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服裝零售商馬莎百貨中國首家店鋪介紹
時間: 2008-10-05 11:31:50 | 文章來源: 中國時尚品牌網
10月2日,Marks &
Spencer馬莎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從Uniqlo、Zara、H&M、C&A到Next,每次國外大型零售商進中國FTD都會非常
關注,事實上FTD了解馬莎早于任何其他企業,因為十年前馬莎就曾計劃進入中國,不過當時的可行性研究的結論是時機未到。
今天,3800平米亞洲最大的Marks &
Spencer門店開張標志著這家零售額達到90億英鎊的英國零售商全球擴張的開始。今年2月,M&S與Marinopoulos簽約計劃在希臘
和巴爾干半島地區開始50家店鋪;3月與COMS簽約計劃在中歐和北歐再開設30家店鋪;4月余Reliance
Retail簽約計劃5年內在印度開設50家新店。馬莎的計劃是數年后讓英國以外的銷售額達到總額的15-20%。對于進入香港10年已有9家門店的馬
莎,對于中國大陸市場的策略是循序漸進,馬莎零售經理Sarah表示如何經營好首家店鋪在南京西路站穩腳跟是首要問題。
選址一直是國外零售商進入中國考慮的最重要因素,此次馬莎選擇的位置是在上海有近百年歷史的鴻翔百貨大樓,雖然處于地鐵二號線出口,但是此前此地段一
直被南西的金三角光環掩蓋,Muji無印良品也在那里倒下過。今年,隨著吳江路的整體改造,那塊區域開始向年輕化潮流化提升轉型,從而與金三角的奢侈高檔
行程差異化。
馬莎在店鋪裝修上來了一個徹底改造,面向南京西路的店鋪正面外墻和房頂全部使用15毫米的鋼化玻璃,通
透的自然陽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店鋪內,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照明所需能源。另外通風設備也采用了更加環保的換氣方式,讓店鋪每年可以少開2個月空調。店鋪裝修所
用的涂料等都使用可再生原材料。這幾方面都是馬莎公司A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可持續發展,為商業道德制定新的標準,幫助消費者和Marks
& Spencer的員工營造更健康的生活。
六層樓店鋪中四層銷售產品,頂上兩層為馬莎的辦公區。
一樓銷售Marks & Spencer旗下三個子品牌的系列,分別是時尚的Limited Collection、職業的Autograph和年輕的per una;
二樓也銷售女裝,分別是Marks & Spencer的運動裝、內衣、女鞋和配飾等,還有專門面向40歲以上女性的服裝;
三樓銷售男裝,有經典的西裝和襯衫,襯衫價格299元一件,開業期間買二送一,西服均價1000多,也有600多元便宜的羊毛混紡西服。正裝方向還有
意大利風格的collezione系列,款式更時尚一些。休閑裝方向主要是馬莎的自有品牌Blue
Harbour,產品風格比較美國東海岸。另外還有男士內衣和皮鞋;
四樓銷售、家紡和食品,最吸引人的莫過于英國進口的食品,一盒Fish & Chips售價49元,一罐豆子售價10元。另外四樓還有咖啡區銷售各種自有食品。
馬莎確實在零售業經驗豐富,一些細節處理相當到位:店鋪四樓的衛生間還專門增加了房間供父母為小孩更換尿片;更衣室內照明燈為自動感應,還可以在更衣室內按鈴招呼服務人員;馬莎的店內紅色購物籃挺有意思,供顧客裝東西的購物袋有環保袋和防治冷藏食品的冰袋。
此次馬莎開業邀請了許多大眾媒體,同去的年長者對馬莎的貨品款式相當認同,認為符合他們的需求,比較正統。對于年輕人,我的感覺是產品質量很好,但貨
品時尚度略遜一些。馬莎的貨品全球采購,其中30%在中國采購,店鋪內銷售的貨品大多不在中國生產,而馬莎大陸的價格與香港基本保持一致,從性價比上說有
較強競爭力。
另外,馬莎的褲子、襯衫和西服等都提供了同一尺寸下的多種細分號型,這一點與H&M、Zara等其他零售商的貨品產生差異,相信會吸引到一批消費者喜愛。
然而,目前馬莎所陳列出的貨品尺寸比例存在一些問題。以女裝為例,大多數最小號從8號開始,尺寸越大陳列貨品比例越大,最大達到18。一位1米6身高的女記者開玩笑說只有懷孕時才能穿這個號碼。當然,這個并不是大問題,只要略為調整即可。