是來自北京的名牌零售企業,一派是土生土長的大腕商家;一半是專業化之路的手機精英,一半是半路出家的家電高手。恰恰是在手機市場比家電市場的利潤更多、需求更旺盛的今天,原本不相干的企業在同一個戰場上相遇了。
其競爭的結果只能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共同把手機零售市場做大、做強。而最不理想也很容易出現的另一種結局是:無序的廝殺和持續的惡性競爭,導致整個手機零售市場進入菜市場般的混亂經營、鬧市處境。
和菜市場一樣的“低價”
有行內管理者這樣描述手機賣場的經營:手機的新陳代謝特別快,價格從一開始的高不可攀,到兩三個月后的'白菜身價',自然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
實際上,當起手機賣場已經陷入了接連不斷掀起針對黑白手機和中低端彩屏手機的大幅降價活動,最大降幅能達到手機先前售價一半還多的怪圈。就像菜市場里的白菜一樣,傍晚之后的白菜價格肯定要比午時的價格便宜過半。如今,手機產品在國內市場正處于不降價不行的“傍晚”時分。
一方面,不斷降價的彩屏手機產品在消費需求和市場價格不斷趨于平衡的情況下,取代黑白手機市場地位的變化趨勢不斷明顯,頗有一種后來居上的潮流效應。手機賣場的價格熱潮,從手機產品更新換代的角度來看,實則是一場新舊品交割市場的換代之爭。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手機庫存上升已經成為必然發展的現實,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看來,年內行業庫存的數字肯定是只升不降。從當前的一些數據上看,國產手機廠家2003年的產能累計達1.7億部,而且隨著手機產能持續擴大,更多的庫存還在產生。
常言道,物極必反,國產手機企業在國內手機市場一下子火熱起來,不能不讓局內企業擔心自己的下一步。庫存增大作為手機廠商要跨越的一大障礙,如果控制不好,就很有可能遭遇雷區。在這種情況下,手機賣場直抵終端的連鎖零售功能恰巧能夠幫助廠家最大化、最快速的消化庫存。
由此,這樣的情況屢屢發生:在消化庫存的壓力下,廠家的態度明顯變化,主動找到賣場要求銷貨;超低價機型在賣場的零售價只有標價的10-20%,一般特價機、庫存機則在零售價的基礎上再優惠20%;在促銷上,廠家更是不惜血本支持賣場的降價活動,一個機型有3份禮品,比原來多出兩份,其中一份就是專為消化庫存量而準備;甚至有些機型促銷力度之大,算上禮品的價值,可以說是白送手機……
高密度的經營面積讓手機賣場的經營風險驟然加劇,家電巨頭大肆搶食手機零售份額,賣場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單純的價格和促銷之上�!胺矐鹫�,以正合,以奇勝”,當價格戰打到不稀罕的時候,出新招已經成為必然。
如何在手機零售市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以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奇襲市場、走出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從而改變整個手機零售市場的競爭局面,是手機賣場的經營者們必須應對的發展課題。
當前,還有很多企業打算試水手機賣場或在更大的范圍內圈地擴張,對于這些企業,又該如何在市場中攻防進退得當,如何發揮后來者的后發優勢,以差異化營銷策略制勝市場?
經營手機賣場和經營菜市場一樣,道理相通,關鍵在于方法。如何在服務創新、渠道優勢、實效促銷、文化促銷、人文關懷、附加值促進以及差異化營銷等多個方面找到適合時下手機市場局勢的營銷解決方案?如何從根本上轉變賣場的經營觀念,用前衛化、前瞻性的經營管理成就手機賣場的健康發展?
或許,誰能夠率先打破陳規,誰敢于在手機賣場成為“菜市場”之后,第一個走出“菜市場”的影子,誰就有可能雄執手機零售市場創新營銷的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