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8日下午3點,嘉華購物廣場西側,一群人正在忙著調試已裝上的觀光電梯;幾米遠之外,另一群人正忙著對嘉華購物廣場至鞋帽城的天橋——— 嘉華橋進行最后的裝修。“明天得全部完工。”現場一位負責人說,集團已下了“死命令”——— 10日前必須“一塵不染”。
這個外界看來很普通的工程,對于華聯來說意義非同一般———這是華聯的一次重要變身。
打造“摩爾”
與此同時,華聯商廈與西市場小商品市場的兩座天橋,一座已建成投入使用,一座正在建設之中。“今后,從華聯和西市場任何一個門進來,不出樓就可
以逛完華聯商廈、嘉華購物廣場、華聯超市嘉華店和西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真正實現一站式購物。”濟南華聯董事長、總裁李茂年說。
嘉華橋和華聯商廈連接西市場的天橋建成后,這里實現了大連接:嘉華購物廣場與其鞋帽城連接,鞋帽城通過原來的華聯橋與華聯商廈連接,華聯商廈與
西市場連接。這樣,通過幾個天橋,華聯商廈、嘉華購物廣場、華聯超市、西市場互相連通,從而形成了真正的大“摩爾”的概念。“摩爾”(英文Mall)起源
于歐美,特指規模巨大、連成一體、包羅眾多專賣店和商鋪,集購物、休閑、娛樂、飲食為一體的商業中心。而這還只是華聯打造“摩爾”的一部分。與嘉華橋等同
時進行的還有嘉華購物廣場空中停車場的改造。這個停車場改造完成后,連同門前廣場的停車場,能提供400余個停車位,將成為濟南市車位最多的購物中心,為
有車一族逛商場提供極大方便。
此前,嘉華5樓引進了新世紀電影城,商業街引進了麥當勞、味千拉面,超市嘉華店一東一西引進了過橋緣米線、德克士快餐;華聯、嘉華還引進了興業、浦發、深發展、招商等自助銀行服務設施。
一個真正的“摩爾”即將現身華聯商業街。而在李茂年的腦里,一個進一步擴容“摩爾”的計劃正式逐漸形成。
重塑形象
與打造一個真正“摩爾”的計劃同時實施的,還有華聯對自身定位上的調整,以及很多細節上的準備。
去年,經過3個月的調查論證,他們最終確定了“十化”的經營規劃方案,制定了百貨業態3年的調整計劃,即:華聯商廈品類綜合化,品種最大化,品牌大眾化,價格平民化;嘉華休閑化、時尚化、年輕化、精品化;目前作為鞋帽城的南樓的主題化和專業化。
根據方案,華聯商廈的調整目前已完成。“這意味著華聯商廈向現代化百貨邁進了一步,為重塑華聯形象打下了基礎。”李茂年說,同時,嘉華繼華聯之
后進行了開業6年來最大規模的調整,商廈和嘉華由此形成了錯位經營,優勢互補。在李茂年看來,這是他們制訂的“華聯、嘉華1+1≥2”戰略目標實現的關
鍵。
此外,今年前幾個月,他們針對衛生間、試衣間等商場的關鍵部位制定了《衛生間管理標準》、《試衣間管理標準》,斥資逾百萬元對華聯、嘉華的衛生
間進行了改造,對300多個試衣間進行了改進,粉刷了通道,設置了顧客休息區。李茂年還下決心自查影響經營和服務質量的所有細節問題。“僅今年上半年就查
出284項。”李茂年說,這是華聯重塑形象的“必修課”。
悄然坐大
就在華聯商廈和嘉華為“重塑形象”做這些工作時,其最新開業的解放東路店,剛剛把長期被稱為“西部霸主”的華聯的形象帶來到了濟南的東部。
2002年9月,作為濟南華聯首家分店的嘉華購物廣場正式開業,同一天,濟南首條以企業命名的商業街———華聯商業街正式開街。正是從那時起,由于華聯在濟南西部無人可比的地位,人們開始用“西部霸主”來形容華聯。
同時,正是從華聯商業街開街開始,濟南華聯開始嘗試走出自己十幾年來一直沒曾離開的“老巢”。2003年5月,其在華聯商業街外的第一家分店——— 濟南華聯超市廣場店開業,華聯終于邁出了走出“老巢”的第一步。
從此,濟南華聯開店的步伐越來越快,離“老巢”也越來越遠。
2004年6月,濟南華聯舜耕店開業,一直偏居濟南西部的濟南華聯開始向濟南市核心地帶進軍;2007年1月,其位于北園大街東頭的北園店開
業,濟南華聯開始穿越濟南市區,來到東部。去年9月底,濟南華聯首次走出了濟南市區,開設了章丘百佳店;今年8月,其章丘的第二家店開業。
如今,再用“西部霸主”來形容濟南華聯,顯然已有失偏頗——— 在濟南華聯目前旗下的15家店面中,位于緯二路以西的有7家,歷山路以東的達到了8家,其中二環東路以東的達到了5家。
另一個側面或許也可佐證“西部霸主”的形容已不全面。在剛剛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濟南華聯列全國零售業第33位。濟南華聯全集團去年的零售額達到了25.8億元,今年將超過30億元,上半年僅利稅就達到了6600萬元。
15家門店、30億元銷售額,憑借這樣的業績,濟南華聯在濟南已悄然成為零售業的“老大”。
超市獨強
在華聯壯大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功勞”應歸于其旗下的華聯超市。在其目前的15家店面中,超市占到了11家。目前超市的銷售額占到了整個華聯集團的六成左右。“明年將占到七成以上。”李茂年說。
然而誰能想到,6年前,對于濟南華聯來說,超市業還是相當陌生的領域。
2002年建設嘉華購物廣場時,濟南華聯決定在地下一層開設超市,由于從來沒有經營過超市,他們不得不從深圳請來專業的公司“幫忙”。“當時沒
有任何經驗,也犯了很多錯誤。”李茂年坦承。隨后兩年,華聯僅以一年一家的速度開店,如今專門運作超市的公司也是2002年2月才成立的。
但在隨后華聯所開的新店中,除了章丘店屬于大賣場加超市外,其他十多家店均為超市。今年以來,其旗下超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開店高峰。6月,經六
路西店開業;8月,章丘二店、解放東路店開業;世界購物廣場店和張莊路店目前正在裝修中,預計國慶前后開業。此外,還有兩處店址已基本敲定,如果不出現意
外,這兩家店將在明年元旦前后開業。
短短6年間,濟南華聯已從超市業的“新手”悄然變身為濟南的“老大”。而根據其計劃,明年將再開5家超市,使其在濟南的超市數量超過20家,到
時“老大”的地位更加不可動搖。“在開店上,我不主張下達指標,成熟一家開一家,沒有好的店址就不開。”此時的李茂年顯得輕松且底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